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诵使语文教学更美妙

2009-09-21魏清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字音诗文节奏

魏清辉

语文教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又受到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外来思潮的影响。因此,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引起了我们深深地思考。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感受最深的是:语文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是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不能替代的;要使语文教学保持有原汁原味的文学味,就要用朗诵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文本;让学生自主地品味诗文,使语文教学更美妙。

朗诵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尽情地表达感情,能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愉快地获取知识。

朗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朗读,用清晰响亮的语言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二是吟诵,有节奏地品味诗文。

多年来,我对叙述性、描述性较浓的课文以及习作评讲等主要采用朗读的方法来教学;对近现代诗歌、古诗文、抒情性较浓的散文作品等,主要采用朗诵的方法来教学。而对近现代诗歌及古诗文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自主朗诵,疏通文义,发挥想象,让学生渐渐融入作品的氛围体会情感;指导学生反复朗诵,欣赏课文,领悟真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上每一节课,或朗读或吟诵,始终以“读”为主线。就以教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为例,来感受朗诵的六个环节中语文的美妙。

一、读准字音,弄清文意

《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朗诵的基本环节,就是读准字音,理解大意。朗诵的第一层面是读准字音。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我提出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活动,看谁的字音读得准,吐字清晰。活动之前,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等。活动开始,学生都争着参加,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得好的,我和学生给予掌声鼓励;读错了的,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相互共勉。朗读的第二层面是弄清文意。这首近代诗写什么?抒发什么样的感情?齐读刚罢,学生很快就走进作品描写的情境:诗描写了日军侵华的罪恶,抒发出悲凉和压抑的情感。

二、停顿得当,把握节奏

先介绍诗文停顿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把握文段的句子之间,句子的字词之间;诗歌的诗行之间、诗行的词句之间的停顿。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在朗诵过程中通过把握停顿,体现节奏,传达情绪。诗词一般在词或词组间应停顿,如“颤抖着的两臂”一句,“颤抖”二字意思相近,这两字之间可以不用刻意停顿,“两臂”与前面“颤抖着的”相结合构成修饰语,故此句应该这样停顿:“颤抖着的//两臂”。二是句中意义不同组合的停顿,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这句,应停顿为“中国的苦痛//与灾难”。然后让学生试着读出停顿,把握节奏。学生讨论,比较评价如何停顿最能体现文意。总之,句中的停顿有长短之分,大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小的停顿根据句中词意来划分。

明确了方法之后,让学生逐段(节)自读,并用符号在书上标注。再让学生当堂朗读,并说明自己这样停顿的理由,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通过这样分析指导后,朗诵就显得更有节奏感了。这时,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逐渐找到了把握朗诵节奏的技巧,用节奏传达情绪的起伏。

三、读好重音,把握基调

朗诵要出感情,必须读好重音。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段落中的一句话;或者一首诗中的一节,诗节中的诗行,都会有作者想要强调的东西,因此在诵读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对关键词语加重语气来表现。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作者是为渲染日寇侵华的恐怖气氛,因此“中国”和“封锁”二词则应加重语气,读出沉重,读出压抑的情绪。

通过以上实例,发动学生自由朗诵,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并吟诵,教师适时指导。这样,学生达成共识,把握了诗歌情感的跌宕起伏,有了一些朗诵的味道。

四、读出语气,玩味诗文

要读出一篇文章(或诗歌)的情感,还需要注重语调、语气等方面的训练。《元和韵谱》上说:“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历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这一环节,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如何通过语速、语气和语调来表达情感。一般而言,表达热烈、紧张、兴奋、欢快等情绪的内容时,语速要快一些;表达平静、严肃、沉重等情绪的内容语速要缓慢一些。具体到本首诗,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和“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漫长呀!”等等这些句子,表达的是作者在祖国大片河山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时的沉痛、悲伤,故要读得缓慢而悠长,让学生在吟诵中心灵受到震撼,感受诗中的景与情。

五、背诵课文,欣赏诗文

让学生能在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欣赏诗文,必须指导学生善于抓住诗文相互联系的内容或意象。这首现代诗开篇与标题相照应,先是总写日寇铁蹄下的中国,其次分写“风”、“赶着马车的农夫”、“我”,重复第一节;而后写“河流”、“少妇”、“母亲”再重复第一节;随后写“草原”、“苦难与灾难”、“漫长”,最后总结诗句。我让学生朗诵时抓住以上意象,发挥学生的想象、联想,把意象画面连成一片,并把握本诗反复的特点,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基本成诵,背诵课文,从中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思,欣赏诗文。

六﹑用体态语,陶醉诗文

朗诵常常伴随着表情、眼神、手势、姿态等体态语。《毛诗序》上说:“诗者……言之不足故嗟之,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感情,增强朗诵的效果,陶醉于诗文。

采用朗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美妙。这样,让学生自主而扎实地完成疏通文义,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等项任务;又能够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境界,感悟语言之美,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语文的课堂教学,采用以朗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地在朗诵中快乐地学习语文,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这样的教学让人真正感受到经典课文的滋味。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字音诗文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