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天王”争办媒体发声
2009-09-27
本报特约记者 蔡 菲
媒体在台湾政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不仅政治人物的言行会受到媒体舆论的严格检视,媒体也成为政治人物借以营造声势、扩大影响的重要平台。国民党重新上台后,民进党的“天王”们顿失政治表演舞台,在残酷的政治现实中少了镁光灯的聚焦,显得人微言轻,不约而同地转向媒体发展。岛内舆论称,“曾是媒体宠儿的他们可不甘寂寞,一年来纷纷各拥媒体平台发声,用行动提醒群众:我说、我写故我在。”
据台湾《时报周刊》报道,“四大天王”中的吕秀莲高调创办《玉山周报》,期间大动作募款,大规模招募伙伴,几乎每周出刊前都举行造势记者会。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手上有“台湾维新基金会”、“影子政府网站”及“五人DJ小组”等多个渠道,定期议论时政。9月1日,前“新闻局长”苏正平创办的《新头壳》网络媒体正式成立。9月10日,代表“扁系”势力的《蓬莱岛》杂志选在原《美丽岛杂志》旧址处复刊,定位为“运动战报”,目标为号召本土力量再度集结,重新启动“台独”进程。人在狱中的陈水扁担任荣誉社长,其嫡系弟子、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其迈任社长,陈水扁办公室秘书江志铭为副社长。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陈其迈针对明年高雄市长选举最大的竞争对手、现任高雄市长陈菊而来。
陈菊所属的“新潮流系”一年来迅速整军,成立台湾新智库,并发行《新社会》双月刊,编辑中不乏林浊水、洪奇昌、段宜康、邱太三等“新系”实力派人士,他们未来都可能成为陈菊竞选的强力后盾。
与《新社会》不同的是,曾受陈水扁提拔的前“客委会主委”罗文嘉6月创立《二次党外运动》双月刊杂志。该杂志的社务委员多由亲绿的中生代人士出任,尽管罗文嘉强调办杂志是为了传递思想与观念,但社务委员、陈水扁嫡系“立委”高志鹏在杂志草创时曾扬言“夺回舆论主动权”,展现出与《新社会》一争上下的姿态。
针对党内人士纷纷创办媒体的现象,《玉山周报》总主笔、前“行政院秘书长”陈景峻认为有三点原因,即监督“执政党”、延续政治生命、抢占党内发声主流位置。台湾媒体教育观察基金会董事长管中祥称,“政治人物若在媒体有影响力,可以换取下一次的政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