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以美身,凭此精神学语文
2009-09-14黄菊辉
黄菊辉
摘要:人格教育是中职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归宿,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为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人格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随着普通高校热的持续升温,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考分较低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后进生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成为了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分。因此,职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面的,从科学的角度讲,在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人格教育举足轻重。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一、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意义
人格教育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塑造健康人格是教育目标之一。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中职学生的人格现状看,其必要性不容忽视。
中职学生很少是出于对某种职业的热爱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普高”的要求才来职中学习。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就是所谓的“双差”生,被人歧视,受人嘲笑,很少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性格发展出现偏差。
其一,自卑消极、缺乏信心、不求进取,前途迷茫、得过且过。自以为不能为父母争光,更不能为同学、社会接纳。其二,敌视好斗、纪律松弛,自我封闭、容易冲动,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常做出一些举止反常、不近常理的违规之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对中职生的人格状况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其人格心理特征后,我寝食难安,我认为对中职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十分必要。
(二)从合格劳动者所需的基本素质看,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未来世界的竞争绝对不仅仅是“技”的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而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当今健康的概念包括三个含义:肌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因此,中职学校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绝不能轻视人格教育。北京四中的李家声老师说:“我们一直在讲教育是要培养人才,我说别那么高调了,少出坏人,不出坏人,培养出平和诚实的劳动者,就是成功的教育。育人,就是育好人,把可能变成坏人的人,变成好人。”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职中生虽然没有普高生的良好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但他们本质上希望学好,也希望得到尊重。将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要参加本地区的建设,因此,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自信、奋发、不再自暴自弃,使他们认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成才,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劳动者,是职教工作者的重大责任。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本地区公民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本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安定。所以,在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从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优势看,其可行性不容置疑。
语文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人格教育优势,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典范事例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箴言哲理可以帮助人明辨是非,惩恶扬善;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的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职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教育的潜移默化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语文教育真正承担起培养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能、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以“真本事立身。高素质报国”的一代新人的责任。
二、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方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实际,要结合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格培养。
(一)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众多的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与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而富有激情的诵读无疑会将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构成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
李家声老师在给学生读《离骚》时“时而激扬、时而悲愤。他给这群正值追星年龄的学生活生生地描绘了一个高高瘦瘦,衣着长衫,临着风,目光傲然,在江边走着的屈原形象。屈原既有才华又不放纵,处世独立,横而不流的人生追求,永远留在这些年轻学子的心底”。学生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言语材料,吟咏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感悟作品、体验作品所蕴涵的情感的过程。诵读的文章多了,将化为能力:积累的名篇多了,就会出口成章,侃侃而谈,自然化为一种气质。背诵名家名篇是前人语文教学留下来的宝贵经验,通过诵读,学生能提高民族文化的涵养,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人格,特别是诗歌、散文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而是一个全面调动学生的感性与理性共同参与的过程,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只有诵读才能把阅读的体验内化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只有精读熟读才能获得感悟,只有反复吟颂才能获得精神的积淀。早期叶圣陶先生倡导以投入感情、进入角色为特征的“美读”,当歌则歌。当泣则泣。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才能升华到个体生命高级的审美境界。学生的身心才能在诵读之中得到全面的文章审美境界的浸染和滋养,人格也将在诵读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升华。
(二)挖掘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格品质。
中职语文教材以“以素质教育”为定位,把“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任务的首位,在语文教学中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古代作品中《涉江》中屈原坚守节操、决
不变心从俗的斗争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石钟山记》中苏轼勇于探索、追求真谛的科学态度,是古代中国人高尚人格的典范,他们的事迹是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而现代作品中《记念刘和珍君》中青年学生追求正义、献身事业的顽强斗志,《琐忆》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情,《我的母亲》中母亲勤劳刻苦、意志坚强的思想性格,《石缝中的生命》中“人生就是拼搏”的真谛,《百合花》中通讯员舍生忘死、奋勇献身的牺牲精神,更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人格榜样。在教学中,教师要进入“角色”,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如珠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三)研读教材,深度分析塑造学生人格品质。
互联网上内容相当丰富,现在一些语文教师喜欢上网备课。但是靠浮躁得来的东西骗不了学生,肤浅的东西绝对感染不了人,教师必须潜心研读教材体悟深刻内容,只有先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学生。岳飞的《满江红》传唱至今,使人落泪,岳飞对国家命运的那种深深关切,在令学生感动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相应文章的讲授,把民族精神、人格情操具体形象化:情真思屈原,正直司马迁,高洁严子陵,气节有苏武,傲骨有嵇康,正气文天祥。教师凭借渊博的知识、充满激情的讲授。能让学生感受到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
“司马迁,不就是讲了几句真话吗?他跟李陵无亲无故,在满朝文武谁都不讲真话时,他说了,结果遭受了这么大的灾祸。”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才能对他产生由衷地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慨叹,才能把自己胸中的那种悲奋、痛烈、豪壮之情合聚一起,喷涌而出。因为教师激情的讲述,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才会深切体会到人类的灾祸说到底是人祸。灾祸都是那些野心家造成的。为出人头地、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作恶害人的人,终不得善果。因此,学生就能领悟到要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生活,要专注于事业,不能专注于名利。
(四)教师为人师表,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优良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言行、感情、道德、品行和威信都真实地体现在学生面前并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人格直接、间接地作用于学生,这种作用直接且全面,它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也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谈到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李家声老师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所以他的学生是这样评价他的:“先生给了我空灵、明净和透亮的灵魂,教会了怎样做一个既有铮铮铁骨又有柔情爱心的人。”“先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构成了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并受用一生。”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才能实现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滋养。我们要实现这一塑造。首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汲取时代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从容洒脱,才能在彼此互相吸引、互相砥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陶冶。其次,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敢于创新。时代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向框框条条告别。只有不断丰富自己和否定自己,把激情注入课堂,语文教师才能真正以学科的个性和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地发展。语文教师个体形象的塑造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精湛的教学能力、新颖独特的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教学个性去吸引学生的审美目光。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人生的涵养等优秀的人格品质去影响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微软中国区总经理唐骏说:“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先做人,后做事。”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塑造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必须使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君子之学以美身,凭此精神学语文”。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应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