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小研究生的家教:不让儿子成为神童,脚踏实地成长最重要
2009-09-27薛宁
薛 宁
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他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这个被大家誉为“神童”的男孩,究竟如何做到了超越常规,在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别的孩子苦读十二年也不一定能够完成的学业?这个谜底就是四个字:超凡家教。
我的儿子不是神童
张炘炀今年14岁,从背后看,1米72的他已是成年人,但等他转过头,白皙稚嫩的面容却无可掩饰地透露了他的真实年龄。张炘炀是辽宁盘锦市盘山县人,两岁多开始识字,3岁时就认识1000个字,5岁上小学,上了一个月就跳到了二年级,又一个月后,跳到了三年级,三年级上了四个月,就跨过四年级,直接跳到了五年级,五年级上了两个月,六年级上了完整的一年。别人初中三年,张炘炀就上了两年,然后直接上了高三,一年后参加高考,创造了我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的纪录。2008年,他考取北工大数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些经历都证明了他就是人们所说的“神童”,然而,在他的父母眼里,他从来都不是神童。
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是当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母亲吴慧娟是高中地理老师。相对来说,张会祥的时间比较充裕,所以照顾儿子教育儿子的责任多半由他来承担。张炘炀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天才儿童,相反,他发育不快,说话也比较晚,一直到22个月的时候才会说话。正因为儿子的迟钝,张会祥才动了提早教他识字的念头。他怕张炘炀像亲戚家的孩子一样,进了小学没多久,就被老师下这样的定论:“你这个孩子跟不上,退回学前班算了!”那样对孩子的打击是多么大啊。所以,张会祥在儿子学会说话后,开始教他识字。没想到,小炘炀的记忆力特别好,一遍就能记住。就这样,张会祥开始了对儿子的早期开发。当时的他,从没想过儿子将来会跳级,会成为年纪最小的大学生,他的家教理念及其朴素,就是不让迟钝的儿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徒手识字”找到学习乐趣,及时刹车不让儿子做神童
小炘炀无论在商店、饭馆还是马路上,看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父亲,认识的则会大声读出来。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小炘炀,都夸他“豆子大的娃娃,认识那么多复杂的字”。从内心讲,张会祥不喜欢听人夸张小炘炀,伤仲永的故事他牢记在心,总觉得“神童”两个字是个贬义词,不过,他也不拒绝大家的表扬,毕竟大家的赞赏可以激励小炘炀有更多的信心和动力学习。
可是有一件事情让他改变了想法。那次小炘炀的小表姐到家里来做客,张会祥和妻子带两个孩子到外面吃饭。小炘炀进了小吃部,看到挂在墙上的食谱就眼睛发亮,点起来:“我要这个……我还要点……”小炘炀一口气说下来,几乎把小吃部的所有品种点完了。小吃部的服务员全都惊奇地围了过来,赞叹小炘炀的“超能”,小炘炀一下子成为了小吃部里的明星。就在大家都开心地看他读菜谱的时候,他的小表姐却失落地走出了店外。把这些看在眼里的张会祥突然意识到,小炘炀过于张扬了,再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正常发展。
张会祥让小炘炀提早认字的目的是让他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养成快乐学习的意识,是一种智力开发,而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制造神童。他意识到,如果过分张扬,可能会让儿子以炫耀为目的去学习,那样就误入歧途了。于是,他教儿子学会了躲,尽量不去展示自己,小炘炀也因此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知识是为自己,不是为了炫耀和表演。
但小炘炀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大家感兴趣的对象,遇到熟人或者朋友,对方总会要求他朗诵诗歌或者读报纸,于是,张会祥决定暂停教小炘炀认字。他坚持了及时打住,见好就收的原则,认定在幼儿的成长时期,还是要陪孩子多玩,不要让他因为荣耀而忘乎所以,一定要他顺其自然地成长。
对不爱睡午觉的孩子实施“反幽默教育法”
小炘炀从小不爱睡午觉,在幼儿园的时候,每天中午都要强熬两个小时,一回家就叫嚷睡午觉太难受。张会祥理解孩子,觉得既然他不想睡午觉,就上小学读书吧,于是,5岁的小炘炀进了小学。因为早期教育做得好,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没几天就被小炘炀背熟了。没得可学了,他就嚷着要读新书,张会祥赶紧借来了二年级的课本。没想到,没用多久,二年级的课程他又背熟了。这可难坏了张会祥,如果让儿子用一年的时间去听已经学会的知识,他肯定不会踏踏实实地坐在教室里,怎么办呢?于是,他有了跳级的想法,没承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读书归读书,张会祥的家教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考试“神童”,而是要培养一个将来生活丰富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好男人。所以,张会祥很多时候,是和儿子一起玩的。不过,这个父亲不够幽默,也不够温柔。在家里,张会祥时常陪小炘炀一起看《蓝猫3000问》《天线宝宝》一类节目,通过和儿子分享天真烂漫的快乐拉近父子的距离,可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不会因为孩子小就放低姿态,模仿他的语言,或者嬉皮笑脸地用他的方式跟他说话。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刻意在儿子面前保持父亲的威严,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反幽默教育法”。
张会祥认为,父亲有理由保持一种“正”的不幽默的形象。大多数母亲都在扮演幽默温柔的角色,幼儿园老师也多采取童趣盎然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柔和的教育方式,所以,做为父亲,用反幽默的方式教育孩子非常必要。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总试图用孩子的方式说话,逗孩子开心,以为那种幽默很有趣,其实容易产生负作用:孩子认识不到世界的严肃性和认真性,觉得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去管,父母会让自己快乐舒适,于是,在学习和生活上,就没有了责任感,觉得自己没必要去认真努力。这种观念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独立认真的必要性,孩子才能够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去学习知识,完善自我。
所以,张会祥从来都不骗孩子,不哄孩子,他跟儿子说话从来都是一是一二是二,不会用半真半假的话糊弄儿子,市面上那些所谓“创新”的少儿读物,什么“脑筋急转弯”,什么“大话”,什么“Q版语文”,他绝不让儿子看,用他的话说就是:“轻松活泼可以,吊儿郎当绝不行”。
从不告诉儿子“你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激励最重要,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你是最好的”, 张会祥却从来不跟儿子说这句话,也从来不用物质激励儿子学习,倒是儿子上大学的第一年对他说:“我要是拿了奖学金,先给你分一点。”因为张会祥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成长,而不是学习,学习只是成长的一个手段,你付出了,收获就是你的,不是你最好,只是你应该努力。张会祥对小炘炀的表扬,顶多到“嗯,还可以”“还凑合”“这道题你做的还行”“这个卷子答得不错”这种程度,他的不愠不火,让小炘炀没有产生过骄傲的心理,因为从父亲的态度中他知道,自己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都是正常的,算不得成功,只是因为喜欢学习所以去努力,因为努力了所以有收获。
正因如此,张炘炀一直走得很稳很坚定,内在的“强大的人格”让他从来没感觉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可以放松的。他知道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努力,是一个人成长必须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