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文本品读
2009-09-14卜金玉
卜金玉
摘要:阅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并对它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品读文本”是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品语”“品情”“品人”是教学实践过程的途径,对于教学也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品读文本品语品情品人
“语文”从表面文字来理解,即“语言”“文学”。学生在逐步掌握中国语言的同时,还要关注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文学素养。我们常说“咬文嚼字”,其实就是品味出“文”或“情”来。面对一个个看似无味、看似平常的句子,我们如果俯下身子,字字句句斟酌、把玩,不但会愉悦我们的身心,而且会提高我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顿悟。所以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品读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记载私塾先生带领学生大声读书的场面,寿镜吾老先生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深深感染了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孩子们的读书声还会如此响亮吗?学生很少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感受了。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短短的时间中让学生匆匆浏览课文,走马观花。著名教育家张之功先生提倡:在语言教学中,老师不要多讲,要给予指点。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玩索”“悟”出文中的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上课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品味和鉴赏。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推崇文学作品对于涵养精神和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还指出学生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是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就要加强对文本进行细读品读,让课堂上有一种时空的对话,无言的交流,心灵的共鸣,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弥漫文学的芬芳。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新批评理论曾经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它强调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和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注重文本的语境及隐喻。文本品读时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文本品读,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探索另一个熟悉或者陌生的世界。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品语”“品情”“品人”等角度进行了实验。
一、“品语”
文章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言承载着文章深厚的内涵,并且中国语言是博大精深的,绝妙的。文本内部语言的丰富性、多义性和空白性,需要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详细阅读,细致分析,从而去把握文章精髓。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文字,发挥空间想象,来填补文字中多元文化。
例如在学习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时,我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细读诗歌,对每一字都进行认真的思考,准确把握字词在句中的意思。人类的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从来不是静止或者凝固的,它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我们要把自己的精神放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文中“愁”“暮”字当时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注意,我让他们当场把自己对这些字的感悟写下来。
一个学生是这样理解”愁”字的:“愁”字表面上是天上的云在愁苦,这是一个拟人手法的运用,实际上是间接地传达自己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担心。是自己心情烦恼的再现。
那么“暮”字呢,另一个学生对它则展开了想象:古人送别一般都是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这个“暮”字,不仅说明时间是傍晚,而且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气息,朋友在这个时间匆匆赶路,被皇上召回,是什么原因,文中没有交代,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联想。这些品读出来的信息,都是通过文本普通的字词,紧扣语境,咂摸语味,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
我让学生在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指导学生从字词的音韵角度来品读,有些字词读起来要哀婉轻扬,如“枯”“昏”“流水”等;有些字词要略带浑厚,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从音韵的角度中,去慢慢体会思考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把诗人灵魂中最深的一种情感一游子情,体会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品读,让学生从表面的浅淡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深刻与厚重。培养了学生独特的人生感悟。
二、“品情”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品和读者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作者以文字为形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触摸作者的灵魂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品情”,则是学生解读、品味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情感。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要品出这种情感,并把它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就像古人所说的:“不读《陈情表》,不足为孝子;不读《出师表》,不足为忠臣。”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一般都认为文章就是表达父子情,这是司空见惯的文章和中国式的家庭伦理之情。如果不细细品读文本,是难以理解朱自清父子平凡而又复杂的情感的。我让学生读课文前半部分的铺垫。了解父亲当时的遭遇,读课文后半部分,了解朱自清当时的背井离乡,推敲“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穿着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句话,学生不仅感受到朱氏父子的神情,而且感受到中华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景色描写人手,来揣摩作者情感。比如《向中国人脱帽敬礼》一文中有关景色描写的句子:“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全文也就写了这一种景色——雪花,但是它却为点睛之笔。通过寥寥数笔,就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一位留学生面对祖国尊严遭到质疑时的气愤,还有此刻的理性与冷静,更有随时要反驳的压倒对方的气势。所有这些都源自于中华儿女对自己祖国的无限深情。这种感情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无声的表白,穿越时空的中华情,在品读时才可以从心底得以升华,得以提炼。
三、“品人”
文本对读者来说,是一个多层次的不确定的意义框架。它其中有很多的空白点向读者发出邀请,要求读者可以对它想象、拓展,并进行填充,从而使它成为一个供人欣赏的丰满的对象。我在这里所说的“品人”,主要指人物形象及人文精神。
人类是世界上情感最丰满、最复杂、最多变的动物,在品读课文时候怎样全面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他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比如在学习《我的报童梦》时,文中父亲的形象和中国式的父亲是不同的。纵观全文之后,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是一个外冷内热的父亲,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品味出这位父亲真正的“人情”或“人格”,还需要一定的解读过程。由于本文有大量的对话和内心独白,我让学生在关键的段落写出父子俩各自的内心话,这是他们各自向对方掩饰的真情的空白处。学生切合文本表达出这种真情,填补这种作者留下的空白。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父亲。“品人”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语文的文学性要求教师要关注语文课堂上的人文精神,很多课文蕴含了诸多情感,高尚的人物,高尚的道德可以让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从中学习到为人处事的价值观;愉悦的审美情操,美好的诗歌意境,可以陶冶情操,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与生活一起成长。
比如在学习《浮冰上》这篇文章时,文中写到了在困境中,面对死亡生存的考验之时,主人公内心的百般交织的情感:到底是自己选择死亡,放弃生命,还是让自己忠心的伙伴活下去?讨论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认为人类是自私的,有学生认为主人公这种变化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如果他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一点留恋。没有活下来的念想,那么文本就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我们要从文中领略到的是:爱的伟大,爱的真实。爱的真谛。课文的结尾是理想化的,但是主人公复杂的情感、百感交织的内心活动是真实的。它可以让我们战胜自己,战胜困境,战胜生命。这种人文主义关爱精神,难道不会对我们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有所影响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生在接受人文精神的同时,会于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
文本品读,这种无声的阅读,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也使语文教师与学生丰富言语经验,获得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