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隐联想测验的图形
2009-09-10杨新国张进辅唐文清
杨新国 张进辅 唐文清
摘要:本文概述了内隐联想测验的图形——背景不对称的理论假设、实验证据以及名义特征理论和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分歧。名义特征理论认为IAT测量反应了IAT范畴的名义特征(如年龄、性别或者情感效价等特征)的心理结构,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认为IAT效应是由分类任务的突显性差异造成的。文章最后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产生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 图形——背景不对称 名义特征
1引言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Greenwald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一种实验范式,是当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热点之一[1,2]。在IAT中,被试的任务是对计算机屏幕上自动呈现的概念词(concept words,如黑人和白人)和属性词(attributive words,如积极词和消极词)进行迅速分类。分类时,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可能存在相容(compatible)和不相容(incompatible)两种关系。不相容与相容的反应时之差被称为IAT效应。Greenwald等许多研究者用联结模型(associationmodel)来解释IAT效应[1,4-5]。在联结模型中,相容具体指概念词和属性词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曰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如白人——积极词,黑人——消极词),否则为不相容(如白人——消极词,黑人——积极词)。Greenwald等认为在相容时,概念词和属性词联系紧密,人们容易对其样例作同一反应,在不相容任务时,概念词和属性词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存在冲突,人们不易对其样例作同一反应,因而IAT效应实际上间接反映了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联结强度。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IAT效应由联想而产生的机制提出了质疑,出现了环境联想模型(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 model)、随机漫步模型(random walk model)、 图形——背景不对称(figure——ground asymmetry)理论等不同的假说,其中Rothermund & Wentura(2001,2004)提出的图形——背景不对称模型(又称突显性不对称模型)是对自动联结模型的最大挑战[4,5,6]。本文拟对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2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
2.1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和假设
Brendl等(2001)对标准的花儿——昆虫IAT进行了改动,用假词(无意义音节或臆造词)代替花儿作为一个目标概念。研究发现了一个反向的IAT效应,即昆虫和快乐词被分配在一个反应,假词和不快乐词被分配到另一个反应时,被试的反应会更快。这一结果是无法用IAT效应的联结理论来解释的[5]。2001年,Rothermund和Wentura提出了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这一发现[6]。
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假设是:IAT效应是由分类任务的突显性差异造成的。Rothermund和Wentura假定概念词和属性词各自的两个类别(categories)在突显性上存在差异(如黑人比白人突显,消极词比积极词突显),突显类别被称为图形,非突显类别被称为背景。在图形——背景不对称模型中,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中的图形(如黑人和消极词)被分配到同一个反应上,而背景(如白人和积极词)被分配到另一个同一反应上,分类任务的每次测试类似一个简单的视觉搜索任务,刺激属于突显类型,就按左键(或右键),刺激属于非突显类型,就按右键(或左键),因此反应很快,而当图形和背景没有被一致性分配在一个反应键时,突显性在反应区分上就没有了有利作用,反应就相对复杂,反应时间就要增加。一般情况下,陌生或负性的刺激对被试更具突显性——更图像化,熟悉且正性刺激相对背景化[7]。因此,Brendl等(2001)的实验出现的反向IAT效应就可以解释为昆虫和快乐词是背景,假词和不快乐词是图形,当它们分别被一致性地安排在同一个反应上时,被试的反应就会更快。
2.2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实验证据
Rothermund和Wentura(2004)认为情感效价(valence)和突显性会混淆在一起导致联结的解释和图形——背景不对称的解释经常产生同等的预测效果,为此,他们做了四个系列的情感效价和突显性分离的实验,用来证实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6]。
在系列一的实验中Rothermund和Wentura消除了目标概念和属性之间的联想,保留了突显性不对称特征。比如在实验1E中,Rothermund和Wentura对一个年轻——年老IAT实验进行了改动,用彩色的零数字串(有五个零组成一串数字,且至少有两个零的颜色不同)和单色的零数字串(有五个零组成一串数字,且每个零都是同一种颜色)代替好与坏属性词。这种设计消除了概念间联想的情感效价,但是实验结果仍然产生了IAT效应,被试对年老+彩色的零数字串反应要比年老+单色的零数字要快。
在系列二的实验里,Rothermund和Wentura用突显性不对称解释团体间IAT效应的差异。如在实验2A中,他们用中性词和假词代替了自我和他人。结果出现了类似于标准男性——女性IAT实验的效应,对于女性,当假词和男性安排在同一反应上,反应就快,对于男性,情况相反。这样的结果只能用图像——背景不对称来解释。另外在实验中,Rothermund和Wentura还发现突显性不对称是IAT效应的显著预测变量。
在系列三的两个实验中,Rothermund和Wentura保持了概念间的联想恒定,对突显性进行了操纵。如在实验3A中,Rothermund和Wentura使用了一个go/no go搜索任务对一个年老——年轻IAT 的突显性进行操作。他们把被试分成四组,其中的两组处在和默认的图像——背景不对称相一致的条件下(年老——不快乐词,年轻——快乐词),另外的两组处在和默认的图像——背景不对称不一致的条件下(年轻——不快乐词,年老——快乐词)。结果同样支持了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条件一致下,产生了标准的IAT效应,不一致条件下,产生了反向的IAT效应。
在系列四的实验里,Rothermund和Wentura保持突显性恒定,对目标概念的情感效价进行操纵。在一个公众人士与非公众人士作为目标概念,快乐和不快乐作为属性词的标准IAT中,他们把被试分成两组,一组是有着积极的情感效价的公众人士,另一组是有着消极的情感效价的公众人士。结果也支持了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公众人士的不同情感效价并没有影响IAT效应。
3名义特征理论与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争论
为了回应Rothermund和Wentura(2004)的批评,Greenwald 等(2005)用名义特征(nominalfeatures)理论来解释目标概念与属性之间的联系情况[8]。Rothermund等(2005)则对名义特征的相关理论和证据提出了质疑[3]。双发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3.1名义特征之争
Greenwald 等(2005)认为名义特征通常用鉴别范畴的名称来表示。例如,当对比的范畴是年轻——年老时,年龄就是名义特征,当对比的范畴是男性——女性时,性别就是名义特征,当对比的范畴是快乐——不快乐时,情感效价就是名义特征。Greenwald 等(2005)认为IAT效应反应了范畴的名义特征的心理结构;名义特征比突显性不对称更能解释IAT效应。
Rothermund 等人(2005)则认为名义特征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1)Greenwald 等没有把名义特征(或名义特征间的联系)怎么产生IAT 效应的加工模型具体化。(2)虽然人们容易确定像年老——年轻(年龄)、女人——男人(性别)等两极范畴的名义特征,但是人们很难确定诸如昆虫——花儿、自我——他人这样的对比范畴以及酒精——苏打、蜘蛛-蛇这样的非两极范畴的名义特征。
3.2联想概念之争
Greenwald等(2005)认为名义特征与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之间的分歧还表现在联想的概念上。名义特征的联想概念来自亚里士多德、大卫.休姆的哲学思想和桑代克、巴甫洛夫等的学习理论,具有相似律、邻近律、因果律等特征,是一个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广泛认可的非忠实于理论的联想概念(theory —— uncommitted conceptions of association)。而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联想概念是建立在现代语义网络理论(如,Quillian,1967)和语义扩散激活理论(如,Collins & Loftus,1975)基础上的忠实于理论的联想概念(theory —— committed conceptions of association)。基于广义的联想概念,Greenwald等人(2005)认为因策略编码(strategic recoding)产生的IAT效应是联想的反应,而并非Rothermund & Wentura((2004)所说的另一种关于IAT产生机制的理论。
Rothermund等人(2005)则认为一个非忠实于理论的联想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联想的概念变成了没有意义的和不合逻辑的。他们引用了Kinoshita 等的观点来支持自己:“非忠实于理论的联想,只是一种运用资料的事后解释。因此当有IAT效应时,我们说目标范畴和属性范畴是联想的,如果没有IAT效应时,我们说目标范畴和属性范畴没有联想。这显然是循环论,IAT效应来自目标范畴和属性范畴之间的联想永远不能被证伪。相反,一个典型的忠实于理论的联想范畴抓住了社会分类或自我的心理表征的激活能够引起一个相关的名义或评价内容的激活的基本思想 ,这是和目前关于态度、偏见、刻板印象、自我概念等的认知基础的理论相对应的。”
Rothermund 等人(2005)还认为编码策略能够建立在任何特征上,所以因此而产生的IAT效应几乎不能提供关于自动联想活动的信息。
3.3关于IAT测量构想效度的证据之争
Greenwald 等(2005)认为名义特征理论已经被大量的关于IAT测量构想效度的研究所证实。他们列举了许多研究证据,并把证据分成了四类:(1)IAT测量中熟悉团体的差异。(2)IAT测量和自我报告测量之间的相关。(3)IAT测量在研究偏见和刻板时的预测效度。(4)用IAT测量去验证一致性理论的预测。
Rothermund等(2004,2005)认为联想和突显性不对称经常被实验混淆。这种混淆可以用来解释IAT和外显自我报告低相关的现象。按照突显性不对称的解释,IAT和自我报告的相关意味着联想是虚假的。这种虚假的假设可能用于解释Greenwald等人提到的熟悉团体间IAT差异和刻板印象的预测及IAT效应的行为预测。
3.4 两个新实验之争
为了证明名义特征理论,Greenwald等(2005)做了两个新的实验。在实验1中,Greenwald 等使用了一个花儿——昆虫IAT的变式,他们把一类目标范畴用鲜红色呈现,其他的三类范畴用黑色呈现。被试一半被安排到花儿突显的条件下(即花儿词条是鲜红色),另一半被安排到昆虫突显的条件下(即昆虫词条是鲜红色)。他们认为按照突显性不对称假设,昆虫+不快乐与昆虫+快乐之间反应时的差异在昆虫突显情况下比在花儿突显情况下要大。结果两个数值不但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差异的方向还和突显性不对称假设预测的相反,t(28)=﹣.69,p =.49。
实验2的程序基本上模仿了Rothermund & Wentura(2004)的实验2A,为了增加突显性不对称的效果,Greenwald 等作了3点改动:(1)既用D测量又用毫秒做单位计算IAT效应。(2)使用了三种类似于(但不等同)Rothermund & Wentura(2004)的视觉搜索任务对突显性不对称进行测量。(3)用名词(男孩、男人、女孩、女人)和代词(他、他的、她、她的)替代男性、女性特质词来表示性别间含义的对比。实验结果是:性别自我范畴D测量和三种突显性测量的平均数的相关是﹣.15,p =.35,毫米做单位的测量和三种突显性测量的平均数的相关是﹣.19,p =.23。实验的结果与突显性不对称的预测不一致,但证实了名义特征理论。
Rothermund 等人(2005)则认为Greenwald 等的实验存在方法学上的问题。其中实验1的问题有2点:(1)在Greenwald 等人的研究中,颜色被作为任务的多余特征而不是作为范畴标签出现。因为被试会尽力防止可能干扰正确反映的与任务无关的刺激属性,所以颜色与任务无关可能会减少基于颜色的突显性操作的潜在影响。(2)研究中基于颜色的突显性必须和花儿-昆虫先前存在突显性相比较。实验2的问题有4点:(1)在搜索任务的每次试验前,搜索的范畴被提前具体化了。(2)仅“是”的回答被分析,导致突显性不对称的测量和反应倾向混合。(3)搜索任务刺激太多。(4)错误选择从大量的范畴里剔除。因此搜索任务不可能发现存在着的突显性不对称。
4总结
作为一个新出现的测量工具,内隐联想测验必然会遇到一个IAT效应的产生机制问题。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认为突显性不对称是IAT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Greenwald等(2005)在认为IAT效应主要反应了范畴间名义特征的心理结构的同时,也承认突显性不对称可能是IAT效应产生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在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时,不能把IAT效应完全归因于概念与属性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对于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处理好联想与突显性不对称在实验中的分离问题。按照实验材料包含的突显性和联想情况,我们可以把实验材料分成突显、无联想,突显、有联想,不突显、有联想,不突显、无联想四种类型。在Rothermund等(2001,2004)的分离实验中只考察了前面两种类型,而忽略了后面两种类型。 实际上我们认为当实验材料属于不突显、有联想类型时,可能会提供更有利于名义特征的实验证据。因此,我们要拓宽不同实验材料的联想与突显性不对称的有效分离。其次,我们还要不断地去验证Rothermund等的实验。目前支持图形——背景不对称理论的实验主要来自于Rothermund等(2001,2004)的研究,其他的支持性实验还不多见。因此Rothermund等的实验效度还需要不断验证。
5参考文献
1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 Schwartz, J. L. K.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464—1480
2 Devine, P. G. Implicit Prejudice and Stereotyping: How Automatic Are They?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757—759
3 Rothermund K, Wentura D. Validity of the Salience Asymmetry i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Reply to Grenwald, Nosek, Banaji, and Klauer(2005).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5,134,426—430
4 Karpinski A, Hilton J L. Attitudes and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5): 774—788
5 Brendl C M, Markman A B, Messner C. How Do Indirect Measures of Evaluation Work? Evaluating the Inference of Prejudice i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1(5): 760—773
6 Rothermund K, WenturaD. Underlying Processes i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Dissociating Salience From Associ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133(2): 139—165
7 侯珂,邹泓,张秋凌.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23—230
8 Greenwald, A. G., Nosek,B. A., Banaji, M. R., & klauer,K.C., Validity of the Salience Asymmetry i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Comment on Rothermund and Wentura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2005,134,420—425
A Research Review on Figure——Ground Asymmetry Theory of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Yang Xinguo1 Zhang Jinfu2Tang Wenqing1
(1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 (2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ory hypothesis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figure——ground asymmetry theory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as well as differences betweennominal features theory and figure——ground asymmetry theory .Nominal features theory believed that IAT effects reflected mental structures involving nominal features of the categories(e.g., age, gender, or valence feature), figure——ground asymmetry theory believed that differences in salience between the categories of the task lead to IAT effects. Final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research direction of IA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figure——ground asymmetry,nominal features
作者简介:杨新国(1970-),河南省固始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