浅论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可行性
2009-09-27徐立林时彩婕
徐立林 时彩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070-01
摘要: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历来是困扰农村发展的难题,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为农民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农村的建设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必备的经济基础、人才条件和技术支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因此,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可行性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积极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经济政治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改造成现代意义的农民,让传统的农民具备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这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极具挑战性。它需要对农民阶层进行全面深入的现代意识与现代科技教育,这实际上是对农民自身局限性的一种突破,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民自身追求进步的自觉性和获得新知识的主动性。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搞好农业主要靠经验;加上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主要来自于自然条件的不可预知与不可抵御性。因此,农民传统的守旧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深度。影响农民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农民继续教育的要求,因为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农民既无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也没有能引起兴趣的教育手段,所以通常无法在缺少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自我教育,这是导致农民阶层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外部因素。
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对农民进行全方面的跟踪教育的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可操作性。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农民的受教育形式在网络时代正在接受深刻的洗礼,制约农民教育工作的局面正在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远程教育,但是各大高校的网络学院整体上都忽略了现代农民。事实上,对农民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无论哪种技术,生产力的最终形成必然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因此,培育现代农民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利用远程教育实现对农民的现代教育,提升农民整体的科技素质,进而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首先,现代网络技术为远程教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科技基础。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实现了传统办公方式向无纸化办公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集约化转移。传统的办公方式必须依靠纸质媒介,储存和转移相对复杂,尤其是遇到大量的信息需要转移传递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而且出错率高,保密手段单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了信息的无纸化储存、声像化储存和大批量传递,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硬件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开拓和进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局限,为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网络改变了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传统的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当然更谈不上先进的学习设备。因此,农民历来对学习书本知识心存畏惧。网络教育把教育网络延伸到农村,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点成功解决了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这一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让农村的学生随时可以共享名师教案,倾听名师的教诲。同时,网络大学还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对一些农村的生产现状进行研究,制作了一大批具有原土特色的农业课件,通过免费上网,农民随时可以下载观看,有效地丰富了农村的教育资源。
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推广以来,农村的发展进步很快,很多省市的农村在沟塘清理整治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和村村通自来水”的四通工程,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的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但是对农民来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存在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人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让他们自主学习显然力不从心。所以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头,首先,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技能达标,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学员基础。乔治·卢卡奇在其《文学与民主·民主与文化》中提出:“对于在小块土地上用简单工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是不可能有从事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自由时间的先决条件的……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谁要是想在农民群众中普及文化,那他的愿望就一定会落空。”网络大学在农村开展教学活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而且为广大留守农村的人员创造了大量的空闲时间,为广大农民参加网络学习活动提供了自由时间。
总之,当今社会对农业的基础操作,尤其是农民的创业技能、致富本领的研究和鼓励相对不足。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无论哪一种技术,最终实现必然依靠广大“蓝领”的实践操作来实现从技术到生产力的转换。因此,教育农民提升农民,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民队伍,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传统教育手段无论从技术上讲还是从目标上讲都无法完成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无法实现农民教育的规模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