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009-09-10王建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6期
关键词:加强施工质量措施

王建刚

摘 要: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作为一个施工企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如何经济、有效、高质地完成工程项目。本文阐述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加强;施工质量;措施

1 加强管理,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

关于实现引进先进施工科学的管理模式,如栋号施工,它一门管理科学的新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施工现场流动性、工序环节多、生产复杂的施工特点,生产复杂的栋号施工特点,需要科学管理来了解和掌握工程栋号施工或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科学管理及时处理解决,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制,推进栋号科学管理的自觉性,衽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目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栋号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栋号实际技术管理的“程序与标准”将单位工程划分“开工、基础、主体、装修、竣工”五个阶段。“技术管理程序图”是随着工程形象进度将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地,逐项地纳入程序轨道中,通过概念把技术标准反映出来,并按程序流程轨道把全部“标准”。通过技术档案,积累出齐全、完整的技术管理资料。

程序图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处理管理中各种问题,把一项工程的全部技术管理体工作科学地程序图上反映出来。是实际目标管理的基础,更是使工作具体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是开展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有力工具;通过程序图,可一目了然掌握各工序的情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可以利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对施工信息的归纳、整理、共享和处理,可以轻松的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安排和控制,从而实现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工序质量管理。

2 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整问题,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管理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努力,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到位。

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3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创造优质量工程重要条件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每项工程的各具体小项目,各工作流程的具体环节岗位,均要实施到位管理,不能有任何疏漏。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上易出问题,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作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要不断将经验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特别抓住目标的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和项目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施工经验的新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综合确定。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的关键。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4 加强施工中的监督管理不断地总结工作中

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应适应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要求。监督机构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监督执法,对委托机关负责,由委托机关承担执法的后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监督工程师对监督的工程质量承担监督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站在公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

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的方法比较好。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二是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三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四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五是对完工后的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监督检查的对象还包括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业主)在内的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行为主体。质量监督机构应站在执法的地位,通过加强对参与工程建设各行为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机制,查处各行为责任者的违规行为,增强各行为主体的自律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保证工程质量。

5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等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要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5.1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忘琐碎,不忘后患。

5.2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程序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珲,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1]刘向敬,等.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1.

[2]余敏娜.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中国建材报,2001,7.20:003.

猜你喜欢

加强施工质量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