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 自信迎战
2009-09-24卫思字
卫思字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西部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9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十年的重要关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特别是西部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市场经济运作、管理经验。危机的到来,就是转机的来到。每一次的外部冲击,往往是调整经济结构、培养新增长点的大好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对西部地区具备的丰富的资源优势、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西部目前正面临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下跌、出口、旅游、房地产市场放缓等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我们需要如何面对危机,抓住机遇,找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思维与动力?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诚邀西部政府领导、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关注与投资西部的知名企业家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抵御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以及如何增强信心、采取有效举措科学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此次论坛开的及时,意义重大,必将推动西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中华民族千年之梦是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点在西部,难点在西部。科学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如何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科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县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县域经济是依托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形成的区域经济。它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兼施,在我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东部等发达地区快速领先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共有2861个县,有近9亿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共有897个县,生活在县域范围的人口有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改革开放30年来,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县域经济GDP已达到14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7%。2008年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GDP为44330亿元,占全国的16.7%。东部等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县域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以浙江省为例: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1182亿元,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60%。山东省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4.3%,总量突破了2万亿元大关,2007年为2.18万亿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不仅为这些省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西部地区来看,县域经济也呈现发展步伐加快、总量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西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危机下的西部新机会就是要牢牢扭住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飞跃,没有县域经济的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无从谈起。
其次,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西部缩小与中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差距、扭转发展滞后的希望所在。
总量偏小是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007年,西部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14500亿元,仅为西部经济总量的32.7%,比57%的全国水平低24.3个百分点,县域生产总值也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9.6%。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的主要差距很大程度上在县域这一块。从县域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看,以陕西为例,2007年,陕西省比浙江、河南等东部和中部省份分别低10.8和20.5个百分点。从县城人均GDP看,仍以陕西为例,2007年,陕西省是1.12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相当于浙江的36.2%,河南的80.1%。从发展建设和水平看,2007年陕西省83个县市中有53个增长建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有49个增长建设低于全国水平。进入全国百强的数量及水平与中东部等发达省份有很大差距。2007年,西部进入百强的县有5个,其中四川1个(双流县),陕西1个(神木县),新疆1个(库尔勒市),内蒙古2个(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2007年,全国百强县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平均是314.9亿元和16.7亿元,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十强县,以陕西为例,分别为98.4亿元和5.7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31.2%和34.1%。从农民收入看,虽然近几年西部有了较快增长,但水平依然较低,2008年仅为3483元。以陕西为例,仅为31 36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5.9%。从内生动力看,西部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有些地方干部群众习惯于依赖等待,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县域经济的办法不多,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形成了瓶颈制约。但从另一方面看,差距也蕴含着潜力,差距还意味着机遇,我们的差距在县域,潜力和希望也在县域,要尽快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必须多措并举,突破县域。
再次,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西部城乡结合的战略之举,也是保增长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县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拓展的枢纽,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不可代替性。我们要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发展机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县域经济是实现的载体。我们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村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最有效的抓手。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状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所具有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根本性意义。
二、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应在“四化”战略上做文章
1农业产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当前西部农业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用工业的理论谋划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销售,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龙头企业,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切入点。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关键在于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龙头;二是抓基地;三是抓品牌。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工业弱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最大的差距。发展西部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理念,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工业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强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推动西部县域工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
3城镇化战略
推进城镇化战略,是统筹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的有效途径。推动城镇化,一是要以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市场机制。整合资源,完善功能,为其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创业和发展打好基础。二是要建立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的机制,努力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良好环境,激发城镇活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户籍、就业、教育、社保等政策,使农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
4民营化战略
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给西部地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县域经济民营化。加快西部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加大国有企业和控股企业的改革力度,能转制为民营企业的要尽快转制,让政府腾出手脚,集中力量办该办的事。二是要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诚信投资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使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三是用特色资源和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进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起点和管理水平的企业落户,借助外力拉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三、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严重依赖资源,主导产业单一。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辉煌一度的依赖资源发展的县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发展危机,影响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资源依赖的县域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的重心是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这些经济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必然会削弱对其他产业的投资,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据这几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的统计结果:中国百强县西部榜上有名的5个县大多都是资源型县。陕西神木县位居中国百强第92位,神木经济就是“煤兴县兴,煤衰县衰”的现状。神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也是煤”,将来“败也是煤”。
我把陕北神府等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经济比做“以煤为纲,全面忘光”的鸦片经济。这种经济像吸食毒品,吸也是死,不吸也是死。
因此,要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破除资源依赖意识,变依赖为依靠,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发展非资源接替产业,三产联动,主导产业多样化,依靠科技,走综合发展之路。
中国西部历史长,山水美,资源多,科教强,区位优,发展快,机遇大。我相信,未来三十年,是中国西部的三十年,是中国西部跨越式发展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