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夜超过王传福硬气许家印荣登富豪榜首

2009-09-15黄秋丽

博客天下 2009年23期
关键词:恒大上市

■文/黄秋丽

一夜超过王传福硬气许家印荣登富豪榜首

■文/黄秋丽

你看看邓亚萍打乒乓球的表情,就能了解许家印的精神状态。

新闻提示

11月5日,恒大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随后逆市大涨,按总股本150亿股计算,收盘价4.7港元,总市值为705亿港元,成为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共持股68.01%,身家达479.4亿港元(约合422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之前福布斯富豪榜榜单或者胡润百富榜中排名最高的比亚迪王传福,登上中国富豪榜榜首。

新科首富

这一晚,许家印的确很High。

11月5日,香港湾仔香格里拉酒店的5楼,奢华、壮观的50桌恒大地产上市庆祝晚宴。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身旁可谓是冠盖云集,包括香港富豪郑裕彤、刘銮雄等,以及多位知名投行的高管,还有现任广州恒大女排总教练郎平的身影。从晚上7点开始,许被一波一波的敬酒者簇拥着,干邑之王路易十三被他当作啤酒一杯杯下肚。

自首度IPO未果以来,历时一年半,许家印和他的恒大地产终于翻过了最沉重的一页。恒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其公开发售部分股权获得了46倍超额认购,挂牌当日4.7港元的收盘价更是较招股价上涨了35%。

这可以被视为一个胜利大逃亡的结局:按收盘价计,恒大以705亿港元市值成为中国当下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战略投资者不但成功解套,账面资产还暴涨数倍;许氏夫妇则凭着持股68%将480亿港元收入囊中,成功刷新中国首富榜单。

硬币也有另一面。众所周知,恒大的发行价较资产净值打了三成九至五成四的折扣,融资规模则从总股本的15%缩减至10.8%。许家印也不得不承认“卖得便宜,心疼”。自2008年3月恒大暂停上市以来,许家印所受到的质疑和批评犹在耳旁。楼市低迷时期,许多人甚至断定恒大“必死无疑”。

在充满变数的2009年,恒大要复制2007年碧桂园、SOHO中国等溢价上市的风光已是奢望。然而,较之因认购不足暂停上市的卓越地产,以及发售29%股本融资78.85亿港元的恒盛地产、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宝龙地产等同期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恒大仍是一个亮点,仅仅发售了10.8%的股份,却融资65亿港元。侥幸藏在了许脸上的笑容里。

“恒大上市完全是为了上而上。许家印是为了兑现对资本的承诺,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融资。”一位匿名的投行人士分析,“但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融资平台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无论如何恒大是赢家。”

“恒大的成败,系于许家印一身。他不按常规出牌的思维方式,大开大阖的操作手法,决绝、强硬的手段,成就了今天的恒大。”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他与投行们在资本迷局中的博弈,他在金融危机下的自救,在这条幽暗狭窄的隧道中经历的惊涛骇浪已成为他心中沉默的石头,不为人知晓。但显而易见,恒大这架高速奔跑的列车,方向盘一直牢牢掌握在他手中。这种超乎常人、力挽狂澜的控制力和意志力,已经成了新首富的“名片”。

许氏的红海战略

恒大从无到有的疾速发展,乃至今日的上市,全赖对红海战略的坚定执行。许家印是一个坚定的红海战略信奉者。他对该战略的解释是,“在需求增长缓慢的市场空间里,紧盯竞争对手、迎难而上,勇敢面对现实,参与竞争”。

恒大1997年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喊出了“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的口号,这一生猛策略一直沿用至今。对于许多同行来说,这一招相当有杀伤力。

选择红海战略有现实的原因。许家印在广东是外乡人,没有任何根基。恒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广州第一块招拍挂出让的土地。那时广州本地房地产公司都是通过协议和关系拿地的,只有没有根基的公司才会选择招拍挂。

恒大是一家“狼性”十足的公司,虽然起点比较低,但所有人都有拼命的劲头。创业之初,其高管团队经常早上6点下班,9点又接着上班。许家印本人也是工作狂,到现在仍保持着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的习惯,几乎没有休过假。

“他身上有河南人的那股狠劲。你看看邓亚萍打乒乓球的表情,就能了解许家印的精神状态。”一位河南的地产人士说。

2008年3月6日,在恒大上市搁浅当夜,许家印立即组织高管通宵达旦开会,重新安排遍布全国的20多个项目的开发进程。一位恒大内部人士透露,从暂停上市至去年9月,恒大用两三个项目的销售支撑20多个项目的建设,资金缺口高达百亿。

巨大的舆论压力令许家印心力交瘁,但他的举动却出人意料。“5·12”大地震之后,资金链岌岌可危的恒大率先捐出1000万元。后来,许曾唏嘘,当时要掏出1000万元比现在拿出10个亿还要困难。这件事有着典型的许氏风格:大气、果断,而且精明。捐款不仅可以在舆论上帮助恒大减压,还间接向外界传递了恒大“不差钱”的信号。

2008年6月,许家印带着第三次私募的6亿美元回到广州。这一次,他的股份已被稀释至50%,许家印即将丧失公司控制权的说法,坊间广为流传。在当时风声鹤唳的市场环境下,能找到这笔巨额的救命钱并非易事。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许家印在第三次私募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用过一些非常手段。“如果许家印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恒大一旦倒下,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所以,这些投资者不得不追加投资。”

2009年6月,恒大危机已极大程度缓解,许家印通过妻子利用离岸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周大福旗下一家公司,增持恒大地产11%的股份,一举将控股权扩大至难以撼动的67.55%。

外部非议戛然而止。许家印强悍的作风和控制能力可见一斑。

一位业界人士认为:“恒大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如果没有许家印式的非常手段和铁腕作风,这个企业未必能成功。”

恒大有非常严密的计划管理和考核制度,重奖和重罚是恒大管理上的一大特点。“每个月都会公布每个人的业绩,做得好就有奖励,很公平。在恒大没有只上不下的人,所以恒大员工的危机感、动力感很足。”在各种形式的激励下,尽管恒大的工作强度比其它公司大,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工作氛围已经形成。

彻底地激发出员工的“狼性”,正是许家印所乐于看到的,不过这种作风得到的并非都是赞扬。“说得好听是重视目标管理。恒大一贯的作风是只管要结果,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广州某地产公司负责人说,在广州的地产圈子里,“大家对恒大基本上是敬而远之”。

“恒大这样的企业,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即便在成功上市之后,类似评论也没有消失。

“粤系”外乡人

粤系地产大佬都以低调而闻名,但恒大很高调。

“许家印并不是广东人,与那些根基颇深的粤系地产富豪相比,他始终是个异乡的草根。他的高调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他能够从这种方式中获得好处。”一位观察人士说,“恒大2006年销售额不到20亿,这样的地产公司在广州并不少见。而为什么只有恒大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投资者青睐?除了许家印本身的因素,恒大善于炒作自己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公司,许家印更多表现的是他冷静和深沉的一面。“他平日话不多,但常常一语中的。如果开会,他能够一气讲上两三个小时,都是数据、观点和指令。”恒大的一位员工说。

“许家印在珠三角地产圈人缘不算太好,这有他受本地人排挤的因素,也有许自己的因素。”一位广州资深地产人士说。

他举例说,许家印是广东省房地产协会的会长,但是从未亲自参加过房协的会议,每次都是委托手下来参加,引起了很多会员单位的不满。在上市的庆祝晚宴上,广州的地产大佬中只有正在排队上市的星河湾董事局主席黄文仔登门祝贺,“华南五虎”的另外四虎没有一人到场。

许家印还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身份。根据恒大地产网站的介绍,许家印担任着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等8个社会职务。他还是美国西亚拉巴马州大学荣誉博士、管理学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同时还获得了“民营经济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这样的社会身份越多,越发显示出许家印的草根气和江湖气。真正的大佬都是从容、淡定的。”一位观察人士说。1992年,许家印放弃了舞阳钢铁厂的领导职务到深圳闯荡,从最底层的打工仔做到职业经理人,再到1997年创办了恒大。“底层的生活经历和创业经历,可能使许家印对社会身份有一种特别的渴求。”

在恒大上市挂牌仪式上,许家印对着照相机的镜头竖起了大拇指。而在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他变得从容、淡定了吗?

IPO后的许家印一改往日高调,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7 邮箱:lvyixinpeijiu@126.com

猜你喜欢

恒大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恒大集团扶贫
恒大: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向万亿房企进阶
5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