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的高稿费

2009-09-15李开周

百家讲坛 2009年15期
关键词:撰稿人司马相如皇甫

李开周

关于古人稿费,顾炎武先生列过一个清单:司马相如给陈阿娇写《长门赋》,600个字,得铜100斤,杜牧给韦丹写《韦公遗爱碑》,500个字,得绢300匹;韩愈给韩宏写《平淮西碑》,1500个字,得绢500匹;皇甫涅给裴度写《福先寺碑》,3000个字,得绢18000匹,白居易给元稹写《河南元公墓志铭》,1400个字,得铜钱70万;杨大年给寇准草拟委任状,里面有一句话写得好,虽只有8个字,寇准额外付银200两。

如果对汉、唐、宋物价有所了解,并从购买力角度换算的话,您会发现稿费最高的猛人是皇甫湜,这人一个字6匹绢,折合人民币2340元,稿费最低的衰人则是司马相如,一个字43克铜,折合人民币一块五。其他几位的稿费标准,大致介于一个字16元到1200元之间。

司马相如一个字一块五,放到今天也绝对不能说是衰人,因为韩寒办杂志征稿,一个字只有一到两块钱,就被媒体炒到了天上,号称是“惊人稿酬”了。

幸好史书上记载的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全貌。宋朝有一哥们儿叫方回,给人写序,平均每100个字只有5文钱的稿酬,按当时物价,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挣的钱刚够吃饭。明朝艺术家徐渭在杭州一衙门当师爷,替领导写过一篇只有600字的《镇海楼记》,领导谢他纹银220两,按当时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个字136元,比海岩和王朔还牛。可是阅读徐渭的日记后发现,他成名之后依然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请不起保姆,因为,一个字136元的机会只有那么一回。

古代作者拿高稿费的机会并不多见,只要有高稿费的机会出现,那竞争就变得很激烈。如唐朝后期,“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这情形像极了韩寒发出征稿帖后,几十万作者蜂拥而至,纷纷往他邮箱里砸稿。在这个低稿费时代,韩寒希望能用较高的稿费改善一下撰稿人的生活,愿望是好的,但不管将来他的杂志有多火,撰稿人的生活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能拿到高稿费的作者永远只能是一小撮,即便韩寒每月发行一期,每期让一个作者写5000字,那稿费最多也就一万元而已。

编辑石用伶

猜你喜欢

撰稿人司马相如皇甫
How to Sell Yourself如何推销自我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小城无名医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向导》周报的编辑出版与当代启示
撰稿人
乾坤大挪移
孤岛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