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看法
2009-09-21梁文艺
梁文艺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中、初级人才。而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掌握,实际操作也不过硬。面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一番思考。
1.生源基础差,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近几年,各中专职校均采取了提前招生的方式,再加上招生情况的日益严峻,加大了各校之间的招生竞争,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而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很多都是被老师冷落的对象,对学习严重缺乏信心。
2.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进行课程改革后,计算机专业课的课时加大了,自然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有些教师思想陈旧,方法过于老套,以至于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自然学不到有用的知识。
3.硬件环境受到限制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上好理论课,还要及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就是上机操作。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创造更多的学生上机练习的机会,在业余的时间开放更多的机房。但是机房数量少,开放机房管理成本高,是大多数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缺乏有力的考核机制
中职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技能鉴定,因而学生便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但无论是从题量,还是从题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通过。因此,技能鉴定在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形同虚设,并不能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职校学生毕业后将工作在生产、建设、服务的第一线,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服务方式,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计算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改进教育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就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这一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认知活动有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的先决条件。大部分学生刚入学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一般高于文化课,他们都有想学好专业课的决心。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适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想学、爱学。
第二、选择一本好教材
选择计算机教材应该考虑两点:一是要注意实效性,计算机课程要注意选择主流版本的教材;二是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材必须能贯穿技能强化训练与应用实践,使学生能快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各种表现方法和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拓宽讲授内容
再好的计算机教材,也不可能包含软件的全部内容,必定有一些应用和技巧性内容没有涵盖其中。作为职校计算机教师,要经常上网收集与所教课程有关的资料,还要浏览一些专业的刊物,将最新、实用、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四、优化讲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许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为了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教师必须注重课程的引入与讲授方式。例如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对一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通过讨论不但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五、布置有趣的作业
由于职校学生普遍贪玩,学习主动性较差,布置作业时就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教师批改完作业后,可将优良的作业成品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六、进行有效辅导
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上操作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毕竟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辅导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教师在加强对学生上机操作的辅导之余,还要注意方法。比如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提出几个与此题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尽量争取让他们自己得出答案,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七、改革考试方法
学校必须掌握目前的就业形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考核学生的一种机制。所以除了国家技能鉴定之外,校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比武”,以比代考,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比武”中来。测试的内容应该结合就业实际、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以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目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式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要求广大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教促学,不断创新。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