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新三好”之我见
2009-09-22
参与方式:
写信给我们
发E-mail(xywxx_cz@163.com)
盛夏来临,骄阳似火,茶客们的热情却没有因为炎热夏季的到来而有丝毫消退。瞧,茶老板的茶楼里依然高朋满座。大家品茗聊天。好不热闹!楼外暑气逼人,楼内妙语连珠!原来他们在讨论关于评选“新三好”的话题呢!
话题回顾
鞍山市某校上学期期末评选出首批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学生,“新三好”学生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强调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意文的“人”,对于这种新的学生评价制度,有人认为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有人认为过于注重形式,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评价标准的呢?
本期贵宾茶客: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20)班
指导老师:宗鹤
茶客们说:
蔡僖(学生):我认为这种新标准更可取。它与旧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抽象评比标准相比,更加实在可行。因为它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那些在家孝敬父母、在校认真学习、在社会上自觉遵纪守法的学生,一定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们自信、阳光,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新标准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竞争的行列,也间接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班集体。
庄安頔(学生):我认为“德智体”的划分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它体现了衡量学生素质的先后、主次:“德”居首位,体现了“学会学习,先学做人”的理念;“智”居其二,因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体”居后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德育和智育的坚强后盾。其次,“德智体”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标准,无论身处学校、社会还是家庭,这三个字都是我们的行事准则。而新标准相对模糊,纯粹是以我们身处的空间为标准来划分,过于注重形式。
许宸(学生):我赞同这个新标准,用“德智体”作为衡量三好学生的标准未免太过于笼统,“新三好”的标准则相对具体。“百善孝为先”,在家要做一个好子女,这是良好道德素养形成的基础。在校做好学生,告诉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与同学和睦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学生也是社会的成员,我们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前适应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因此,我认为这才是更好的评价学生的标准。
於铭晔(学生):我不赞成“新三好”的评定标准。首先,新标准中,“好”字的范围太大,非常笼统,而原来的标准就具体得多;其次,原来的标准更能体现学生的特点,而新的标准则模糊了“学生”的概念;第三,新标准无非还是强调一个“德”字,而原来的标准既强调了学生应该把“德”放在首位,同时也强调了学习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更加全面。
邵云(学生):我赞成这种新的评价方式。我认为“新三好”比“德智体”的评价标准更全面。首先体现在新标准加上了“好公民”这一条,一个好公民不仅要时刻注意完善自己,同时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好子女”这一条,在原有的标准中也没有体现,要做一名好子女首先要做到孝敬长辈,这不仅仅是学习好就能够体现的。总的来说,我还是认为“新三好”的评价标准更好。
王家瑛(学生):我认为三好学生的评选模式不需要改变。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学生的评选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步。一般来说,其评选是在学校中进行的,而新的评选模式既考虑学生在社会中的表现,又要考察其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范围未免有点大了。
杭兆康(学生):我赞成这种“新三好”学生的评选方法。“好公民”要求我们在社会上多做有爱心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给别人树立好的榜样;“好学生”则要求我们在校认真学习,学好每一门学科,并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好子女”意味着我们在家应当做孝敬长辈的孩子。我认为“新三好”的评价标准比旧的评价标准更完善,所以我赞成前者。
蒋嘉颖(学生):我不认为“新三好”的标准优于原来的标准。首先,作为一个中学生,首要的任务便是学习,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虽然社会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是中学生毕竟还未成年,未完全步入社会这个错综复杂的大家庭;最后,“好子女”,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不仅仅是中学生的职责。
芮雅媛(学生):我同意“新三好”的评价标准,它既包含了原有标准的内容,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德、智、体”的评选标准适用于简单划一的社会环境,现在社会这么多元,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好坏与否。新标准既体现了学生特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
吴洁(学生):我反对以“新三好”标准来评价学生。我们还是中学生,“新三好”的评价范围太大了。我们没有真正踏上社会,对社会的了解也不够。同学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锤炼品质和培养情操,用现有的“三好”标准评价学生非常贴切。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对学生道德和学习方面的要求,还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因为我们只有把身体锻炼好才能更好地学习、活动。我认为现有的“三好”标准已经很详细了。
徐文健(学生):我认为把“三好”学生的标准改了好。因为“新三好”的评价标准相对于以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而言,范围更大,目标更明确,且突出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关键词,已不单单是学生在校表现的鉴定。以前往往只注重学生在校的表现,而常常忽略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表现。把评选标准改为“社会上是好公民,学校中是好学生,家庭中是好子女”后,可以引起师生对其他两方面的重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宗鹤(老师):从一个教师或者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而言,我还是认同现有的“三好”评定标准。第一,任何行业或群体,有分量的荣誉的获得,都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每个人为之努力的动力,三好学生的选拔也应如此,不宜过滥,否则就起不到标杆作用;第二,现有的标准便于学生和老师操作,公正合理,而新标准就难以掌控;第三,现有标准已经基本涵盖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当然,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还可以多设立几个平行标准进行多元评价,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照顾到全体学生。
茶老板:有些学校评选“新三好”的做法,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种创举。这也是对原有评价模式的一种挑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然而正如一些茶客所说,现有的“三好”学生评选标准,更能体现学生特点,更具有操作性和合理性。再者,现有的“三好”标准经过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已经为全社会所认可,我认为还是科学的,有利于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下期话题:
中小学设立书法课:有没有必要
从去年秋季开始,某市在18所初中、小学1.3万多名学生中专设书法课,并将每周一至二节书法课纳入教学内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铅笔字练习为主,三至六年级开设硬笔、毛笔练习;初一至初三年级在规范写好毛笔和硬笔字的基础上,侧重书法艺术训练。该市中心小学校长说,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经过近一年的书法课,该市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普遍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在黑板报上写出一手好字,不少学生能即兴挥毫泼墨书写对联,相互励志。
你们觉得中小学开设专门的书法课有没有必要呢?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开设书法课会遇到什么困难吗?茶老板端上刚沏的好茶,恭候各位茶客的光临,还等什么呢,赶快来畅所欲言吧!
链接:
★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提高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书法淡忘了。书法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书法蕴涵着做人的道理,也蕴涵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书法能力的培养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尤为重要。
★中学的书法教育,目前似乎还是一个盲点。功利的应试教育早已将书法课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学生已经很难有机会体会到书法独有的那份墨香与静谧了。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识记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时期,书法素质教育功能的彰显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上海市中小学新增书法课遭遇教师和教材瓶颈。现在很多学校想开设书法课,而苦于没有书法教师。有关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应当与书协密切联系,鼓励书法家到学校去“支教”。书法进课堂,另一大“拦路虎”就是教材。编撰一套真正适应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教材,是目前急需进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