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是怎么“宰”富人的
2009-09-11杨晨
杨 晨
最近,香港的星展银行和荷兰银行很被动。这两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顾问“忽悠”了中国富人去购买一款被叫做“IKILLYOU LATER”的KODA累计期权产品。后者连同另外10多位有同等遭遇的中国富人——当然他们很多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起诉上述两家银行。
外资银行到底怎么“宰”了中国的富人?外资银行在设计这款产品时,又怎么样把衍生品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水平?
第一个交易日之前,受高额佣金利益驱使的销售顾问不惜以杀熟的方式,大谈购买该产品的好处,也就是打折买股票的形式来推销8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客户在牛市中形成的“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也许在完全没有搞清楚100多页英文产品申请书和“风险揭示书”的前提下,签署了购入该产品的协议。
而销售顾问也没有做好在这家银行干满一年的准备,也就是这款产品一年到期目的心理下,根本就不想提及产品的风险。客户也缺乏耐心去解读这份100页的协议。在以10%-20%的折扣购入股票之后,股价高走,在每日购入1000股的情况下,客户的确买到了“便宜”的股票“赚到了钱”。但是当股价突破协议中规定的终止价,往往是高于购买日市价3%~5%的时候,银行就可以提前终止合约,让客户感觉没有赚够。赚到23%-25%的客户开始贪婪地加大投资金额,再次杀入的时候,悲剧开始上演了。
2008年以来,港股从32000点高位震荡下滑,很多股票的股价开始缩水。当股价下穿到行权价以后,合约就规定客户必须双倍地按照行权价购入市价已经很低的股票,保证金账户里的资金也越来越少。这款产品大多要求有40%的保证金,2.5倍杠杆放大效应下,亏损额度就超过保证金额度,就出现了银行不断向客户发出欠款通知的情况。
综合看来,外资银行“宰”客户主要表现在:
1没有解释清楚在股价下跌和突破行权价的时候,客户还必须买入股票。尽管行权价远高于当天的市价,有的还要求双倍的购买,投资者的损失逐步扩大。直到很多客户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钱越来越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不是在买股票,而是一款和股票挂钩的凭证,客户并没有拥有股票而成为股东。
2客户的获利非常有限。外资银行提前设定了上限的终止价,也就是自己的止损价。这款KODA产品实际上对外资银行而言是买入一个看跌的期权合同,而对应的客户是卖出看跌合同。银行作为买入方自然掌握了合约执行的主动权,可以提前终止合约。对于完全不了解复杂衍生品投资工具的大陆富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不公平的合约。
3外资银行,尤其是投行,有嫌疑可以通过在现货市场做空挂钩的股票来促使股价下跌,实际上这个庄家在博弈中把有利的天平倾斜到了自己的一方。
4很多投资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损失的钱去了哪里。其实这些钱还留在外资银行的账号里,进入到了私人银行的利润中心。由于资金并没有流入真正的股市,这个期权合同只是一个博弈用的“赌博”合同,赌输的钱自然进了博弈的制定方和参与方——外资银行。
5最后,外资银行的“主动”营销模式是建立在浮动工资的考核机制基础上。在面对没有经历过做空机制市场下的投资者面前,销售顾问更加积极地去误导大陆富裕投资者。
如今,给KODA投资者们留下的痛苦还没有消除,香港有着与内地不同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接下来是漫长的诉讼之路。相比之下,香港当地的富人在投资KODA失利以后显然没有大陆朋友那么激动,因为他们早在30年前就接触到了金融衍生品,而大陆目前还没有金融衍生投资市场。
无论大陆富豪们投资香港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有一句永恒的,最朴素的投资理念值得牢记:风险和回报并存。
编辑赵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