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阴阳学说的观点指导临床
2009-09-21阎于谦
阎于谦
【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用阳学说对立统一的观点,举例说明人体阴阳失调,偏盛偏衰,互相转化等各种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从而指导临床用辨证论治和选方用药。
【关键词】阴阳学说;临床
【中图分类号】R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67-02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并用这种理论观点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阴阳学说最基本的理论,是既对立又统一,阴阳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阴阳两方面出现偏盛偏衰的现象,失去了相对平衡,这就是病变。因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虽有干变万化,不外乎阴阳失调,其机理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阴阳学说用阴阳失调的观点,认识疾病发发展过程,具体所指有以下两个方而,既有阴盛和阳盛,也有阴衰和阳衰。如疾病进一步发展,阴胜导致阳衰,阳盛导致阴衰,阴衰导致阳盛,阳衰导致阴盛。由于阴阳互根,其病理变化,可以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均可出现阴损及阳,乃致阴阳两虚。在疾病复杂变化中,既可基于阴阳格拒出现“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也可由于阴阳至极而互相转化。在疾病的严重阶段,还可出现阴竭阳脱,而为亡阴亡阳。
1阳胜与阴胜
阳胜,即阳气偏胜,阳邪致病,可使阳气偏胜。阴胜,即阴气偏胜,阴邪致病,可使阴气偏盛。阳气偏胜则为阳热太过而出现实热证。阴气偏盛则为阴寒太甚而出现实寒证。实热证者,如阳明病,不论其经证还是腑证,都是阳胜的结果。若邪热燔炽在经,出现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者,治以辛寒清热,用白虎汤。若邪热结聚在腑,出现潮热、谵语、腹满痛,大便秘结或不大便者,治以苦寒攻下,依其轻重缓急,选用三承气汤。又如外感温病邪热壅肺,出现发热,出汗,喘咳,口渴,脉数等症状者,治以宣泄肺热,用麻杏石甘汤。凡诸实热证,证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腹胀拒按、喘喝气粗、便秘溲赤:苔黄脉数者,省属阳胜病变。治以清泄阳热。
实寒证者,如寒实结胸证,自胸肋至心下硬满,疼痛而拒按,便秘、呼吸不利、不发热、口不渴、舌苔白淆、脉沉迟者,治以温寒破结,用三物白散。又如寒积腹痛,其痛喜温,畏寒口不渴,苔自脉弦紧者,治以散寒理气,用良附丸之类。如果阴寒凝聚在里,出现腹冷痛,大便或秘或泄,畏寒肢冷,苔白脉沉迟者,治以温通法,用温脾汤之类。凡诸实寒证,证见恶寒肢冷,口淡不渴,腹胀冷痛,或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苔白厚腻,脉有力者,皆属阴胜病,治宜温散阴寒。实践证明,阴胜和阳胜,临床上具体所指就是实热证,实寒证,其施治的法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虚和阳虚
阴盘与阳虚,就是阴阳亏损,正气虚衰,正听谓“精气守则虚”。分别言之,阴虚,泛指人体精血津液的亏损,阳虚,泛指人体阳气功能活动虚衰。阴虚证,多表现形瘦体弱,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以及潮热盗汗等症。治之之法,不外乎填精,补血,生津润燥等,如补血用四物汤;补液用增液汤;心阴虚者,用天王补心丹;肺阴虚者,用百合固金汤;肝阴虚者,用一贯煎;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脾胃阴虚者,用益胃汤:阳虚证,多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嗜睡蜷卧。自汗畏冷,脉微无力以及舌淡面白,肢冷便溏等症。治之之法,不外乎益气,固表、温中,补火等。如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出现各种变证,用补中益气汤;卫外阳虚,易感外邪,用玉屏风散;伤寒中风,表虚白汗,用桂枝汤;又如心阳虚者,治以保元汤;脾阳虚者,治以理中汤;肾阳虚者,治以金匮肾气丸。
3阴胜导致阳衰与阳胜导致阴衰
由于病邪有阴阳之分,邪气伤人,在人体则有伤阴伤阳之别。如果阴寒太盛,必然耗伤阳气,成为阴盛导致阳衰。如果阳热太过,必然耗伤阴精,生现阳胜导致阴衰。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三阴病变为阴盛伤阳,其治疗立足于扶阳而抑阴。若证觅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背恶寒者,或见腹满而吐,自利不渴者,均属阴胜导致阳衰,用四逆汤,冀子理中汤之类。论实热病变则着眼于阳盛伤阴,其治疗立足于清热存津,根据热邪燔炽,结聚和损伤阴津的不同证候,或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或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以生津。在外感热病中,由于阳胜而导致阴衰的病变,临床最是多见,于温热病,多以津液的存亡作为取决预后的关键,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在温病的辨证施治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滋阴这个根本治则,运用清气、清营、熄风、滋阴等一系列不同的方法,达到清热保阴的目的,如滋阴解表用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用加减玉女煎;滋阴通下用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用加减复脉汤等。都是阳胜导致阴衰的证治实例。
4阴虚导致阳胜与阳虚导致阴胜
凡阴阳偏衰者,不仅阴阳本身出现阴虚,阳虚两种病变,而且阴虚必液少,阳虚必火衰。阴虚不能治其阳,从而火热内生,虚阳内扰;阳虚不能制其阴,乃致阴寒内盛,水液不化。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比如《伤寒论》少阴病热化证,症见心烦不眠,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以育阴清热,用黄连阿胶汤。又如温病后期,真阴欲竭,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肢厥神倦,舌干绛少苔,脉虚细者,治以滋阴潜阳熄风,用大定风珠;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汁,舌红,脉细数者,治以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阳虚不能制阴,常表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比如《伤寒论》少阴病,阳虚水泛证,症见心下悸,头眩,身调动,振振欲僻地者,治以温阳化气行水,用真武汤。又如心阳虚衰,水饮不化,以致水停心下,出现心下悸,口不渴,四肢不温,或小便不利,或水肿者,治以通阳利水,用茯苓甘草汤。或自心阳虚衰,寒气乘虚上冲发为奔豚者,治以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用桂枝加桂汤。
5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临床上有许多慢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或由阳气虚衰而累及阴精的化生不足,或由阴精亏损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比如消渴证,迁延曰久,可见气阴两伤,阴损及阳,出现小便频数量多,或饮一溲一尿如膏脂,面容憔悴,耳轮干枯,形寒肢冷,阳痿,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宜滋阴温阳,用金匮肾气丸,或鹿茸丸。
6阴阳格拒与阴阳转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些论点,概括地说明了阴阳在病理上的转化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进一步认识到阴盛可以格阳,阳盛可以格阴,阴极可以转阳,阳极可以转阴。所谓阴盛格阳,是指真寒在内,外见假热的症状,即真寒假热证,是由于阴寒盛于内,阳气逼拒于外所致。所谓阳盛格阴,是内有真热外见假寒的症状,即真热假寒证,是由于内热过甚,阳气郁闭不得发越布达所致。此外,阴阳两个方面,当发展到“极”的阶段,还可以互相转化。如在急性热病中,往往在持续高热之后,突然出现四肢厥逆,面白身冷,脉微欲绝等等一派阴寒险象,这科证挟。就是“热极生寒”阳极转阴的变化暑温,痢疾,发展到一定阶段,每有此变。又如伤寒厥阴病,每以阴阳的消长情况;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如果阳气渐复,厥少热多,则病向愈,相反,厥多热少,则病势增剧,进一步证实了“寒极生热”,阴极转阳的规律。
7亡阴与亡阳
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赖乎阴阳二气,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其根,不可离。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衰则阴精无以化生而绝竭。这便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阳离决,气乃竭”。亡阴亡阳危候,多发生在温热病的高热大汗之后;或发生在吐血、便血、立、崩血,外伤以及产后等造成失血之后;或发生在暴吐、暴泻,津液爱之后,或发生在大病、久病,元气衰竭之后。其临床表现,不论是亡阴或者亡阳,均出现大汗淋漓。辨证施治:亡阴证则汗出身热,手足温,差喜冷饮,脉细数。无力,口干舌焦黑等阴液欲竭之症。治以敛阴益气,用生脉散。亡阳证则汗出身凉,手足逆冷,口不渴,喜热饮,脉微欲绝,舌润而白等阳气将亡之症。治以回阳固脱,用参附汤。亡阴与亡阳,在临床表现上,其病势甚危,变化甚速,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往往以亡阴开始,以亡阳告终。
8结语
由于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正是围绕这个整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说明人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因此,病变的机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局限于阴阳胜衰的某一个方面。其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阴阳两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因此,在临床中,必须根据不同症状的变化,分辨其胜衰的机制,进行辨证施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习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收稿日期:200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