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旋转技术探究案例
2009-09-19张晓铁
张晓铁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多注重于动作技术的手把手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模仿,并不懂得要这样做的原理。为改变这种状况,在高二年级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中,我特地把旋转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
一、体验旋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发出旋球让学生尝试接球,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但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学生接起来很吃力,回球或下网、或出界、或过高,对旋球感到神秘莫测。通过初步体验,学生知道了旋转的重要性和多变性。为趁热打铁,接下来我就鼓励学生尝试制造旋球。
二、制造旋转
体验了旋转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组尝试制造尽可能的旋球。同学们学习兴趣高,花样百出的尝试着,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三、分析“旋”的奥秘
通过自主“体验”与“制造”学习后,多数同学掌握了一种或几种发旋转球的方式。接下来我让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来露一手,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互相推来推去,两三个同学示范后,大家也不再推辞,积极上台露一手。示范结束后,我和同学们共同归纳总结,并对每种发球方式进行了定义。如: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左侧上旋、左侧下旋、右侧上旋、右侧下旋等。结合力学知识,我和同学们一起对下旋球、上旋球及左右侧旋球等等由易到难的各种旋转球进行了力学分析,使学生明白了要制造某种旋转时,首先要使拍与球产生一定的摩擦, 对力度与方向的把握,就是制造各类旋球的机理。整个分析过程,主要由教师启发学生为主,以其能达到学生对“旋”的理解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应对“旋”的策略
知道了制造一定的旋球,而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旋球又摆在了同学们面前。对此,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自主或合作地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对于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流体力学知识等,我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找乒乓球教学相关资料继续明析。通过几个星期的练习与探索,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旋转规律,应对旋转时显得有自信。
五、思维拓展——“旋球”世界
学生基本掌握了乒乓球的旋转规律后,为了让学生对球类运动中球的旋转有更高的认识,我把知识面拓展到: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等众多球类中,甚至于地球等星球,让学生联想、分析。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所有球体运动都包含有旋转的机理。
教学反思:
如何在健康第一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成了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加强学科间的整合,鼓励、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就成了体育教师最坚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