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美段落 提升作品内涵
2009-09-21刘凤权
刘凤权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精彩的记叙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之作,但情动于衷之作不一定都感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缺少打造精品段落的意识,常常是结构不完整,段落中不是缺少必要的动作描写,就是没有内心感悟。须知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可以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让读者心中一动;而心理描写则可以进一步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使之或喜,或悲,或潸然泪下,情不自禁,不能自已。所以精彩的记叙文中一定有精彩段落,精彩段落一定有两部分:动作细节描写部分和心理感悟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含蓄的民族,人们的很多感情与思想都是通过动作来间接传达,所以作者要善于提取典型动作进行精心描写,这是一种蓄势。然后加入内心感悟,引领读者走进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煽情,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打造令读者心中一动的精品段落,从而提升整篇记叙文的境界。
请看现代作家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人教版高中第一册)中的一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动作细节描写部分)“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心理感悟部分)
这段文字记叙描写了母亲到园中找“我”的情景,其中重点描写了母亲在寻找“我”时的细节动作(见划线处),这些动作集中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担忧;而后是作者内心对于母亲这种心情的领悟。正是这番领悟,既丰富了母亲伟大的形象,又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痛悔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并且还启示读者“子欲养而亲不待”,做子女的一定要及时回报父母的道理。整个段落技法高超,感人至深。
笔者以此为例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段落结构,写写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学生作品中很多片段都很精彩感人。如: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考试前夕,母亲来学校看我。上课铃突然响起,我匆忙跑向教室,跑出去很远后我听见母亲在后面大声叫我。我回头,只见母亲将右臂举在胸前,紧紧握着拳头对我说:“加油!”(动作细节描写部分)那是一只多么坚强的拳头,它支撑母亲战胜了过去、现在的无数困难,就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给人希望。如今母亲把它传给我,顿时让我有了迎战考试的勇气。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心理感悟部分)
这个片段中作者恰当地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母亲的形象,重点写母亲紧握的拳头,很有震撼力,让人心中不由地涌起一股暖流;然后加入了内心的感悟,细细地咀嚼品味,母亲的激励与关切,母爱的深切广博渐渐盈满胸怀,读者也会随之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心动之余暗暗叫好,从而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让读者回味悠长。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真挚的感情也需借助于完善的结构才能有效地表达。打造精品段落,这样才能使作者与读者情感互动,心灵相通,从而提升作品的内涵,也能使自己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