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
2009-09-18刘玉荣阳荣根满
刘 玉 荣 阳 荣根满
[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本院住院确诊42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基本治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3例。结论:尽快作CT/MRI或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分水岭脑梗死;颈动脉狭窄;防治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45-02
脑分水岭梗死(CWI)是由相邻的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所致,也称边缘带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CWI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4~81岁,平均64.5岁,降压过快过低发病者4例,腹泻后发病3例,心衰发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病6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合并TIA病史9例,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1.2临床表现
肢体轻偏瘫8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视野缺损5例,C-erstman综合征6例,意识障碍2例,假性球麻痹3例,失语6例,头昏头痛7例。
1.3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做了CT扫描,30例做了MRI扫描,皮层前型6例,皮质后型8例,皮质下型26例,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例,腔隙性梗死8例,脑白质疏松6例。皮质梗死多呈楔形,底面朝外,尖端向内,皮层下梗死灶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呈串珠型或索条状前后分布,皮质下型发生率61.9%(26/42),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闭塞占4例,重度狭窄(>70%)占28例,中度狭窄8例,轻度2例。
1.4治疗方法
在针对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如抗心律失常、补液、控制血糖、纠正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给予降纤、祛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抗凝等治疗。
2结果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3例,其中死于原发病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继发脑干梗死1例。
3讨论
3.1临床表现与分型
脑分水岭梗死因梗死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分三型:①皮质前型,见大脑前、中动脉分水岭脑梗死,多在额顶交界区,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强握反射,运动性失语,局灶性癫痫。②皮质后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的边缘带,分布在顶枕颞交界区,表现象限盲。偏盲,记忆力减退或Gerstman综合征,无偏瘫或偏瘫轻。③皮质下型,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交界区,多在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外囊与基底节区,呈串珠,链状,索条状,表现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
3.2病因与发病机制
CWI的病因有多种观点,各作用机制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存在,彼此之间互相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一般认为体循环低血压,低血容量,颈动脉阻塞,微栓塞,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后循环解剖变异是主要原因,其中以前三项为主。
3.2.1最常见的原因为体循环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大脑对缺氧最敏感,特别是原有动脉硬化已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老年人。一旦血压降低易发生CWI。健康人的平均动脉压为60~150 mmHg时,可通过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使脑血流维持在一稳定水平,但是<60 mmHg时,自动调节机制丧失,影响脑灌注甚至脑缺血缺氧,脑细胞对低氧耐受性降低,一旦发生可引起脑细胞功能的损害,高血压患者降压过急过快,较平时降低>30%,可引起脑血流量的减少。本组降压过快过低发病6例,腹泻后发病3例,说明CWI与低血压低血容量有关。
3.2.2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也是重要原因。影像学研究表明,在严重的颈内动脉疾病中,CWI的发生率为19%~64%。当颈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减少50%以上时,血管远端压力易受影响,脑灌注压下降时,相应的侧支循环发挥代偿作用,当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通过Wills环从对侧代偿,当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通过大脑前和后动脉的皮层软脑膜动脉代偿,但这种代偿在主要动脉供血区得到供血时,不能满足动脉末梢吻合区的代谢需要,合并低血压和低血容量时,易发生CWI。本组颈动脉重度狭窄占28例,闭塞4例。
3.2.3微栓子学说。微栓子包括血小板栓子,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附壁血栓,脂肪栓子。癌瘤栓子,脑灌注压下降,可改变脑血流的方向和速度,易使微栓子到达动脉分支末端,血流淤滞,又不易使微栓子被冲刷走,从而发生CWI。
3.2.4其他原因。如后循环解剖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