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皮肤中国女孩的遭遇谈起
2009-09-15
周鸿军
从黑皮肤中国女孩的遭遇谈起
最近一位黑皮肤的中国女孩在网络上遭到无情的谩骂和攻击。起因是这位名为娄婧的女孩在参加选秀活动时,其母透露女儿是20年前她和一名非洲裔美国人发生婚外情后生下的。娄婧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一个英国小男孩安德鲁的故事。
15年前,我住在伦敦西北区,靠近著名的哈罗公学。我的邻居保罗第一次介绍他妹妹丽莎时,称她为“Miss”,言下之意未婚。可就在第二周的周末庭院野餐时,丽莎带来一个具有东南亚人肤色的小男孩,并说这是她的儿子安德鲁。原来丽莎曾认识一个作为准难民来英国申请福利的尼日利亚“绅士”。两人相爱三个月就有了小安德鲁。老安德鲁却一走了之。不过,小安德鲁好像从未因为不同的肤色而感到难受,他还自豪地告诉我:“看!我的肤色就是我父亲飞行时留下的。”在安德鲁的周围,没人觉得这个黑不溜秋的孩子是个异类,也没人觉得非婚生下的孩子有什么不对。后来他们搬到伦敦东南区,据说安德鲁长大后考进了皇家空军学校。
英国有句俗话,“你的行为比你的肤色更值得信赖”。 在英国受教育人群中,判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要看他的行为和修养,而不是他的肤色和出身背景。 西方社会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理念和多元生活方式具有相当高的包容性,而对新奇的人和事,习惯从人性本身的普世价值、文化层面来评判。
如今,全球化加快了各个种族间的融合。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及非洲也有一些中欧、中非混血儿,这些孩子的父亲是中国商人或打工者,孩子出生后父亲往往就失踪或长期杳无音讯。伴随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也将越来越频繁,中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娄婧”。
娄婧母亲的问题已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打着爱情旗号,喜欢猎奇异国罗曼蒂克情调的男人才是罪魁祸首,而孩子和妇女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孩子是真正的受害者。而对“娄婧们”的宽容和理解,考量着中国大国文化的跨度与气度,更显示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的文化底蕴。尽管中国已跻身于大国行列,但与此匹配的国民心态、宽容心以及大国文化的多元化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培养和发展。▲ (作者是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