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09-09-08陈军珍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图形交流

陈军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消除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所谓自主探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习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识过程。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进行探究,以凸显学生的探究过程。如教学面积公式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求图形的面积?你能否把这个图形转化为一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你是怎样拼的?学生拼后,再引导比较、观察。原来的图形与新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新拼成的图形面积怎样计算?原图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这样的探究经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目的的过程。教学中,学生个体经过自主探究,对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答案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学到数学知识与经验、思想方法,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在做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进行独立探究、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是“课堂是创新教育主渠道之一”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同时,这种探究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可以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还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可见,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做保障。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时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如教学单项式与多项式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作汇报交流,然后再组织一场答辩会,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中心发言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提问题和组织别开生面的答辩会,将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及概念易混处都在学生的探讨交流中解决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合作学习观念的引入,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中新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能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老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并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合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积极配合,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已摆到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而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图形交流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