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石宕口景观改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
2009-09-08李展
李 展
土地是承载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每一寸大地都或多或少凝聚着人类的劳动。它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这些片段无论在哪个角落,都值得人类珍惜。而对于那些工业利用后“废弃”的土地,我们却有些无所是从,是保留他们的原来面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还是干脆就抹去它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而不闻不问。土地利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今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地区性的战争等因素,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使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长和存活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破坏以至于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面临损坏甚至消亡到抢救保护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是否可以通过对之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做到文化的传承,经典的融合与超越,具有深刻的意义。在众多废弃石宕口的改建能看到历史脉络的尊重和保留。设计并不是试图掩盖历史,而是让人们进入其中感受、玩味。江浙一带山地景观资源以低山丘陵景观为主,自古即有的开山采石延续至今,对山地景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是,由于至今仍在沿用的传统采石工艺,使得这些采石遗留下来的废弃石宕口又有着独特的景观潜在利用价值。
小寺岙位于浙江绍兴市新昌县大佛寺风景区内,它是前人采石遗留下的废弃宕口,由于它存在于城市近郊风景区内,小寺岙石宕口的改造,同它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景观格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对周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背景都作了深入解读之后,拟对此项目进行了改造。此石宕口与浙江大多废弃石宕口有着相似的背景。从小寺岙的石壁上,我们可以看见其表面的独特造型与肌理,石壁上处处是凹凸有致的大小基本相等的石槽,石槽表面是用凿子开凿留下来的均匀的一道一道印记,从这些可见的遗留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当时的采石工艺想象复原出来:工匠们事先是有计划的确定需要开采的石料的大小,然后在石壁上标记出尺寸,再用锤子和凿子沿着标记一步一步凿出一排排窟窿,最后用钎子插入石壁,把已经被凿成规则形状的石料用杠杆原理别出来,装上推车运出工地。这样一个完整而又生态的人工采石工艺,可以说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石宕口采石所独有的文化,是当时历史的一个缩影,是与当今大规模工业化采石方式的鲜明对比。独特的采石工艺和富有创造性的采石造景,构成江浙石宕口最独特的文化语言。
在具体的小寺岙石宕口改造实例中,我们首先逐步解读其外部景观特征,以及它所代表的历史的、文化更深层次的意义,然后根据现有周围环境的特征明确景观主体和表现手段,以达到融合环境又适当改造的目的,延续并传承这种独特的文化。小寺岙石宕口位于新昌大佛寺景区内,景区自然环境内有为数不少的废弃石宕口,其都是利用古代人工采石的工艺留下的,还有的仍然在利用中。深入挖掘古代流传至今的采石工艺和大佛寺史迹人文内涵, 改造构想为:1.以绿化、水面背景, “大佛雕成”为主题;2.以跌落的台地、逼真的遗痕、连贯的情节为延续空间,时空转换,逐步展开景观意向的长卷;3.利用好石宕口的历史原貌,把握住主线,有效的组织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景观,使游人一进入这个环境,就能深切体会到古代采石工艺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佛教氛围。改造手段:1.强调突出原石宕口采凿原貌特征,引入水境,配合雕塑、小品等元素,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突出主题;2.因各石宕口不同肌理的结构形态,故应该以舒缓平整的底宕口为序幕,以紧凑的上宕口为高潮,以现对狭小的小宕口为尾声,围绕主线,以浮雕、瀑布、雕塑等不同手法,设置从凿石、采石到运石、刻佛等一系列人文和历史景观,使得采石历史场景与佛教文化得到重现和融合;3.由于小寺岙主宕口内部四壁环绕、空间沉闷、分割单一,为此在设计中特意挖深一部分宕口,利用挖出的石材堆砌出游览通道,制造高差,顺势引导,将宕口前部瀑布动态景观引流至宕口底部的水池中;4.上宕口前部大幅浮雕展现凿石雕刻的逼真场景,最后大佛成形于主题景观观赏平台。游人行进在折缓通道中,体验这不同的感受于趣味之中,在有限的场地内,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值得指出的是,设计采用大量雕塑景观要素。我们以自然地势地形为物质依托,以石宕口的石壁肌理为气氛烘托,以三处群置雕塑为景观主题引导游人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化韵味。其中,石壁的变化与独特的肌理,包括了圆雕浮雕和线刻多种手段的雕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把石宕口零散的文化片段很好的连接在一起,展现在眼前。
废弃石宕口改建中,在废弃石宕口的改建能看到历史脉络的尊重和保留,设计并不是试图掩盖历史,而是让人们进入其中感受历史、体味历史。在小寺岙石宕口改造中,设计规划中体现采石工艺的延续,改建设计在“真实”胜于“艺术“的思想指导下,力求保留场地中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利用雕塑语言来延续文化片段;通过设计改造,让文化片段再现历史的完整,利用外显的文化片段使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使小环境得以改善,景觀特征得以强化的同时,景观价值及环境效益上得到整体提升。此项目的设计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有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义,相信能为其他石宕口的改造乃至其他类型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丽青.20世纪废弃地景观改造的价值分析[J].山西建筑2007,(5):350-352
[2]朱建宁,郑光霞.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J].中国园林2007,(1):18-21
[3]余丽娜.工业废弃与现代生活的交融[J].山西建筑2007,(26):56-59
[4]梁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旅游科学2008,(2):07-08
[5]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J].中国园林,2003,(3):11-19
[6]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7]张哲,杜顺宝.融合中的超越:江浙山地景观地段内废弃石宕口的改造与利用[J].中国园林,2003(1)
作者简介:李展,重庆长寿人,1983年生,广东省清远市金钻工程有限公司,园林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