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之我思
2009-09-21陆晓燕
陆晓燕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欠佳等。面对种种问题,如何寻求对策?笔者从调整农村教育定位,动用乡镇社区扶持力度,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学生 教师 对策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张张纯朴可爱的脸上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一颗颗宽广无私的胸膛跳动着青春的热情”!这是我对乡村教育最简单的想法,当一回《凤凰琴》中那样的乡村教师是我多年的夙愿!2007年的“双向交流”大潮让我有了印证这一切的机会。但一年过去了,我带着一种无奈与茫然踏上了归程,留下了几点感慨!
一、农村教育现状的喜和忧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号角下,党和政府给予了农村教育极大的重视和关怀,上至各种免费政策,下至各种实质性的城乡师资“双向交流”活动、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等,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笔者在一年的农村教学生涯中深刻体会到:假如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的话,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笔者所到的学校处于浙北东南沿海,由于与大都市上海的卫星城市相邻,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经济比较发达。学校九成新的四层连体花园式教学大楼并不亚于一般中小城市的办学条件,可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已得到了实质性的贯彻。我进一步观察发现,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师兢兢业业地教书,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但作为一名深入农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工作之余我开始理性地观察和分析:那些最早受惠于改革大潮的新生代为什么脸上没有对知识的渴求?那些起早摸黑的最伟大的农村教师为什么没有奉献的快乐?再直观地比较一下,同样的教学,结果为什么往往相去甚远?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原因错综复杂
1.观念不更新,学习时间不保证,学习氛围尚未形成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广大农村家庭来说似乎没有意料中那样大的冲击力,大量地走访农村家庭后,我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与广大城镇家庭相比有很大差距。广大农村家庭中父母一般都忙于田间劳作或厂里打工,与子女们碰面交流的时间很少,子女们一般都由祖辈照顾。我们知道那代老人基本上属于文盲或半文盲,而且老人在教育隔辈方面尽管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浓厚的爱以及一些好的教育传统,但由于受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很大的消极因素:如溺爱、放纵、“言听计从”、思想保守僵化等等,他们往往习惯于用老规矩、老方法对待孩子,用静态的方式来抚育孩子,只要孩子不来烦你,随你看什么,玩什么。所以孩子从小在电视机前或电脑前长大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由于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看的和玩的东西往往比较肤浅,甚至是有害的。
农村家庭中还普遍存在着二胎现象,男孩子除了是长子外几乎上面都有个姐姐,而女孩子上面一般都有个姐姐或下面有个妹妹或弟弟的占了90%。由于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男孩子一般受到家长尤其是祖辈的百般宠爱,男孩子不爱学习家长也不会过多着急,大不了父母拼命赚钱给他造个大房子好娶媳妇。而那些女孩反正都是嫁出去的,家长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学习,而且她们的“地位”使得她们一般都比较乖巧,回家后几乎包揽了照顾弟妹、洗衣做饭等家务,学习氛围和学习时间无法保证。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普遍反映出农村孩子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基础也比较薄弱,尤其在文科上的知识积累与广大城市孩子相比,距离呈现扩大趋势!
与广大西部内陆农村相比,“全家人打工合力供养一个学生,目标是家里一定要有人走出农村”这种现象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不太明显,反而是一幢幢小洋房拔地而起,理由普遍是:孩子大了,不造楼房不行了!言下之意是不造房就娶不到媳妇或招不到女婿了!明摆着不太指望孩子远走他乡,居家过日子足已!观念上无法更新“赚钱——造房子——娶媳妇生儿子——再赚钱造房子”,就与公益广告中的“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儿子——再放羊赚钱”如出一辙;而认为“女孩子是别人家的,读不读书都是赔钱的,还不如早点赚钱做嫁妆”的想法在现代农村中还大有人在!家长观念不更新,使得学习氛围起不到促进作用。
2.读书无用论回潮,学习动力不够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对于他们来说那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且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校学的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再加上农民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不分配,上大学没有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即使读几年大学后仍旧找不到工作。稍有这种思想的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就会灌输这种思想于那些不懂事孩子的头脑中,使那些孩子对读书失去动力!
3.学杂费用昂贵,贫困家庭无力支出
从人均GDP上看,沿海农村经济状况是令人可喜的,但这种可喜数字背后并不乐观。因为广大农村中,即使是步入全国前100强县的一些乡镇,其实农村家庭年收入在2万(5口之家,农村多三代同堂)的人家依然大有存在,据我调查所在班级就达15%左右。如今高中,特别是大学的费用让很多农民家庭倍感沉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那些因病、因离异或因建房等原因造成的困难家庭连孩子每月一百来元的午餐费都很难支付,而这个比率不少于5%。虽然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一政策在为农民减负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初期还有很多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如上面规定不准收任何学杂费,那难免使学校办学经费比较紧缺,为了节省开支,几乎没有征订什么合适的辅教资料,在当前教学质量如生命的竞争氛围下,教师势必要学生自己额外添置各种辅教材料,这笔开销也是不小的;另外什么学习用品、保险费用等对没有正常收入的农民家庭来说也是不能小看的!
4.师资力量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免不受影响
中国有800多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当等诸多结构性问题。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广大农村优质师资流失严重,农村师资出现青黄不接现象。由民办教师转变过来的教师大部分年纪比较大,知识结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而年轻教师中过半的是近几年由社会招聘而来的,在这里并不是否认非师范类教师的能力,只是他们在专业知识、师德规范等方面还是有点欠缺的。如教育方法比较随意、简单、粗暴;无视调动学生情商的积极意义;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而相当比例的外地引进的教师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在文明开放程度还不够高的农村还是受到一定排斥的,在与学生或家长的沟通上难免也会打折扣。由于专任教师的缺乏,还出现了一个教师能教多门学科的现象,无论时间还是精力上都较难达到专业的程度。据笔者所知,当地的学校中有七八十名专任教师,但高级职称目前却只有一人!
三、缺乏竞争和激情的生活使教师体会不到工作的快乐
1.师生情感淡薄,教师缺乏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农村的孩子生性比较腼腆、感情敏感内敛,不像城市的孩子那样热情开朗,善解人意;而且由于现在广大农村教师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与那些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相比,缺乏亲和力,城乡之间的隔阂似乎在加剧。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师生情谊在淡化,教师对学生似乎少了那么一点感情的投入,而学生也不太会从心底里尊重爱戴他的老师,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被尊重感、被需要感似乎变得有些遥远和空洞!
2.生源下降,工作收效甚微,找不到成就感、满足感
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大部分条件优越、对教育重视的家庭都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把孩子送到教育环境相对优越的城市中小学校,留下来的一般都是那些地地道道的传统农民,与世无争,对知识的重要性没有过多认识,往往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再加上如今新课程改革后带来的一个消极因素:孩子过早地被分成了甲、乙、丙、丁等不同层次,那些上等的孩子家长认为是可造之材的也早就仿造“孟母三迁”了!俗话说,高徒出名师。由于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教学相长的动力渐渐消失,桃李满天下的梦想越来越渺茫,成绩平平,缺少了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时间长了,奋发上进的棱角被磨平,探究的热情被熄灭,只求得过且过。
3.工作条件的偏差,自我挑战意识淡化
广大农村年老教师往往还兼顾着自家农田的活儿,忙里忙外,没有更多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青年教师则大部分生活在城市,早出晚归,路途上的劳累远远超过了城市教师,“六出六进”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肢体的疲乏势必影响工作效率。而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家庭的不重视、不配合,使得教师的工作难度大大提高,于是一种倦怠、“平平过”的思想悄然兴起,缺乏竞争意识和自我挑战意识。近几年为照顾农村学生录取重点高中的比例采取的保送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竞争压力减少,不利于教师潜能的发挥,使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尤其在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所谓的教学成果奖等激励机制对很多教师来说形同虚设!
四、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1.调整农村教育的定位,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没有突破升学模式,完全是一种升学机制。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经济没有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不适应农村经济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的要求。在广大农村,由于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了上每天的文化课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农作物也不能辨别,各乡镇成校组织的“绿色培训”也只是走走场罢了。一些学校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部分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了“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路”的尴尬境地。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如笔者所去的服装强镇,在我个人看来,完全可以开设一些服装设计、裁剪或缝制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培训课!
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因为在国家实施高校全国统一招生的考试制度下,由于农村学校在硬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学生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中国当前的国情决定了农村初中毕业生中90%的人是要留在当地,为当地建设服务的,能把这一大批力量转化为合理人才的资源,是农村基础教育将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动用乡镇社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共建单位: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或参加生产建设,让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该为此提供服务和实践基地,也可适当地以物质或精神鼓励的方式对员工子女给予表扬或资助,既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笔者在当地工作的过程中见证了村校共建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学校定期评比先进学生,把喜报发到所在的村委会,有些村委会采取奖励表彰等方式奖励村民,使得该村优秀学生相对比较集中,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思想蔚然成风,本人认为这种做法相当有推广价值。如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学校开展“十佳母亲”评比活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既使学生对“孝敬”的内涵有了质的提高和认识,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3.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落实完善支教政策等,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说实话,教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子女父母需要抚育和赡养,所以应该提高和保证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等。可喜的是,就是今年上半年,政府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方面有了一个较大举措,在广大农村教师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农村教师放弃了离开农村的想法,愿意扎根农村!另外在评优、晋级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标准上不能搞一刀切,名额应该适当照顾和倾斜,多给农村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调动农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了城乡教育较大的差距,为此各地政府都采取了相关政策来扶持农村教育,如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严格划定施教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等等措施,希望有关部门把这些工作抓好抓实,不流于形式。如支教到下面农村的教师应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而不是入乡随俗;对于优秀的支教老师可以通过落实待遇、适当奖励等方式延期聘任或留用;而从农村到城里去学习的老师应该采用拜师结对等方式,放心大胆地让他们挑担子,给他们实质性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竞争意识,挖掘教师内在的潜能。
当然农村学校也要引入相应的考核竞争机制,打破大锅饭,择优而用!采用淘汰制、目标责任制等,考核力度定位要准确合理,作为农村学校领导,要充分考虑本校实际,制定有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考核评价机制,过高或过低都起不到激励或鞭策的效果。
五、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
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大量初级人才的重任,所以农村的基础教育搞得好不好关系到是否能为农村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科学技术、有一定经营本领的遵纪守法的新一代农民,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培养能手和带头人。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制约着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中国的国情是80%的学生在农村,这些学生素质的高低,影响到整个未来一代的素质水平!而且,农村基础教育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01)
[2]蒙超.还农村基础教育以本真[J].基础教育参考,2005(01)
[3]田云兰.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应该在农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