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财经》
2009-09-15金晶张晶
文 / 金晶 张晶
谁的《财经》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评价《财经》杂志时说,“它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奇迹。”现在,这个奇迹正在坍塌。
胡舒立在2009《财经》年会上
很难想象胡舒立会离开《财经》杂志,11年时间,胡舒立与《财经》这两个名字,至少在传媒业内,完全联系在一起。
现在,胡舒立可能就要离开了。
这位56岁、具有鲜明轮廓和传奇色彩的中国媒体人决定离开她一手创办的《财经》—一本纪录中国经济与体制变革、以揭露式报道闻名而树立独一无二媒体形象的杂志,它拥有令人尊重的地位。借助这本杂志的影响力,胡在2001年入选《商业周刊》50位“亚洲之星”,当时,她在证券界被称为是“中国最危险的一个女人”。
11月16日—一个目前无法确认的信息说,这将是计划中胡舒立新杂志的创刊日期。在地处北京东部CBD繁华区域的温特莱中心,走出15层的电梯,写字楼进门处阿里巴巴和雅虎的标志仍在,这家公司几个月前搬往了别处。很快,这里将回荡胡舒立的声音。
可以确认的说法是,胡与她的老板王波明在《财经》杂志未来发展的策略上产生分歧,胡更希望借网络这一新的媒介载体扩张《财经》的版图和影响力,从而希望《财经》杂志赚来的钱以及更多的资源应该更多投放在财经网上;王波明则更希望《财经》杂志更多做商业和金融方面的内容,杂志带来的利润更多的是为财讯传媒下的媒体布局输血。11年前,王波明请来胡舒立共同创办了这本杂志。
高层换帅
9月25日,《财经》杂志社总经理吴传晖第一个正式递交辞呈,随后,一种言之凿凿的说法称,经营团队共六十几人已经决意离开,这意味着杂志社的广告、市场和发行等部门只剩下1/3的人。更坏的是,一个月内,《财经》杂志的大部分采编团队成员可能同样选择离职,留给泛利大厦19层人去楼空的尴尬。这种猜想并非捕风捉影,许多编辑记者已经开始打点行囊,其中一位记者甚至已在为新杂志预约对新浪CEO曹国伟的专访。
与胡舒立为财经网苦苦寻找更多发展空间不同,曹国伟正享受着一段美好时光,忐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所带领的新浪管理层宣布通过MBO(管理层收购)方式收购新浪9.4%股份,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曹国伟说,想了很久,自己终于下了一个决心,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
能不能左右自己苦心经营的行业内已经称得上是最成功的公司的前途,被收购,或者根本就没有权力去安排未来的发展—曹国伟和胡舒立碰到的是同样一个问题。只是曹在现有的新浪的公司结构中,找到了让自己和管理层更好地控制事业方向的办法;胡舒立则希望在一个新企业中解决掉这个问题,哪怕离开这个一手创办的最成功的媒体。
“本质上,胡舒立带领团队出走,是内容创始人无法分享财经媒体事业发展红利的必然结果。”仲伟志这么评价《财经》这次的人事震荡。仲为了得到他“所想要的空间”,刚刚辞去《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的职务,准备创办一份叫《商业地理》的杂志。
他的创业与《财经》动荡几乎同时发生,与胡舒立一样,他希望得到的同样是左右事业的能力,当然,还有他提到的事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经济观察报》很难为仲伟志提供让他满意的空间,王波明似乎也很难满足胡舒立的要求。
困在笼子里的野心
王波明是高干子弟,1980年代最早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曾帮助了中国证券市场体制的建立。他在1998年决定办一份杂志,找到了胡舒立。
胡舒立与他年纪相仿,当时已经是中国著名的记者,聪明勤奋、雷厉风行。她对王波明说:你要给我足够的采编预算,并且,绝不干涉我的编辑部。王波明没有退缩。
这次机会让胡舒立真正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财经》也被她烙上了深刻的个人印记,这本杂志与她一样喜欢锋芒毕露、挑战权势。从揭露“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陷阱”,从关于SARS的系列报道再到“谁的鲁能”,《财经》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有一次,胡舒立谈到了一个成功媒体的发展逻辑:充分的投入、有质量的内容、有效率的经营和可预期的稳定发展。2008年,《财经》创造的收入超过了一亿元,商业世界里的人们学会了对它的惧怕和尊重,它成为中国最有盈利能力的财经媒体之一。
但对于胡舒立来说,有更多的理想和野心需要实现。她希望为自己的管理团队找到控制权,但这却并不容易。香港商界巨子李泽楷也许可以帮助她。
7月份的《纽约客》关于胡舒立的报道《禁区》里称有一个并未公开的计划:胡舒立将以道琼斯和彭博社为目标,与李泽楷合作成立一个英文通讯社。去年,《财经》成立十周年时,中、英文的“财经网”正式推出,据说胡舒立最终的想法就是把财经网站发展成一个真正的通讯社。
王波明没法同意这一点,或者说,他没法被说服。他是另一个理想的设计师。
作为《财经》的主办方,“联办”(即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的前身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这个简称延续至今)是个听起来名字古怪的机构,王波明是它的创始人和总干事。联办系下拥有和讯网和香港上市公司财讯传媒。
在财讯传媒,董事局主席王波明谋划着一个平面杂志全产品线的阵容,试图快速地拓展产品组合,但同时必须承担巨大的经营投入。
面对胡舒立和《财经》的抱负时,王波明已经没有太多时间。2009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的财报并不理想,集团收入1.16亿港元,下跌21%,《财经》单独为其贡献的收入是5410万港元,而整体来讲,公司半年的亏损额是4100万港元。
向左走 向右走
当胡舒立和王波明站在一起的时候,双方在战略上曾达成共识和默契—王波明提供资金,胡舒立掌握采编主导权。在采编和经营间竖起的这道墙保持至今,胡舒立的团队每年得到固定的预算,但公司的广告经营收入则与其无关。
他们两人各自定位和立场间的微妙演变为严重的矛盾。胡舒立对《财经》本身的发展有着自己更大的理想,为此她需要更多的支持,但王波明无法作出积极的回应。一些消息表明,双方曾一同寻求解决办法。李泽楷与《财经》合资的消息是其中之一,还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中信集团也曾经参与其中,联办原本同意退居为小股东,《财经》的管理层有机会上升为第二股东,但最终谈判没有结果。
王波明试图一步步将自己的平媒王国建立起来,但在资金方面却遭遇无奈。一位前《财经》市场部员工说,集团对使用资金的审批流程长得吓人,一次巡展活动,市场总监就被要求对新增订户数量立下军令状。《财经》的编辑记者们对于自己的收入水平常常表示出不满。
王波明也并非对这种局面毫无准备,对于一个对证券市场了解深刻的人来说,他很早就做出了让公司上市的努力。2001年1月,王波明、戴小京、章知方等15人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新公司,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缓慢的操作,财讯传媒实现了在香港联交所的借壳上市—非IPO的方式并不能帮助王波明融资,股价成了他的希望。
10月15日,财讯传媒的股价跌落到可怜的0.2港元以下。这一天,公司正式公告了吴传晖离任的消息,同时显示她减持手中所有350万股财讯传媒股票。许多年来,传统媒体概念的财讯传媒难以在香港股市获得很好的市盈率,最近3年最好的时候股价曾到过0.5港元左右。对于包括主编胡舒立在内的《财经》管理层来说,股权激励几乎等于一张白纸。
传闻中,胡舒立未来的新杂志将被叫做《财经新闻周刊》,它极有可能是一本周刊。投资人有在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极有影响力的方风雷旗下的厚朴基金,以及小超人李泽楷的财团,幕后合作方还包括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它将为杂志解决注册问题,一位资深媒体人已经在Twitter上公布了这个消息,胡舒立并没有否认。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7 邮箱:lvyixinpeiji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