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首因效应
2009-09-25赵剑漪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首因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更多的依赖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俗话说:“先入为主”。人们看事情常凭第一印象,可见第一印象的重要。初一学生年龄尚小,世界观、方法论还没完全形成,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缺乏理性,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有着很大的片面性、随意性和迁移性。教师如果注意利用学生这个特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能给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当的引导。为此,语文教师在首次接触学生时,要特别注意个人形象的确立,做到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动作洒脱,态度和蔼,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言谈举止高雅风趣。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甚至敬佩,把你当成崇拜的偶像,当然就会很自然地把这种好感移情到你的语文课,积极思考回答你的提问,率先完成你布置的作业,渴望引起你的注意,这就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初一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上第一堂语文课。他们会仔细审视你的每个细微的动作,聆听你的每句话,甚至不自觉地拿你跟原先的小学教师比较一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超水平上好第一堂语文课。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要设计好每一次板书,教学的每个环节,甚至每个手势动作。上课时做到板书条理醒目,艺术品味高,知识概括性强;语言规范,富于激情,富有启发性;知识传授准确;教态自然,仪表端庄,教法灵活,气氛活跃,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教师的风范,从思想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渴望再上你的语文课。
认真对待学生的第一次提问 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学生信息,调整教师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便利的也最常用的方法。第一次对待教师的提问,是初一学生初次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最好契机,因此每个学生都极其重视各科教师的第一次提问,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第一次提问给学生的巨大影响。学生第一次回答问题时,可能会紧张,可能回答得不全面、不准确、不完整。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启发点拨学生,努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应就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给予肯定。
精心组织第一节作文课 第一次作文,既要使学生有的写,又要让学生写得出,真正发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组织好第一节作文课。首先是题目的拟定,要选择那些贴近生活,符合初一新生年龄特点的题目,让学生有内容可写。题目要具体,范围不可过大,最好是学生新近发生印象较深的事。其次,要求给学生一定的技巧方法指导,如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还要交待有关卷面、书写、标点等注意事项。第三,要求学生养成列提纲,打腹稿(草稿)、最后检查的作文习惯,然后由学生构思写作,教师可同时写下水作文。原则上少走动,少插话,避免打断学生思路。总之,第一次作文应难度偏低,重在指导,要求当堂完成,应让多数学生获得成功。
认真批改学生第一次作文 第一篇作文往往能最大程度显示学生的写作水平,他们书写都十分认真,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在学生方面是十分珍贵的。当然,由于学生实际上还是小学五年级水平,免不了幼稚些,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不要过高地要求学生。原则上第一篇作文,教师要全批精批。作文中的优秀语段,要用红笔圈出,并加上鼓励性的旁批,缺漏错误之处也要用一定的符号标出,但要避免简单化。如错字不能只打“×”,还要添加正确的字让学生更正。批改应以教师批改为主,不宜过多地出现刺眼的“×”或红线。总批应切合内容,多指优点,给予充分肯定,不足之处可用要求或建议的方式提出,切忌讽刺挖苦。等级划定或具体分数应尽量从宽,以免损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一次作文还要适量减少面批尤其是差生的作文面批量,以免初次作文即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科学指导学生的第一次作文 作文讲评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反馈评价,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作文的继续和升华。语文教师应当精心安排第一次作文的讲评。首先应依据作文批改记录写出详实的讲评教案。第二,在讲评中应以鼓励肯定为主,切忌上成批判课。教师可优选数篇学生习作当成范文在班上范读,为学生提供蓝本,也可拿下水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当然,对于作文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应给予集体指导分析,指出改正意见;个性问题可面批,尽量避免集体讲评。第一次讲评作文重点在作文技巧指导方面,要教给学生识记、运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以准确地接受教师的批改信息,还要允许学生就教师的修改提出质疑和写反批;讲评后要求学生进行二次作文,在原作文基础上写出质量更佳的作文来。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十分注意首因效应的作用,努力创造出好的首因效应,以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赵剑漪,教师,现居山东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