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2009-09-25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公开课高三语文课堂

陈 俊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逐渐体现出来,尤其在被视为“高考改革试验田”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新课程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现实情况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复习效率低下。应对形势的发展,我们该如何让新课程理念走进高三语文课堂呢?

不久前,我在本校上了一堂区公开课,授课内容为高三语文复习语言应用板块中的句式变换和重组。课后,我将学生整理的课上例题和练习的答案收上来批改。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批改的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语文基础好的同学只做对了十二道题目中的八、九道题,仍有少部分题目出错,语文成绩差的同学更惨,有的只做对了两到三题。惊讶之余我反问自己,我的这节课上得到底怎么样?一堂被同行评价较高的公开课,为何对学生而言效果却是如此的不理想?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学生的答案发现,学生做错题目很少存在方法上的问题,恰恰错在组织答案时语言的表述。

这节课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例题和练习制成课件,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我来评讲,讲完学生再做巩固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把握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按理说这种教法已经改变了那种老师只动嘴、学生只动笔的老套模式,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那么,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就不能单看老师讲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学得怎样。如果学生在一节课上没有什么收获,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一堂失败的课。

高三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都希望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一节课讲的内容多是否就是容量大呢?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如果一堂课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太多,从接受心理上来说,学生很难对每个知识点都留下很深的印象,更难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内容。与其面面俱到、浅尝辄止,不如就其一点,挖深搞透,让学生充分领悟,完全掌握。我认为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地有收获。

高三复习的语文课堂,教师也不宜讲得太多,特别是主观题的复习,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方法,总结规律,把握细节。学生思维过程不等同于具体的书面表达,这中间还有一个着笔时对语言的组织过程。例如,在句式的变换和重组过程中,由于句子通顺流畅的需要,学生在表述答案时必须增删或调整个别词语,而这些细节又容易被学生在对句子进行宏观把握时忽略,只有落实到纸上时学生才会发现。学生复习中欠缺的正是这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就难以获得正确的结论,也难以真正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更谈不上有所创新的思维和精神。这一点很容易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没有写的过程,学生就无法发现语言表述中的问题,语言运用的能力就无法提高。写也有多种方式,在讲义上做是写,上黑板板书也是写,关键是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和体验。语文课堂如果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无疑是一条好的途径。

新课程强调全面发展,这个全面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个体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应理解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容量大,速度快,对语文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是好事,但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课上的解题思路分析也许原本就听得一知半解,课后落实到纸上时,就无从下手,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与成绩好的同学之间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赶不上整体步伐,这就违背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的基本精神。

思考过后,我在另一班授课时,就将这节课两大块的内容一分为二,对每块内容充实了习题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求快,不求全,让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充分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集体订正,共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搞懂。课后,再将学生的练习收上来批改时,情况就比前一个班好多了,几乎没什么错误。

新课程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更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做教学中的有心人,我们就会在新课程这片神奇的沙滩上拾取更多美丽的贝壳。

陈俊,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公开课高三语文课堂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