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国玉玺之谜

2009-09-10陈兴华

国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和氏璧玉玺蔺相如

陈兴华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湖北南漳县西)砍柴,看见一只美丽的凤凰栖在一块青石上。传说“凤凰不落无宝地”,卞和认定这块青石是宝贝,就将它献给楚厉王。谁知经玉工辨识,被认为是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被说是普通的石头,又被砍去了右足。若干年后,武王的儿子文王即位了。卞和还想去献宝,可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了,便抱着“石头”在荆山下哭了3天3夜。文王听说这件事,派人接来卞和,剖开石头,果然从中得到了一块光润无瑕、晶莹洁白的美玉。文王将它精工雕琢成一块玉璧,世人便用卞和的名字命名它为“和氏璧”。

几百年后,楚国相国昭阳灭越败魏,为楚国立了大功,楚威王就把和氏璧赏给了昭阳。

几百年后,赵国有个太监缪贤,用500两黄金在一个外地客人手里买了一块玉璧。后经玉工辨认,才知道这块玉璧就是无价之宝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缪贤之手,就从他手里把和氏璧夺去,据为己有。

秦昭襄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也想得到这块宝贝,就写信给赵王,假说愿用15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赵王不得已派蔺相如怀璧出使秦国。

秦昭襄王见和氏璧纯白无瑕、宝光闪烁,连声夸赞。蔺相如见秦王无意偿城,用计拿回宝璧,约定秦王斋戒5日后在正殿当着各国使者、文武大臣的面交宝换城。蔺相如回到使馆,却暗地命人带着和氏璧偷偷潜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已送回赵国,怒气冲天。但杀了蔺相如也不能追回和氏璧,反让各国耻笑,只好将蔺相如放回赵国。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事隔61年以后,赵国终究还是被秦国吞并,和氏璧也就落到秦王嬴政的手里。

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皇帝的印玺自然要选用天下绝无仅有的宝贝才行。于是秦始皇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做皇帝的印玺,称之曰“传国玺”。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捧传国玺,敬献给刘邦。刘邦扫秦灭项,建立了汉朝。传命将玉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做了皇帝。当时因汉家小皇帝刘婴才两岁,传国玺由孝元太皇太后代管。王莽就命弟弟王舜去长乐宫索玺。孝元太后见王舜进宫逼玺,怒不可遏,取出传国玺狠命往下一摔,骂道:“得此亡国玺,看尔兄弟有何好下场!”王舜连忙拾起一看,传国玺已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任你巧夺天工,精镂细琢,一块完整的宝璧终究还是留下了缺痕。

短命的王莽政权灭亡以后,传国玺复归汉光武帝刘秀,史称东汉。

东汉末期,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回宫之后,传国玺竟不知去向。

不久,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长河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夜间,孙坚忽见城南有五色毫光直冲斗牛。近前一看,毫光来自一口水井,井栏上刻有“甄官井”3字。井口闪闪发光,井内蒸气氤氲。孙坚命军士汲干井水,从井中捞出一宫装打扮的妇人尸体。尸体仍未腐烂,妇人项下有一锦囊,内有一金锁扣着的朱红小匣。孙坚从中取出一方玉玺。该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用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相传此8个篆字是秦宰相李斯亲笔所书,刻在玺上的。孙坚得到传国玺,心生异念,也想靠“天命”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下令撤兵回鲁阳另作打算。谁料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什么“天命”、“吉祥”,不久他就阵亡岘山。袁术乘孙坚妻吴氏扶榇归里之机,派兵半路拦截,抢去传国玺。后来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遇着广陵太守徐璆,依袁术先例办理,也把传国玺抢去。真所谓天理昭彰,一报还一报。

徐璆把玺献给了曹操。三国鼎峙,传国玺属魏。三国归晋,玺归晋。

西晋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传国玺就像被猎犬追逐的猎物,被不停地传来传去。每一次传国玺的交替易手,就伴随着一场血腥的厮杀。围绕着传国玺,闪电般的追逐战愈演愈烈。

更可笑的是公元352年,慕容俊攻克冉魏国的邺城,宣称获得了传国玺,改永和八年为元玺年,自己登上大燕国皇帝的宝座。实际上这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真正的传国玺早被冉魏濮阳太守戴施派人偷偷献给了晋穆帝。慕容俊只不过是想以此来欺哄老百姓,借“天命”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已。

后来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夺得了传国玺。经过隋末农民大起义,传国玺又落入唐高祖李渊的手里。

传国玺从出现至唐末,传了1640多年。像这样被历朝传递了1000多年的历史文物,世界史上也属罕见。可惜的是传国玺在五代时期突然失踪。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于后周,仅得后周两颗国玺,未获传国玺。

从五代以后的1000多年间,各朝均有传国玺被发现的传说。如:宋绍圣三年,咸阳义在河南乡掘地修舍,得一宝印。其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纽五盘。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篆字。朝臣蔡京等13名官员奏称:“此乃真秦制传国玺也。”

明弘治十三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玉玺,陕西巡抚熊羽中说是传国玺,把它献给了明孝宗皇帝。

清初,故宫交泰殿贮藏39方御玺,其中有1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人们也称它是传国玺。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从中钦定25宝时,把那块伪造的膺品——假传国玺,剔除在外了。

真正的传国玺到底怎样失传?又流落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许随着历史的发展,终有一天人们会解开这个千古疑案。

猜你喜欢

和氏璧玉玺蔺相如
辗转相传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将相和
负荆请罪
法国又要拍乾隆玉玺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