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临床分析

2009-09-18刘汉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0期

刘汉君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法:回顾性分析辽阳市中心医院5年内收治的10例口腔黏膜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0.5~5.0年,获访的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1例部分癌变,1例恶变为原位癌;6例未复发,4例复发,其中1例3次复发。本组病例统计结果为恶变率20%,复发率40%。结论: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具有高复发率恶变倾向两个重要特点,选择相应的手术术式及激光、放射、化学药物、中医等辅助治疗方法,争取达到对于该患者、该病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此病的特殊性,应作长期的随访。

[关键词]乳头状瘤;内翻性;恶变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53-01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的良性肿物,好发于鼻腔鼻窦、膀胱,偶发中耳、食管等处,好发于男性,年龄50~60岁多见;一般呈无痛性、缓慢生长,肿瘤为黏膜表面的不规则性隆起,外观呈灰白色、粉红或暗红色:肿瘤表面呈粗糙的颗粒状,有时呈光滑的或半透明分叶状;质地脆,中等硬度;肿瘤供血丰富,极易出血。发生于口腔黏膜的IP病例较少,目前国内口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相关的报道也很少。本文针对辽阳市中心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例口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手术及预后等情况,并回顾性分析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性4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2:3;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0.8岁,6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60%。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肿物均为单发,可累及多处黏膜,其中发生于上颌牙龈及腭部的病损3例;下颌牙龈5例,其中严重波及颊黏膜1例;唇黏膜2例。5例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3例患者因咀嚼或出血坏死等原因造成溃疡感染而就诊,2例患者因肿物较大,影响进食及发音。

1.2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的治疗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例恶变及复发的病例,术后采用放疗。手术采用传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并使用电刀彻底切除肿物及烧灼创面。术式均采用扩大切除术,常规标准是在肿瘤边缘至少大于0.5~1.0 cm处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因病变侵袭性强,切除深度大于黏膜层、黏膜下层,深至肌层;拔除受累牙龈对应牙齿;对于已经侵犯骨组织的,磨除受累骨皮质,并在允许范围内矩形去骨。发生在上颌牙龈病例,切除范围较小者作腭部松弛切口拉拢缝合或邻近黏骨膜瓣覆盖创面;缺损较大者使用碘仿纱布覆盖创面。对于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严重的,采用局部旋转瓣、游离皮瓣或肌皮瓣(颏下动脉岛状瓣、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游离肌皮瓣等)修补组织缺损,以减小美容损害和功能障碍。

2结果

手术后随访0.5~5.0年,获访的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1例部分癌变,1例恶变为原位癌;6例未复发,4例复发,其中1例3次复发。本组病例统计结果恶变率为20%,复发率为40%。

3讨论

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理学诊断被定性为良性肿瘤,但却表现为破坏性、侵蚀性生长,对周围组织造成极大损害,具有易复发和潜在癌变倾向的显著特征,因此很多学者对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定性结果表示怀疑,探讨其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一直是临床及病理医师关注的焦点。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阶段的研究发现IP的发生与病毒、基因、免疫及炎症各因素都有相关性,并形成了各种观点及学说。IP的临床特点是具有侵袭性、无限生长能力,可破坏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具有高复发率、恶变倾向两个重要特点。Han等报道IP复发率高达28%~74%以及有近5%~15%的恶变可能,复发多在术后2年内,但亦有长达20年者,复发10~20次者也不乏报道。IP的病理学表现为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并向黏膜基质中内翻性长人,形成分枝状隐窝和成簇的细胞巢;瘤细胞层次紊乱,排列紧密,大小一致,基底膜完整,形态正常;局灶细胞非典型性变化明显,核大、深染、异形性明显。内蕊和周围为富含毛细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弥散性浸润。由于IP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只能依靠术中冰冻病例及术后病理确诊。多年的研究和经验表明,来诊病例若疑似时,多主张先进行活检,同时予以CT扫描及内窥镜等辅助检查,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及范围和有无骨质破坏等特征。根据结果选择相应的手术术式及激光、放射、化学药物、中医等辅助治疗方法,争取达到对于该患者、该病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此病的特殊性,应作长期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