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机构危机管理的因素分析
2009-09-18金晖
金 晖
摘要:本文应用危机管理方法,对质检机构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质检机构
0引言
多年来,技术监督系统的质检机构作为政府依法设立的第三方综合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促进地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质检机构随时都要准备应对突发事件,例如“三聚氰胺”检测等,因此各级质检机构的必须面对危机管理的方法。
1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学产生于美国的杜鲁门时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当时,根据战争的需要,美国成立了一个危机处理小组,以便能在急迫又影响国家存亡的重大事件上,做出快速反应,采取适当行动。
作为一个实体的内部环境因某些危机因子(危机因子可能来源于实体内部或外部)与外部环境造成不和谐时,若内、外环境间的信息通道不畅或内部环境的信息传输受阻(人为因素等)、决策反应迟缓、机制不完善,实体危机就有可能发生。
2质检机构危机的外部因素
检验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类生产企业、经销单位、使用单位、消费者、科研单位、物流运输公司、司法机关、政府执法部门、仲裁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以及自然人公民等。一直以来,带有行政色彩的政府指令性的质量监督检验是各级质检机构的主要业务来源,也是大多数质检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指令性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已逐渐萎缩,而委托检验业务已成为检验市场的主要需求。
2.1检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检验市场的放开,质检系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多层次、多元化的检验市场主体登上检验市场大舞台,质检机构正面临多个方面的竞争压力。
2.2面临境外质检机构的竞争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我国政府的承诺,4年内(即2005年底)允许设立外资的技术测试、分析和货物检验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经济实力、人才优势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外资检验集团将从我国的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向内地延伸发展,对国内检验机构形成巨大的压力。
2.3面临系统外质检机构的竞争国内其他行业质检机构和社会上的实验室对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质检机构正形成巨大竞争压力。建设、卫生、商检、农业等行业的检验机构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的实验室以及民间成立的检验机构由于专业性较强,投资方向明确,实力比较雄厚,且人员素质高、设备先进、检测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这些机构在检验市场上,已成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质检机构的强劲竞争对手。
2.4面临系统内质检机构的竞争随着产品质量检验区域监管的格局的打破,各类国家中心、省级质检机构和其他实力较强的检验机构已深入各地跨地区承担监督检验业务和政府指令性业务,形成对地方质检机构检验业务的竞争,而委托检验的任务则按委托方的意愿完全不受区域限制,产品质量检验市场化运作机制正逐步形成。众多质检机构由于检验项目多有交叉、重复,争任务、抢市场的局面已经形成,系统内质检机构的竞争日益激烈。
3质检机构危机的内部因素
多年以来,由于检验市场行业分割、地域分割严重,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质检机构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差,大而全、小而全,服务无特色,项目无拳头。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现有质检机构一直强调依法设置,按行政区域设置,特别是市、县级质检机构行政色彩浓厚,半数左右的业务依赖于政府监督检验,自主经营、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加之技术装备及检验水平较低,质检机构发展缓慢,难以应对开放后的检验市场。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最终,质检机构将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作为保障上级单位和国家基础性研究的事业型检测机构,上级财力有支持,不必担心经济运转,有存在意义;第二类是本身独立存在的检测机构或部分有上级主管但基本市场运作的机构。这种机构适应了检测市场的商业运作,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第三种是上级部门无力承担检测机构的运转费用而检测机构本身又无能力在检验市场竞争,最终被淘汰。
4质检机构危机管理的对策
目前是各级质检机构加快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也是质检机构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各级质检机构应当抓住机遇,摒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错位发展,集中财力,加大投入,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拳头项目,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形成优势项目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1对产业集群化不强、投资效益不明显、技术能力不强的项目要逐步舍弃,按照本地区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考虑产业集中度较高,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有较大的份额,地方政府扶持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的支柱产业。
4.2优先考虑列入3C强制性安全认证目录、生产许可证目录的项目以及涉及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健康和影响国计民生的项目。
4.3着重考虑有利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项目和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项目。
4.4在争取到相关资质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如建筑工程材料检验、防雷工程检验等有相关行业行政许可要求且面大量广的检验项目。
4.5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对有条件的项目争取成立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检验中心。面对新的形势,质检机构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形成优势项目,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魏杰.论企业危机及其防范[J].现代财经,2004(9):3~7.
[3]张维平.论现代危机管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郭际,吴宪华,李南.企业危机管理演进的动态分析[J].科研管理.2007.(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