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年来重大科学成就
2009-09-0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60年的岁月不长也不短。然而,对于中国科技来说却是一个飞跃和变革的过程。从中国科技的果园中撷取一些璀璨的果实,可以一叶知秋,管窥中国科技的巨大成就。
“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
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2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3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欲飞广寒宫——深空探测
月亮曾被人类的神话渲染得无比神秘和美丽。美国科学家登月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荒芜的地方,当然也没有广寒宫。为了验证这一切,中国人也要探索月球。
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后,探月工程成为中国在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载人航天距地球飞行的轨道是200~300千米,应用卫星所达到的轨道高度是3万到4万千米,而月球探测所需要的距离近40万千米,这将促进中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将深化中国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7日,“嫦娥一号”以准确进入200千米使命轨道为标志,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同时,探月工程也必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感科学等其他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星拱月参北斗——人造卫星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人造卫星也不例外。而且中国的几十颗人造卫星更是在探索星空,为民服务。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并定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自行研制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1997年6月10日第1颗“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同时拥有极轨道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10月14日,中国第1颗“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地球资源卫星的国家。2000年10月31日第1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已成功发射6颗导航卫星,建成了“北斗一号”区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研制的14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基本上满足了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用途卫星的要求。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17次腾空,将我国自行研制的80多个空间飞行器(包括7艘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了29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我国独立研制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各类卫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在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天书揭秘密——破译基因图谱
人类既遥望星空,也需要探索自己生命的本质和奥秘。为此,中国参与了人类最重要的探索自身的科学研究,破译自身的生命密码,即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揭开组成人体10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该计划先后有美、英、日、德、法及中国等6个国家、16个实验室及1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即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
2002年中国科学家又承担了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即构建3号、21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单体型图。同时,中国还提供一半的亚裔样品。这个计划主要是破解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差异,了解其在人群中的分布与规律,为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多态位点提供重要依据。
2007年10月11日,由深圳华厦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共同绘制的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宣布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是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从族群的差异来说,由于完成的中国人的基因组是汉族人的基因组,因而意味着能把这一成果覆盖到中国92%的汉族人口。至少让拥有相同遗传特点的同一族群的人在未来可享有药物治疗和保健的基础。
人类基因组研究至少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对于单基因病,如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可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思路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则可通过多基因的调控来诊断治疗。
修补生命不是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生命不只是出生和成长,还有死亡和受伤。对于生命的损伤以及并未达到人类正常寿命的死亡,是可以通过生物医学技术来弥补的,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就是这样一种典型技术,中国人正在这个领域突飞猛进。
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是生物医学的前沿阵地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成果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际干细胞研究形成了4大热点,即胚胎干细胞建系及定向诱导成组织细胞的分子机制;成体干细胞横向分化的条件:各种组织成体干细胞库的建立以及临床治疗试验等。
中国研究人员已经能体外克隆出人骨、血液、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并已经着手克隆血管、食道和膀胱等器官。例如,我国已研发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己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规范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产品,在修复心肌、再生血管、改善心功能上明显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细胞移植和肝病替代治疗提供了基础。同时,我国研究人员从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肌腱体外培养,形成有正常功能的肌腱细胞。将这些肌腱细胞植入后腿膝盖部肌腱断裂的小白鼠,能帮助小白鼠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我国研究人员还利用干细胞在一只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不过20克的裸鼠背上培育出了1厘米长管状的兔子尿道。我国研究人员还从大鼠的软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可以形成心肌细胞,植入发生心肌梗塞的大鼠心脏中,显著改善了心脏功能。
这些成果意味着,不久以后,可以利用干细胞克隆生成的器官和组织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帕金森氏病、泌尿系统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水稻“天书”已破译——水稻基因测序
水稻是人类的重要食粮,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靠水稻为生,人类在感谢它的同时,更愿意从分子深处了解它的奥秘,于是中国人参与了破译水稻基因组。
2005年8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张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完成图,其覆盖率和精确度均远远高于此前发表的草图。这是目前己完成的最精确、最完整的测序工作之一,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科学家完成的又一项重要测序工作。我国科学家(包括台湾地区的科学家)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率达20%,写下了绚烂的“中国卷”。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由日本、美国、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次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全图不仅定位了水稻中的3.75万个基因,而且率先在动植物中完成了对着丝粒的测序。除已经完成测序的水稻1、4、10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的测序分别由日本(5条)、美国(2条)、中国台湾(1条)、法国(1条)完成,印度、韩国、巴西等参与了部分染色体测序工作。
2002年底,科学家们初步绘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草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参与了这项国际大型研究工作。在草图的绘制中,中国科学家圆满完成了水稻4号染色体的精细序列测定和分析工作。在接下来的全图绘制中,中方科学家承担并完成了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及水稻基因组着丝粒序列的分析工作。另外,中方科学家还填补了水稻4号染色体序列的4个物理空缺和近300个序列空缺,使得4号染色体仍然是测序最完整的染色体之一。水稻是迄今第一个被测序的农作物,共有12条染色体,其中蕴藏着高产优质、美味色香以及与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解析水稻基因组序列,是改进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前提和基础。
粮棉生产创奇迹——超级稻和转基因棉
曾有人怀疑: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个问题由一位叫袁隆平的中国科学家作出了回答:靠中国人,首先是靠超级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的国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位叫袁隆平的人。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的研究相继获得了“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的成果。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千克大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千克到600千克再到900千克,我国农业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已走出国门,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人能自己解决吃的问题,同样也能自己解决穿的问题,这首先体现在转基因抗虫棉方面。所谓转基因抗虫棉,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性状。我国是世界产棉和消费大国。20世纪90年代前期,大面积的棉铃虫灾害使得我国一些棉区的棉花亩产降幅达80%。就在棉铃虫肆虐之际,一家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一举占有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
额。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势在必行。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棉花抗虫基因的构建工作,1992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研制出单价抗虫基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继而,他们又先后培育成功既抗棉铃虫又抗蚜虫的双抗棉花新品种。采用基因工程和传统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选育成功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抗虫棉sGKz8,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如今,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产量、抗性等方面已明显优于美国抗虫棉品种,不仅夺回了70%的市场份额,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
获取资源新途径——动物克隆与转基因技术
人类为了向动植物获取更多的资源,发明了克隆和转基因技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为用树木的枝条增殖,现指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即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由一个亲本系列产生的DNA系列的技术,称之为克隆技术。将一个细胞分裂繁殖一大群细胞,叫一个克隆。1903年开始,克隆技术被引入园艺学,随后逐渐应用到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方面,现已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后代,如克隆青蛙、克隆鼠、克隆兔、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牛,乃至用体细胞克隆山羊、绵羊。这一尖端生物技术还能挽救濒危动植物,所以克隆技术成为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展了大量的动物胚胎细胞克隆研究工作。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1989年8月15日,我国又成功培育出首胎“试管牛”。“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成功培育,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之后在世界上拥有此项技术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山东莱阳农学院的克隆牛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成功地克隆了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了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动物体细胞克隆大大加速高产牲畜、优质种畜的迅速扩繁。2002年,中国首批本土克隆牛诞生,使中国继日本、新西兰和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克隆牛研究成功的国家,创造了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妊娠出生率、繁殖成活率和群体规模四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克隆的同时可以引进一些外源性基因称为转基因。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转基因鱼等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转基因奶牛的研究也可望在近期内有突破性进展。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为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岩娃”在其出生地山东省梁山县通过专家鉴定。“岩娃”同时创造了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不同外源性基因的世界先例。
生命进化有新说——澄江动物群研究
人类和生命来自哪里?中国科学家对此作出了某些回答,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研究成果。
寒武纪距今5.4亿~5.1亿年,在短短的500万~1000万年时间内,大量生物门类迅速涌现,现今30多个门类那时就涌现出20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直让包括达尔文在内的科学家们困惑不解。在人们普遍认同达尔文进化论的今天,全面揭示并合理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真实原因、探索众多动物门类起源的难题,是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自1984年我国学者在云南澄江发现“澄江动物群”以来,深入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成为可能,而我国科学家更凭借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优势,取得了突出成就:采集标本10万余件,并对各门类化石进行了化石生物学、功能解剖学、演化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埋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并研究了包括脊椎、真节肢、螯肢和甲壳等动物的起源;发现并论证了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将脊椎动物早期历史往前推进了约5千万年;证实了现生动物门和亚门以及复杂生态体系起源于早寒武纪:提出“广义进化论”,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激发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使得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全球前10有“曙光”——超级计算机
除了吃穿住等人类的基本需求外,信息摄取和处理也成为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标志,中国人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已进入世界前10名的行列。
2008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研制成功。“曙光5000”高性能计算机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的研究项目,是面向网络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也是面向信息服务的超级服务器,可以提供多目标的系统服务。“曙光5000”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30万亿次浮点运算,Linpack(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出名和使用最广泛的基准测试)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60万亿次浮点运算,是目前国内速度最快的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其运算速度全球排名前10。除了超强计算能力,它还拥有全自主、超高密度、超高性价比、超低功耗以及超广泛应用等特点。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也表明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与封锁,到跻身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供应商,再到成功地转型商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曙光通过他们的信念、通过他们的智慧,让这一切慢慢地成为了自己手中的现实和别人眼中的奇迹。
自主研发中国“芯”——龙芯高级芯片
高性能的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而芯片又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国的龙芯正是这样一种高级芯片。
龙芯(英语:Loongson)是我国第一款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研制成功。龙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用CPU,而不是一般的ASIC芯
片。通用CPU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通用CPU可广泛应用在国防安全、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家电、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说,通用CPU对于信息产业,就像钢铁对于工业,具有基础的支撑作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自从2001年初正式开始龙芯处理器的设计以来,龙芯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史。龙芯的发展经历技术积累、产业突破、产业积累以及形成体系4个发展阶段。在这8年中。我国从无到有地掌握了高性能处理器的核心技术及其质量设计技术,目前最新设计的龙芯系列处理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最近流行的四核龙芯3号处理器采用65nm工艺,主频IGHz,晶体管数目达到4,25亿个)。8年来,龙芯系列芯片将我国高性能通用CPU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缩短了15年。龙芯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整个计算机产业关注的焦点。
不尽能源滚滚来——“人造太阳”研制
人类能不能制造一个装置像太阳那样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回答是可能的,中国科学家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人造太阳”是指基于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使其像太阳那样产生巨大的能量,安全可靠而又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之需。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ITER),其意义不亚于国际空间站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与美、欧、俄、日、韩、印7方共同参与,并承担10%的任务,从而使该计划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参与的最昂贵也最具挑战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人造太阳——EAST热核聚变装置也于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是“磁线圈圆环室”的俄文缩写,这是一个由封闭磁场组成的“容器”,用来约束电离子的等离子体。为了达到核聚变所要求的条件,托卡马克已经变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要有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环境,对工艺和材料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EAST装置有真正意义的全超导和非圆截面特性,更有利于科学家探索等离子体稳态先进运行模式,其工程建设和物理研究将为ITER的建设提供--直接经验和基础。未来的稳态运行的热核聚变反应堆用于商业运行后,所产生的能量够人类用数亿年乃至数十亿年。
上天入水有帮手——机器人技术
让机器人为人类干活再也不是梦想而是现实,中国人现在也圆了这个梦。
我国现有机器人数目与全球相比仅占很小的比例,然而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例如,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典礼上展出了两款仿人机器人,至今许多人还对能微笑、哭泣、愤怒、作思考状的“童童”和能按照要求立刻画出熊猫、小狗、老鼠以及当场为任何人画肖像的“贝奇”记忆犹新。除了仿人领域,机器人还能在探知神秘海底世界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1997年6月中国第一套6000米水下机器人试验成功,标志着在无缆水下机器人研制方面中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目前已自主研制出7000米水下机器人,期待能够在海底探测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中,有了两位特殊的队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空飞行机器人”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其中低空飞行机器人在150米的高空成功进行了两次15分钟25千米的低空稳定飞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成功地进行了机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防水能力的试验和模拟冰川移动测量等科考任务,它们在南极恶劣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下能大显身手,这标志着中国极地科考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纳米描绘新世界——纳米技术研究
纳米是10亿分之一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这种微观的尺度正在改变着世界。
中国的纳米科技研究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纳米科技论文总数位居世界前列。例如,有关纳米碳管方面的学术论文排在美、日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在纳米碳管的制备方面,1996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明了控制多层碳管直径和取向的模板生长方法,制备出离散分布、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定向碳管;1998年合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纳米碳管,创造了一项“3毫米的世界之最”,这种超长纳米碳管比当时的纳米碳管长度提高1~2个数量级;世界上最细的纳米碳管也制造出来,直径仅为0.33~0.5纳米。在纳米金属材料方面,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纳米金属的奇异性能——超塑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竞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挠”,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在纳米存储技术方面,我国科学家2000年在有机薄膜材料上做出的点阵,信息点直径仅为0.6纳米,较国外报道的研究结果小近一个数量级,是现已实用化的光盘信息存储密度的近百万倍,从而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上再创世界之最。
中国的科技成就挂一漏万,仅仅上述一些成就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科技对于中国人是多么重要,中国的科技有了多么巨大的成就。(文章代码:1602)
责任编辑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