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09-14周瑜弘
周瑜弘
摘要:本文以高职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定义方面并结合当今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职学院大学生寝室文化寝室文化建设
高职学院寝室是集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学习及其它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职学院开展德育建设、陶冶学生情操、在课外进行生活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室一宿舍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大学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在宿舍度过。高职学院文化离不开寝室文化。每个学生都以寝室为基点,因而学生寝室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场所,还是融学习娱乐、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为一体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水平,不仅反映着一个高职学院的校风校纪。而且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保证高职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已成为探讨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附于寝室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寝室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文化。
(一)物质文化
主要指大学生寝室的房屋建设、室内设施、文化设施、文化环境等,是最基本的宿舍成员的自然需要。但这物质并非单纯的实物存在,同时体现了一定的审美意想,是宿舍文化最直观的表现。也可以说它们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文化的外化。
(二)制度文化
主要指寝室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落实情况。它是寝室文化的准则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是整个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宿舍制度文化能起到规范宿舍成员言谈举止、相互交往的作用。
(三)行为文化
主要指宿舍行为主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如寝室成员在学习、娱乐、消遣、人际交往等方面共同的行为特征。这一种共同的行为特征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主体通过长期交往,相互作用,在相互影响中而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便指导着寝室成员的行为,若不遵守这种行为文化,则有可能被视为异类,被寝室其他成员排挤。
(四)核心文化
主要指寝室文化活动中宿舍成员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的过程,而同辈群体则是对这种价值观影响最大的。寝室中朝夕相处的几个人,很易形成相同的价值体系,由此形成寝室核心文化,它既是寝室文化的关键,又是寝室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二、部分高职学院大学生寝室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一)经济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来自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学生,认为既然付了住宿费,寝室就是私人的生活领地,具有严重的排他主义思想。如宿舍关灯由于大家的睡眠时间不同,早休息的学生想关灯便于入睡,而迟睡的学生不习惯太早关灯;一般来说,被吵醒的学生都会生点闷气,容易发脾气。
(二)环境方面
学生寝室的居住格局大都是6-8人间,学校每周寝室的定期检查,使得大学生的寝室卫生还是比较好的。但很多寝室搞卫生只是为了应付每周一次的检查,检查一过寝室卫生状况就非常不尽如人意。
(三)心理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之女。由于娇生惯养,对于集体生活不是很习惯。思考问题或行事一般都以自己为中心,对学校及寝室管理人员有过度的依赖或不信任,对于执行高职学院学生寝室管理的规定一般比较漠然。
(四)行为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把高职学院的集体生活视为对小学至中学阶段由家长、老师全程陪同监管的一种解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子。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牌局。个别学生觉得生活空虚,不是学习,而是几个人团团围坐在桌前,玩着扑克或是下棋等,无限制地笑闹,影响他人,累坏自己。二是吃喝。有的学生买些啤酒小食,对酒当歌,倾诉衷肠,把酒问青天。通常是轮流请客或是碰上生日喜事,聚一聚,乐一乐。难免乐极生悲,个别学生甚至酗酒闹事。三是网络。由于条件所限。不少学生在校外上网,有的甚至夜不归宿,这样既不安全,又影响学习。还有的学生为了方便,宿舍内接人宽带,于是,寝室中的电脑便成为一些学生的“精神家园”。早上上课迟到,上课时呼呼睡,甚至旷课。
(五)人际方面
舍友是大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一群人,因为每天都要接触,所以极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好到穿一条裤子,另一种是表面要好内心厌恶。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同,因此。交友时的选择就会不同。如果两个人彼此欣赏,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关系就越亲密;可是如果两个人关系紧张,那么时间越长反而越使彼此更加厌恶,甚至使寝室人际关系恶化。
(六)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一般注重寝室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和违规等管理,对学生在寝室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关注不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寝室的生活、学习、言谈举止、道德规范作了规定,但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没有真正进入寝室成员的心里。二是高职学院公寓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时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下,由此引发大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
三、高职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让学生参与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寝室管理的目标转化为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使学生不是被动地参加,而是伴随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责任感,站在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热忱地、创造性参与到寝室的文化建设中。
2学生寝室管理部门的老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在生活上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需学生之所需。在管理方面眼勤、嘴勤、腿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辅导员要在情感上感动人、人格上尊重人,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寝室中去,不摆架子,不以势压人。而是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深厚情谊。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彼此谦让,形成一个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有着共同追求的集体。
(二)高职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
1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寝室、进公寓。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美观、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高职学院辅导员要进公寓,深入学生寝室,通过对学生的多接触、多了解,及
时掌握学生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公寓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尽快建立对学生工作的有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解决体制不顺、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等问题,建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等。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寝室管理制度建设,要努力做到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尊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应建立对学生寝室管理的有效监督和保障机制,对寝室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察,并能够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意见和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或修改提供参考。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一是学院党委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学生处、团委、保卫处和总务后勤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寝室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安全防卫,以及寝室中各种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二是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院系党员干部要不定期地走进学生宿舍,与管理员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寝室管理工作,健全寝室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运-作。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使他们真正扎根于寝室管理,以专业的精神和科学的素养研究和探索寝室管理,在管理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竭诚为学生服务。
4加强高职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开展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寝室管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学生寝室管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重视并鼓励高职大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
1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学校、学工队伍、寝室管理人员是核心,寝室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但仅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职能。因此,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他们自觉遵守寝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激发他们共塑具有“文明、上进、创新、和谐”氛围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热情与自觉性。
2加强各寝室室长及学生干部相关知识的教育。一是利用其先进性带动各寝室卫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二是选好寝室长。这样不仅能及时掌握宿舍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而且寝室长与寝室其他成员年龄相仿,在思想上、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寝室长的素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质量。
3开展丰富多彩和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大学生寝室自律委员会或相关社团干部的作用,开展“寝室文化节”篮球赛、象棋赛、“爱心”主题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寝室文化活动,特别应提倡个性化寝室和校园文化。如大学生们为自己的寝室取了具有个性化的名字,贴在寝室的门上,这样大学生能感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自己做主,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积极开展文明寝室、优秀寝室评比活动。为了使学生寝室成为整洁、舒适、美观、安全、文明的休息、学习和生活场所,积极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对优秀者予以表彰鼓励,对做得不够的提出批评,并强令整改,会有效地促进全寝室形成良好的风气。
总之,寝室文化建设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窗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院应该牢牢把握思想教育的主体,以寝室文化建设为契机。让寝室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