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很顺溜
2009-09-24甘文德
甘文德
暑假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没有?“顺溜”一下子成了热门词语。
关于“顺溜”,《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有次序,不参差,例如,这篇小文章写得很顺溜。还有其他的解释就不说了。那么,词典上提到“文章很顺溜”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句子要写通顺,文章要文从字顺,这些也算“顺溜”。但是,在我看来“顺溜”强调的是次序,而次序是事物在空间上或者时间上排列的先后。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习作的顺溜应该是指我们常见的写作顺序,特别是记叙文,要有个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有安排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例如:
清早起来,到阳台上看我养的乌龟是我暑假期间每天的“早读课”。黄昏的时候,我会让乌龟从它的“房子”里爬出来,让它溜达溜达。晚上睡觉前,我要给乌龟喂几颗粮食才跟它说bye-bye,乌龟成了我的好朋友。
——节选自张华迪《龟友》
这则作文片段,就是按照时间(早上——黄昏——夜里)的推移,记叙了作者与乌龟交往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例如:
外婆家在乡下,虽然交通不太方便,但是我很喜欢到那里去玩。我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爷爷奶奶家离我自己家不远,但是我很少去,因为中间要过4、5个红绿灯。有的司机或者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让人提心吊胆。除非父母带我去,或者爷爷奶奶来接我,否则,我是不会去的。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上学怎么办,不过斑马线不看红绿灯吗?嘿嘿,校车在我家楼下有停靠点,我每天下楼坐车去学校,方便得很!
——节选自张英姿《关于“家”》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这个就有点抽象。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同学们将来肯定会读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例如: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躺到医院来了。妈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给我讲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是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突然,一辆摩托车从背后冲了过来,把我撞倒了,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肇事司机吓得要命,想逃跑,在同学们和过路行人的呵斥与监督下,他乖乖地把我送到了医院。
——节选自彭燕妮《惊魂》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如《同志的信任》为表现文章的中心——鲁迅先生是“最可信的同志”的需要,先写鲁迅先生接到方志敏的密信、文稿及看信的经过,再插写方志敏被捕及狱中书写文稿和密信以及托付鲁迅先生,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鲁迅先生如何珍藏密信、文稿和把它们转交给党中央的情况等。
插叙的方法:
(1)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2)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或旁人的语言(像对话、独白等)来进行插叙。
(3)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补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也有放在文末的,如《小英雄雨来》就是在结尾时交代雨来没有死的原因的。也有在文章中间补叙的,如《第二次考试》,苏林教授深入弄堂调查,通过孩子之口介绍了陈伊玲救灾的经过:
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节选自何为《第二次考试》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你现在大概该明白文章很顺溜是什么意思了吧?
责任编辑 张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