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分析

2009-09-10陈永甘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6期

陈永甘

摘 要: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建筑行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更是建筑企业形象的体现。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进度和成本。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施工管理中的四个控制目标,建立项目责任制,最后还论述了在施工中具体的几个管理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原因;控制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队伍随之壮大,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施工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建筑物,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不当,到施工后期出现返工现象,造成工程投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有必要。

1 施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本人多年来的施工实践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技术质量方面。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 管理方面。现行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1.3 文化素质方面。近几年来,建筑业长期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导致民工、临时工、外包工的大量使用,安全事故80%以上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这些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冒险蛮干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多发事故的群体。据有关统计分析,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

2 施工管理的“四大控制”

2.1 进度控制。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靠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编制各个阶段进度计划,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制订月计划、旬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2.2 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2.3 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层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是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2.4 安全控制。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3 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方法

3.1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2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理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3.3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3.4 做好合同管理。合同是施工管理的出发点,项目部必须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参与合同的订立、变更,认真做好施工中发生的各类变更、增减、改变的签证手续,认真掌握索赔知识,依法进行索赔。还要对合同订立、履行、管理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5 做好信息管理与施工现场管理。项目部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施工现场应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是体现企业文明形象和管理的一个窗口。

4 加强安全教育。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将安全生产教育分为两种: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员工级的安全生产教育。

4.1 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教育。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严格执行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等“三检”制度,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管理层的每个人员都重视安全,并把安全生产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4.2 员工级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劳动者,是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受害者或责任者。所以对员工要进行:进场前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班组前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安全教育、换岗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召开每月的安全生产会议、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所握好的技术难点。

5 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根据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项目经理应具有相应施工项目管理的能力、经验和业绩,具有承担施工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企业应对项目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企业应同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权力和利益。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一个成功的项目,需要一套严密的管理措施,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必须认真按设计图纸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认真做好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的生产要素管理和文明施工,严格做好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控制,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成本控制.

[2]浅谈WBS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探讨.

[4] 浅谈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