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研究与实践
2009-09-18贾振涛
贾振涛
[摘要]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的多媒体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对高职专科语文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20168-01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优势
目前,高职专科学校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但是,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圆满成功,虽然我们享受了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方便和乐趣,课堂活跃了,容量增大了,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利,还是弊?如何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们针对我校语文多媒体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以下三方面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困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语文教学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大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自己,用“美”的理念去认识生活中的真假、美丑与善恶,真正地认识和创造生活中的真善美。
1运用多媒体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教育要给学生以丰富的美感。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高中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美,运用多媒体组织语文教学,就可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可视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于一体,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3运用多媒体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心灵的多样性,多媒体以其特殊的优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美的信息。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不断熏陶中,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体现出教学手段的新颖性。但是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多媒体也不例外。结合我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感到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
(一)图像、声音替代了作品的语言文字,忽略了学生的文本阅i卖。我们不能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文文本阅读为主体,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次要的,都必须处于从属的位置。然而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常常喧宾夺主,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注意几乎都被非语言的内容所吸引,琅琅的书声越来越难以听到。可是,文学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阅读中的二次创作之中。
(二)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t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
(三)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关注人机对话,忽略人际交流。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就必须依赖教师成功的引导和学生认真的品读,从而形成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有的教师在设计和操作多媒体课中,过多关注人际交流,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教师成了“操作员”,学生注意的是屏幕上的图文。削弱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导引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能力培养,难以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的特点。当然,教学效果并不见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好这新式武器,是我们该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要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感悟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创新欲望。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