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回避自杀这个沉重话题

2009-09-10

环球时报 2009-09-10
关键词:死因转型期经历

自杀是一个沉重话题,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平均每隔40秒,世界上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平均每隔两分钟,就有一个中国人自杀身亡。“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到来之际传出的数据,再次敲响了“珍爱生命”的警钟。

数据显示,世界各地每年约100万人自杀身亡,其中约1/4是中国人。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更是15岁到34岁之间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目前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自杀者为22.23人,是高自杀率国家。而在1993年以前,中国还是一个低自杀率的国家。

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加速,或是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心理问题也会凸显而出,自杀率就有可能上升。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的数据,自杀率最高的前10个国家中,除了1个是北欧国家外,其余9个要么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要么是前东欧集团国家,都处于社会转型期中,这并非偶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巨变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家庭和个人问题,使一些心理脆弱的人产生了“找不着北”的失落感。

中国作家余华对此曾有形象的描述:“一个西方人活400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用40年经历400年,不难想像,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理承受力。

从近年自杀的具体原因看,有高考落榜、下岗失业、工作压力和家庭不和等,而农民与妇女,特别是那些留守农村的妇女,是自杀率较高的群体。这表明,社会竞争、收入差距和城乡差别的加大,已成为心理压力加重的主要原因。

心理教育和救助与社会发展的脱节也是一个原因。心理医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心理教育才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而整个社会也远未构建起多层次的预防自杀的心理救助机制。这些方面都是急需改进的。

预防自杀当然不只是一个心理调适的课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化解心理危机,不可能有一个不变的“药方”,应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普遍的人性关怀氛围,特别是要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关照。而民众自身也要努力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强势人格。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是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个能让全体社会成员有心灵归属感的精神家园。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理应是一个快乐的中国。▲

猜你喜欢

死因转型期经历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期中文教材研发出版的思考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鄂州市华容区2014年居民死因类别分析
转型期完善公共危机管理路径浅析
转型期家庭伦理剧中婚姻观的探究
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与成因浅论
死因
经历与感悟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