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S.Kaplan学术成果述略
2009-09-16丁友刚姚姿
丁友刚 姚 姿
2006年5月31日,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一场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纪念Robert S. Kaplan在会计研究领域,尤其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杰出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Kaplan无疑是全世界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他似乎始终能够站在管理会计学的最前沿和制高点,带领大家思考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
Kaplan在1968年从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获得运营研究博士学位(Ph.D. in Operations Research)之前,在M.I.T分别获得了电子工程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的学士学位(B.S.)和硕士学位(M.S.)。1968年,他博士毕业后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开始其学术生涯,并于1977年至1983年担任商学院院长职务。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他度过了第一个阶段即16年的学术生涯。在1968—1983年的16年时间里,Kaplan在The Accounting Review(8篇),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8篇),Management Science等各类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
在这个阶段,他不仅成果丰硕,而且研究主题非常广泛,既包括诸如权益联合法和购买法、固定资产折旧模型、通货膨胀会计等这样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研究主题,也包括诸如审计抽样等审计方面的主题,还包括诸如制造费用分配、成本差异分析等成本会计研究主题;贷款分类决策、债券信用评级等财务分析主题;作业分析、激励控制等管理会计主题以及诸如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等会计研究方法方面的主题。其中在The Accounting Review上发表的“Measuring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 New Challenge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83)和“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1984)这两篇论文影响最为深远,鼓舞了新一代的管理会计研究者,并掀起了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浪潮。大量的高档次学术论文及其广泛的研究主题体现了Kaplan对会计学术研究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
1984年,他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名教授。哈佛商学院创新和务实的氛围为Kaplan的研究转型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哈佛商学院注重创新与案例研究的教学理念给Kaplan提供了思想创造的动力和激励。
进入哈佛之后,Kaplan的研究方向集中到管理会计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案例研究。1987 年,他和
H. Thomas Johnson合著了Relevance Lost: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本书对管理会计的两个主要内容——成本管理系统和业绩管理系统自19世纪初的兴起至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也对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的衰落进行了反思,指出了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会计的两大问题是:成本管理系统不能提供准确的生产成本,业绩管理系统仅仅局限于月度损益报表的短期视野。在对历史和现实批判的基础上,Kaplan开始了他在这两个方面开拓性的研究。在成本管理系统方面,他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在业绩管理系统方面,他提出并系统发展了他的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Relevance Lost: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Kaplan系统开展管理会计创新研究的宣言。该著作于2007年被美国会计学会(AAA)授予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Accounting Literature Award。
自1984年以来,Kaplan共发表了69篇各类论文。这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的不同之处有两点:第一,69篇论文中有65篇是以管理会计为研究主题的,其中:以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为主题的文章14篇,以作业成本法(ABC)、作业成本管理(ABM)以及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为主题的成本管理系统研究文章18篇,以平衡记分卡(BSC)为主题的业绩管理系统研究文章33 篇。第二,以思想性和应用性研究为主,学术研究为辅。这个阶段,他的文章主要发表在比较注重思想创新的Havard Business Review(17篇)以及一些应用性很强的非纯学术类杂志上,比如Strategic Finance,Strategy and Leadership,Financial Executive等杂志上。在纯学术类杂志上,只有1984年在The Accounting Review发表了1篇文章,其余的学术文章则是发表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学术杂志上,如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Management Accounting和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除了发表这些文章之外,Kaplan还在成本管理系统和业绩管理系统方面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在成本管理系统方面,他围绕ABC和ABM出版了四本专著:
1.《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Moving from Analysis to Action. Montvale, N.J.: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1992)。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 Robin Cooper, Larry Maisel, Eileen Morrissey和Ronald M. Oehm。该书获得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分会1993年Notable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Literature Award。
2.《理解成本》(Understanding Costs.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这本书的作者是William J. Bruns Jr., Robert S. Kaplan, Robin Cooper, Arthur Schleifer和Donella M. Rapier。
3.《成本与效益:运用整合的成本系统驱动盈利能力和业绩》(Cost and Effect: Using Integrated Cost Systems to Drive Profi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Robin Cooper。这本书的中文版于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张初愚。
4.《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通往高利润更简单更有效的路径》(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 Simpler and More Powerful Path to Higher Profit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7)。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Steven R. Anderson。
在业绩管理系统方面,他出版了以下四本著作:
1.《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 David P. Norton。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22种文字。鉴于这本书对实务所产生的影响,200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授予这本书Wildman Medal。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分会授予这本书the Notable Contributions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Literature Award。此外还获得了来自Financial Times等其他组织的多项奖励。这本书的中文版2004年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刘俊勇和孙薇。
2.《战略中心型组织:如何利用平衡记分卡使企业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繁荣》(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这本书被Cap Gemini Ernst & Young授予了2000年度世界最佳商业图书称号。该书的中文版2004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周大勇和王建军等人。
3.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Strategy Maps: Converting Intangible Assets into Tangible Outcom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2004)。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这本书被Strategy & Business杂志和亚马逊图书网授予2004年度十佳商业图书称号。该书的中文版2004年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刘俊勇和孙薇。
4.《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 (Alignment: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Create Corporate Synergi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6)。这本书的作者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这本书的中文版200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译者是博意门咨询公司。
2008年开始,他开始了对企业战略与运营系统的综合思考,出版了两本著作:
1.《卓越执行:联系经营战略,建立竞争优势》(The Ex-
ecution Premium: Linking Strategy to Operation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8)。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在《战略中心型组织》这一著作所取得的突破的基础上,作者描述了一个让公司从战略中获益的多级系统,包括如何制定、计划、实施、检验并调整战略。通过广泛而详细的案例研究,系统地展示了实现战略财务目标的过程。
2.《控制管理系统》(Master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8)。这本书的作者是Robert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在一个闭环管理系统中将公司战略和运营过程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有效的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
同时,Kaplan还围绕成本管理系统和业绩管理系统编写了50个哈佛商学院经典教学案例及相关的教学笔记。在成本管理系统方面,他编写了诸如案例Kanthal(HBS Case 190-002)。这个案例第一次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顾客盈利能力分析。案例John Deere Component Works(A)(HBS Case 187-107),(B)(HBS Case 187-108 )第一次使用了作业成本法这个术语。此外,在成本管理系统方面,他还编写了诸如Classic Pen Company(HBS Case 198-117),The
Co-operative Bank (HBS Case 195-196)等经典案例。在业绩管理系统方面,他编写了诸如Mobil USM&R (A)(HBS Case 197-025)、(A1)(HBS Case 197-120)、(A2)(HBS Case 197-121)、(B)(HBS Case 197-026)、(C)(HBS Case 197-027)和(D)(HBS Case 197-028)等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中,有不少或编进教材,或汇集成书,惠及世界。
为了推广Kaplan在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出版了Robert S. Kaplan Serie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套丛书包括四本,其中有Kaplan参与编写的有如下三本:
1.《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教程与案例》(Design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text and cases)。该书作者是Robin Cooper和Robert S. Kaplan,最近的版本是1999年出版的第二版。这本书第二版的中文版《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教程与案例》2003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王立彦教授等人。
2.《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这本书的作者是Anthony A. Atkinson, Rajiv D. Banker, Robert S. Kaplan和Mark S. Young,分别于1995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7年出版了5版。这本书是Kaplan管理会计系列丛书中更新最为及时的一本书,同时也是Kaplan本人向别人推荐的一本教材。其中文第三版《管理会计》200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王立彦教授等人;中文版第四版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丁瑞玲等人。英文第三版于2001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英文第五版200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3.《高级管理会计》(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这本书分别于1982年、1989年和1998年出版了3版。这本书的英文版第三版于199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中文版第三版1999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是吕长江教授等人。尽管这本案例教程对于研究生教学非常有用,但是遗憾的是,出版社方面一直没有向作者提出新版修订计划。
这些大量的论文、著作、案例中所蕴含的管理会计思想和方法普遍受到管理会计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重视。Kaplan对当今世界管理会计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成果也给他带来了崇高的学术荣誉。其中包括:
1988年,他获得美国会计学会(AAA)杰出“会计教育者奖”;
1994年,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授予他“会计职业杰出贡献奖”;
200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根据其对实务与学术的贡献,授予其“杰出服务奖”;
2002年和2003年,埃森哲公司战略变革研究院(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将其列入管理领域的前50位(“Top 50”)思想者和作者;
2004年12月,他获得意大利电信集团授予的“商业和经济思想领导者奖”;
2005年,《金融时报》将其列为前25位(top 25)“企业思想者”;
2006年,Kaplan入选“会计名人堂(the Accounting Hall of Fame)”,同时获得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分会“终生贡献奖”。
2008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根据其对管理会计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授予其“终生贡献奖”。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点,人的一生要能够做到对社会有贡献,对历史有贡献,必须要做到“立德、立行、立言”。Kaplan不仅投身学校教育,潜心学术研究,勤于著书立说,而且还身体力行,积极从事企业培训、商业咨询以及担任多家公司董事职务。在其众多的个人荣誉中不乏思想者、领导者、教育者、杰出贡献这样的称号。这些荣誉反映了Kaplan在立言、立行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学术品德。●
【编后记】本期封面专题隆重介绍了Robert S. Kaplan(1940- )40多年学术生涯中的主要学术成果,尤其是他在成本管理系统以及业绩管理系统方面代表性的著作、案例和教材。同时对他的这些主要成果在我国国内的出版发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同仁们提供一份便于查阅的案头资料。本刊将陆续推出暨南大学丁友刚及姚姿翻译的Kaplan和Norton系列访谈,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