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

2009-09-25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景物文学作品语文课堂

何 茜

诗歌是什么?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外名人对于诗歌也各见仁智。艾略特在《诗歌的作用》中说:“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诗评家吕进先生认为“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综合上述种种,我们不妨给诗歌下一个粗浅的定义:诗歌是一种用凝练、具有音乐美的文字,借助意象的创设,抒发作者丰沛情感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诗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又会产生新的奇妙感受。

由此来看,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个解读文本并产生自己独特、愉悦新体验的愉快过程。但是,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往往有一种畏惧甚至厌恶的心理。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学生们不是在阅读诗歌,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惦记着高考,小心依从教参讲解作品,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已经定好的作品理解。实际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是一个参与者,而不该是他人结论的接收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落脚于“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充当导引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整合、感受、鉴赏”,有他自己的“领悟、拓展、发现”。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吟咏品味。语文教学中,阅读在首要位置,诗歌教学尤是。面对一个新的作品,让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构建初步意义。“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切忌拿着作品生硬框套地切割划分。

在讲授《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时,一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朗读,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后朗读,提示朗读,设置问题朗读。最后,学生自己较全面准确理解了作品。

其次,多元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些话:“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也就是说,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固定、单一的,允许学生有他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做的,是在其中穿针引线,帮助学生将作品阅读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知识”。

当然,可能有老师对“允许学生多元解读”这点会说,高考改卷,对作品的解读,答案是单一的,学生的多元思考如果错了怎么办?这一点,我的看法是:高考选择的试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明确指向性的题目。毕竟,它是考察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不是着意刁难我们的学生。

最后,大胆创新。诗歌研读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对于古代诗歌作品的研读,可以采用专题研读主题分类研读,常见意象研读,甚至可以让学生注意诗人对描写的景物颜色的选用。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学生觉得《山居秋暝》读起来确实清新、干净,有“山水田园”的味道。但诗人是怎么做到这点呢?我把诗中几个主要景物写出来,让学生注意它们的颜色:空山(青翠);明月(银白);松(碧绿);清泉(透明);竹(绿色);莲(白色)。学生马上说:“老师,我知道了!诗人选择的景物本身颜色就具有干净、素雅的特点。所以在根据这些景物去想像意境的时候,当然就是清新、干净的感觉了!”这么一说完,学生全来劲儿了,主动回忆起学过的一些诗歌,想要再一次品尝发现的喜悦。

在我看来,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而不是把工具制好的成品给他。在诗歌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们不是要教学生生硬背记田园派“清新自然”、“新月派”注重格律或者某作家代表作品是什么……而是要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思想和情感,升华个人的情感。

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诗歌的本身就是情感的高度汇聚和浓缩。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情感把握,引导学生自己进入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样“思”从而真正读懂“诗”,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美,使语文课堂上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情有味”“生机勃勃”,我们的学生“多情”、“爱美”、“乐善”。

何茜,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景物文学作品语文课堂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景物描写要准确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