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2009-09-15官蕊郑刚
官 蕊 郑 刚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的天然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这里爆发的战争已数度将我国卷入。朝鲜半岛近在咫尺的军事对峙是我国不管愿意与否都无法绕开的问题,久拖不决的朝核问题又恶化了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一、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以其拍摄的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在平壤以北约80公里的宁边地区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必须要对其实行检查。而朝鲜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从此,美朝之间围绕朝核问题的矛盾与斗争时起时伏,日趋尖锐。1993年3月,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半岛第一次核危机全面爆发。经过双方的磋商和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大力斡旋,美朝在日内瓦举行高级会谈。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得以和平解决。2002年10月,朝核危机再起并持续至今。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6年7月5日,朝鲜试射了多枚导弹,10月9日又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朝核危机再度激化以来,为了稳定地区形势,防止朝美矛盾继续恶化,以中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不懈努力,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终于使争端走上了对话的轨道,形成了解决朝鲜核问题相对稳定的国际机制——北京六方会谈。
自2003年8月27日朝、美、韩、中、俄、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六方会谈”至今,“六方会谈”已经进行了六轮,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朝核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第二轮“六方会谈”发表了第一份书面文件《第二轮六方会谈主席声明》;第四轮“六方会谈”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阶段性成果,各方一致同意通过了具有实质内容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达成了六项共识;第五轮“六方会谈” 通过了包括以最终废弃为目标,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为内容的《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共同文件;第六轮“六方会谈” 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
但时至今日,“六方会谈”落实第二阶段行动仍难以顺利进行,并且朝鲜已于2009年4月宣布退出六方会谈,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二、朝核问题当前主要分歧
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但主要的利益关切和矛盾集聚于当事双方美国和朝鲜,两国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根本分歧,其立场差距很难拉近。随着六方会谈一步步由表及里,朝美双方为维护各自的核心利益,谈判更加艰难。而且,朝鲜核问题的解决涉及六方战略利益,朝鲜弃核行动与其他行动互有关联,相伴而行,缺一不可,而当前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分别在“验证”、“绑架”、“补偿”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其中最大、最明显的分歧在核验证方法上。
朝鲜认为,根据六方会谈协议规定,核申报的验证方法限定为考察现场、确认文件以及与技术人员交谈,认为“除了这一书面协议外,其他任何要求都是侵犯主权的‘抄家行为”。而美国则认为,朝鲜方面在希尔2008年10月访朝时“同意核查人员从朝核设施中取样并带离朝鲜,以便对朝鲜核申报情况进行验证”。且美、日、韩三方均表示,采集核物质样品是验证的核心,验证协议中应该包含采集样品的字句。落实承诺的进程目前就“卡”在验证程序是否包含从朝鲜核设施取样的问题上。同时,日本方面以其最关切的“绑架”问题没有取得进展为由,拒绝向朝鲜提供相当于20万吨重油的能源援助,而朝鲜则声称“让日本离开六方会谈”。而随着李明博对朝政策的调整,朝韩关系也逐渐走入低谷。2008年12月1日,朝鲜实施“中断开城旅游、中止朝韩货运列车运行”等5项措施,两国政府多渠道对话全部中断。
进入2009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1月30日,朝鲜发表声明,单方面宣布南北双方的所有军事、政治协议全部无效;2月1日,朝鲜发出警告,朝韩的紧张关系可能引发“一场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甚至战争”;2月24日,朝鲜宣布准备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讯卫星,但韩美日等国则认为朝鲜其实是要准备试射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警告一旦发射就将拦截;3月9日至20日,美韩在韩国境内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事演习,上万名美韩士兵一下子推进到“三八线”附近;4月5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一枚通讯卫星,美国则认定是导弹。1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主席声明对此表示“谴责”,14日,朝鲜发表声明“谴责和反对”这一主席声明,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5月25日,朝鲜又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5月26日,韩国宣布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随后朝鲜宣布退出半岛停战机制。
目前,中国仍在不懈地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努力,美国和韩国、日本也都不愿意朝鲜半岛局势长期恶化下去,而朝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灵活的可能性的。六方会谈仍是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之道。
三、朝核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我国与朝鲜有着1134公里的边界线,无论是从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的角度看,朝核问题作为困扰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核心问题,对我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朝鲜为维护国家生存,在未来美朝军事冲突中很可能使用核武器,由此造成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必将冲击我国东北地区。即使没有战争发生,由于技术以及缺乏适当核试验场合等原因,也可能出现核泄漏,从而导致大面积核污染的发生。例如5月25日的地下核试验,距离我国边境仅几十公里。如果以谈判方式解决核问题无望,美国则很可能对朝发动“先发制人”式的打击或加大对朝制裁、施压的力度,这同样会出现难民潮冲击我国的情况。上述威胁一旦成为现实,将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造成极大破坏和深远的不良影响。
从传统安全方面看,朝鲜半岛是我国东北地区天然的地缘安全保障,是我国周边比较稳定的地区,概括起来就是“两无”,无现实的军事压力,无严重的军事对峙。近年来,美国的军事部署重心已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对中国形成了包围之势。朝核问题对我国的影响在于,如果美朝因核问题发生战争,我国将陷入两难境地。不出手援助,朝鲜很可能遭受灭国之灾,而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利益,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出手援助,不论结果如何,都将使中美关系处于全面对抗状态,从而严重恶化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外部环境,使海峡两岸的统一更加遥遥无期。
此外,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又将成为日本发展军事力量、走向军事大国的借口和动力。近几年来,日本借所谓的朝鲜威胁不断推进其军事力量和战略调整。如果日本以朝鲜核武器威胁其安全为借口,推行自己的核武器计划,必然极大地影响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威胁。
正因为如此,我国自朝鲜核危机发生以来,一直坚决主张维护半岛的无核化,主张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核问题,保障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