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在湖山

2009-09-09

人物 2009年7期
关键词:湖山加林生机

许 江

二十年前,居孤山东缘,伴平湖秋月,常于夕照中望宝石诸峰,感秋风楚楚,空谷回音。那葛岭如一片横屏,兜着湖水,点点滴滴洒落满山的醉色。湖里的云山更似灵透,只让那真正的葛岭空茫茫,一片浓稠。待得月上北山,萤光漫洒下来,山岭蓦然间变得剔透,山形被勾出浓密淡疏,山腹中闪露摇曳的淡彩,如几点声籁,守着夜的边缘,让人倍感“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看加林的画,总让我有这种月上湖山的感觉。加林的写生尤让我喜欢。无论中景庭院,古木参天,还是山野流远,林畔村陌,都有着一份独特的密集,一种幻变着的“满”,将群山丛林聚集到一起,如横屏一般列开,生生地逼出心灵的丝丝纤想。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句,意指日暮之时,山色深寒。伤心碧是深碧的山色所带出的心灵的牵挂和忧伤。加林的山水涵着一种孤冷湖山的气息,如孤山,如葛岭,那山虽峻朗,那林虽繁茂,却都带着几分寒意。这孤冷与寒意蕴涵湖山的悠远,很有几分清雅。这是中国山水诗人所特有的与湖山相思、与人生相望的境味。

月照湖山。那月光如水的拂照下,湖山泛起一派空濛。茂林和群峦仿佛静静地移走。加林笔下的山林带着月一般的梦痕,编结着一种密织的浓厚。宋人的凝重,元人的疏朗,在这里静静地相遇,在千古明月的朗照下,寂然相遇。那自然中仅有的一点艳色,也如旧照一般退却,并带着特有的浓重,特有的月光的催发,洇渗开去。那画仿佛在月光中被蒸煮了许多时辰,刚刚揭开罩头。

加林的写生山水,在“满”中逼出一种孤冷之感,先自对寒山寒林有一种诗意的体察。这种体察,并非刻意地勾画。而是将自己化作那一树一山来琢磨自然本有的生机。待到表现之时,那笔却又是率性的,甚至是随心所向的。在干湿皴擦之间,尽显挥洒和跳脱,于笔墨的丰润中,展露一派盎然生机。冷而雅,黑而润,变化而富生机,饱满而不失空灵。我们随着加林的笔墨,在月色湖山中行走。

真正与我们相遇的是月在湖山的心灵诗意。

名家点评

何加林画山水,擅水墨,亦能青绿。有时枯而润,有时淡而腴。近年多作对景写生,讲究笔墨意趣但不落前人套式,得获真实感而能远离西式写生法的窠臼。

——郎绍君

山水画“新生代”中,何加林禀赋卓异。于时尚张新、四下奔突之际,且能立定精神,无惑鼓噪,从容笃守笔墨文脉,超然玩味画中生活。其“山”其“水”,或直写目前园景,或抒发胸中丘壑,皆孤峭清逸;加上其“笔”其“墨”若玉似脂的韵致,颇有久违的“古意”。

——吕品田

恬淡、冷僻、清幽、古雅中甚至还流露几分哀怨。这里看出了江南孕育出的心志,可谓“尽精微”也;而“惜墨如金”,亦把人带回了另一个时代。墨,还有这般多彩韵致。非墨非幻,亦墨亦幻。

——陈醉

何加林将传统理解为“流”。流,是传续着的、汇集着的、变化着的,但都在一条河床里。所以,何加林的笔墨没有刻意求新,依然在波皴点染的操作中,在山林烟云的滋养中,在微波荡漾的心情中,在黑白的世界里,求得超乎时空的存在。

——郑工

大自然的博大用加林心中的块垒糅在一起,形成他空灵淡雅,返虚若浑的风格特点。如同佛教里的禅宗,给观者一种顿悟、一种精神享受。加林说:“即使是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仍需通过她(山水画)来稀释现代都市过于喧嚣的那份沉重,她给我们带来了轻松和快乐,她是中国文化人所特有的一种严肃的精神幽默。”山水中的田园小景,风光盎然,会使我们忘却生活的负担,精神的压抑。加林在艺术实践中反复探求,逐步寻找着自己。他用单纯、率真的笔法,虚淡的墨色渍染,营构出精神世界的净土,透露出画家神接寂寥的心境。

——崔庆忠

一髯者,乃何氏加林,因蓄美髯而名。其英妍清气,性情秉直,谈吐间,犹似粱山好汉,善丹青,胸中有丘壑万种。无俗履,而跣足云窝。辄昵于笔墨,持于性情,亦无拖泥带水之累。画人最苦无自法,并多向古人法中堆凑,亦显成瘢。而其为之,且向自然造化,古今兼用,心法自来,其画更如其人也。师友面前,以谦字为怀,矧得诸多益处,便自醒、自策。

——陈平

猜你喜欢

湖山加林生机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谁赋丹赭染鹊华》
让阳台焕发生机
生机暗涌
被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的人们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乾坤清辨园中音——读何加林山水
永远在路上的高加林们——读路遥的《人生》
湖山融沧海 一揽天下奇
湖山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