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2009-09-10范林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6期
关键词:铁路企业局限全面预算

范林郁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理论有关全面预算功能、局限、模式、方法、实施等内容的探讨,结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促进铁路企业对经营管理的加强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铁路企业;全面预算;功能;局限;模式方法;实施

根据全面预算理论。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当前。铁路企业面临推进铁路建设发展、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矛盾较为突出的新形势,全面预算成为企业追求稳定及成长,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1 全面预算的方法及对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的指导

目前常用的全面预算方法主要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综合平衡预算等。其中。固定预算是指不论实际达到的活动水平如何而保持不变的一种预算。评价业绩时,只是比较总的预算数额与实际数之间的差异(包含数量波动的影响),固定预算适用于数量的波动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情况。弹性预算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算数额,以某一个"相关范围"而不是某个单一业务水平为基础编制。不受固定预算所规定的某一预算水平的限制。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和连续预算。针对企业预算的具体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算方法,可以增加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和预算实施的有效性。综合平衡预算是以财务指标中的盈利指标(如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为起点,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来设定指标,编制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随着铁路运输管理格局的变化及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必须从过去传统的以安全为中心的运输生产管理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上来。在编制预算时应在以前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可预料的变化,尽可能准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方案,避免简单和僵化,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变更的机制应灵活可控。比如在资金运用的管理方面。正常情况下以预算为依据进行控制,在急需资金时,应按大额资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实施集体研究决策,需要逐级报批的渠道应畅通,避免因资金的短缺导致延误市场行情。

2 全面预算的模式及对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的指导

预算管理的模式随着企业市场环境、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发展阶段的不同有所不同,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将预算管理分为四大模式:

2.1 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企业初创期的预算管理。具体包括:对拟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确定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决策,确定项目预算:为保证项目的资本支出需要,结合企业情况进行筹资预算;从机制和制度设计上确定资本预算的程序与方式。

2.2 以销售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企业增长期。增长期企业的战略重点在营销方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具体编制预算时,一要以市场为依托,基于销售预算预测编制销售预算;二要"以销定产"为原则,编制生产、费用等各职能预算;三要以各职能预算为基础。编制综合财务预算。

2.3 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企业市场成熟期,这一时期企业的产品产量、价格、市场及现金流量均较稳定,成本控制成为该阶段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核心。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以企业期望收益为依据,以市场价格为已知变量来规划企业总预算成本,进而以预算总成本为基础分解落实到成本发生的所有管理部门和单位。形成约束各预算单位管理行为的预算成本。

2.4 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该预算模式在理论上适用于衰退期的企业。事实上由于现金流量的重要性使得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关键。该模式借助于现金预算,以解释企业及其各部门的资金来源、用途及余额,企业何时需要现金、如何通过预算方式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

铁路企业遍及全国,铁道部、各铁路局、各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实行分权管理,铁路企业必须针对自己的业务特点、组织体系、经营规模、内部控制流程等综合考虑,根据上述思想设定不同的预算起点,分设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以组织结构为基础,本着高效、经济、权责分明的原则建立预算责任网络,制定预算战略与管理体系。层层分解预算。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强化刚性约束;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供给,提高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实现保值增值。

3 企业预算规划及对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的指导

任何企业都是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企业应审时度势合理规划。企业合理规划应考虑的因素有:企业社会及经济目的、决策者的价值观念、环境分析等等。企业整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明确企业目标,拟定经营战略或政策,拟定长期计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其中短期规划一般指年度预算。

决策者和预算规划参与者的价值观念、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能力、有干劲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走上铁路企业决策岗位参与决策。预算作为业绩衡量的标准,应科学合理地加以制定,以确保全面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预算实施、考评与激励及对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的指导

企业年度计划及预算编制完成后,应通过目标下达、编制方法、汇总审批、执行控制、差异分析与考核等措施确保其得到严格施行。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的总体意义。国外企业管理会计系统较为完善,通过对历史会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管理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决策支持信息。预算管理应通过预算编制、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等环节的循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差异分析和业绩报告是预算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的比较,审慎分析差异发生的原因,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当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由责任中心完成业绩报告。业绩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进度报告、差异分析与业绩考核、调整对策与建议。

预算的考评与激励是预算制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评和奖励。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通过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比较,确定差异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据以评价各级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预算的激励机制就是以预算考评结果为依据,对预算执行主体进行激励,可以使预算执行者在预算执行之前就明了执行预算与企业给予奖励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个体目标和企业预算整体紧密结合。从而使员工自觉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全面完成预算指标。激励制度不完善往往使考评工作流于形式,预算指标丧失作用甚至使整个预算工作失去应有的功效。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管理,在提升战略管理能力、高效使用企业资源、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有效管理经营风险、有效监控考核与激励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在责、权、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内部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企业已被广泛应用,但预算编制往往只是在以往数据的基础上略有调整,预算管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在统一生产与经营、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平台、选择合适的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和正确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铁路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以促进铁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猜你喜欢

铁路企业局限全面预算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