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人才结构分析及相关政策研究
2009-09-18黄立
黄 立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与合理配置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掌握最新知识的人才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才结构相关政策
0 引言
世纪之交,乌鲁木齐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或是把乌鲁木齐建成现代化国际商贸城战略,都要求把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而每一位人才作用的发挥都要在按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组织——人才结构之中发挥作用。合理的人才结构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则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把乌鲁木齐的人才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以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使之真正实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1 乌鲁木齐市人才队伍的现状
1.1 人才总量与行业分布。根据《乌鲁木齐市年鉴》截止到1999年底,乌鲁木齐市人才资源总量(全市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技术员技术职务的人员)约为43022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89.6%。其中,分布在党政群机关11217人,占人才总数的23.4%;分布在事业单位21104人,占44%;分布在企业单位10701人,占22.3%;
1.2 人才队伍的学位结构。从人才的学位结构来分析,高学位的人员奇缺。截止1999年12月全市3527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不含非国有经济组织的人员),具有硕士学位的有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一个也没有,高学位的人才拥有量与首府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1.3 人才的学历结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37人,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大学本科学历的约占15.8%;大专学历的约占41.2%;可以看出,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学历的人员占的比重比较大。
2 人才队伍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使今后人才资源的开发做到有的放矢,了解人才队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特别是针对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人才分布不合理,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的问题共存。从专业构成上看,教育卫生系列的占42.3%,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比例仅占16.3%,并且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的多,在企业单位的少;从区域分布看,市、(县)区、乡(镇)三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67.7%、26.4%、6.2%。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级单位,而区县少的多,乡镇则更少,甚至短缺,,造成人才积压浪费与短缺并存的不合理现象。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非常需要医护人员,但在那里的医护人员素质低,人员缺;教学人员也如此,素质较高的教学人员绝大多数集中在市级中学,区县尤其是乡镇的合格教师明显不足。
2.2 人才结构调整难,进不来,出不去、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人才资源投资、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滞后,机制比较僵化,很不适应当前的发展与改革。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进展迟缓,不仅缺少创新的举措,而且跟不上全国尤其是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改革步伐。具体表现在:一是僵化。不行、不准、不能等限制的条条框框多。
2.3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我市专业人才队伍在每万人中所占比重并不少,但结构比例不合理。从能级结构来看,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不合理,两头小,中间大;从专业结构来看,从事教育、卫生的专业人员多,从事工程技术及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的专业人员少,特别是计算机人才和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从素质结构上来看,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高素质,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少,而普通人才多,甚至过剩。高科技实用人才少,常规人才多。体现在需要攻关重点项目的关键人才少,一般性科技人才多,许多科技人才不懂得如何搞产业组织及开发。
2.4 人才队伍不稳,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流失严重。根据有关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约有20多万名各类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内地,我市流出的也不少,且出多进少。人才流动呈现出“两难境地”。“有用的,难引进,拔尖的,难留住。”一方面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大量外流。我市调往外省区干部年龄大多在35-50岁之间,并且在读研究生和考取内地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去而不归。回来的学生,大多是低学历的,且70%是少数民族学生。相反,每年调往内地的人员却比较多,并且多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形成引进的少,出去的多现象。
2.5 人才需求上缺乏成熟的理念。很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没有明确的目的,对人才的管理也缺乏设计,在招聘人才上互相攀比,很少考虑职业、工种、岗位的具体要求,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较高层次人才承担较低层次的工作。这种人才的“高消费”一方面造成高级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产生供大于求的假象,进一步激化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3 对策建议
3.1 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营造使各级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当然,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要因时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到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长远需要,又要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不顾现实需要和可能,片面追求“小而全”的人才结构体系,或者按照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配置人才,往往容易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转不灵,造成人才积压和浪费。因此,调整人才结构,必须从实际的人才资源出发,充分发挥各地的特点和优势,建立起不相雷同、富有特色的人才结构。有特色才有优势,才有较高的效能。因而,我们在调整人才队伍结构要遵循这一原则才能适应今后大发展、大开发的需要,才能使各类人才、各个层次、各种结构都形成一个正立三角形的最优形态。
3.2 加强市场的建设与运作。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各级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市场功能,健全运行机制,推进人才市场向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要搞好人才资源的预测、分析、信息、政策引导等工作,完善人才市场供求导向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才信息体系建设,促进无形人才市场的发展;要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住房、失业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激励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到位;要加强乡镇人才的开发,注重培养农村的“土专家”、“土秀才”和“能工巧匠”及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管理人才。
3.3 逐步实行人才社会化管理。改革现行人才管理体制,打破人才单位所有、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传统局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才社会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专业人才交流托管中心,开放人才流动市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共享和合理配置。首先在机制上要大胆创新,实施人才工程的“快捷通”,打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其次,尽快解决异地存档、网络管理等问题,大力推广许多地区试点成功的人事代理制度,使目前的人才市场以保存人事档案为主的服务范围,扩大到真正意义的人事代理上来。如代企业招聘人才、代查人才信息、代理素质测评考试,以及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人事诊断、人事制度设计等内容,目的在于起到为企业用人参谋决策的作用,使企业和人才中介的沟通合作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第三,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人才顺势流动,由城市向县(区)、向基层一线流动,使每位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