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仅仅是再现吗?
2009-09-04穆文红
穆文红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单元,主题为“走出深重的灾难”。翻看教材思考教学的时候,有一种处于被汹涌而来的历史所淹没,并沉浸在内心的酸涩痛楚之中,却难以进行教学构想的迷茫境地。
“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于是,我打开《教学用书》开篇的“编写说明”:过去的历史课往往有意无意地侧重抽象概念和宏大叙事,使人难以感受到历史曾经是活生生的人所创造的,是由人的心血浇铸而成的。这样的内容使学生无法体会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生命涌动、热血沸腾和心灵振颤。它的刻板、简洁、科学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变成了一种只剩下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人物这些索然无味的历史筋骨。
可接下来,一位老师上的《鸦片的背后》一课,恰当地演绎了这样的教学指向,让我顿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探究的兴趣,让历史重现
在文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插图、照片、示意图和表格等,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直观性,也帮助学生置身于其中。教师上课前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这些资源信息进行前置性对话,寻找认知、情感的冲突点,生发话题。课堂上以此引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历史画卷便在学生面前逐步展开。
片断一:
(出示图片)这是商代的玉饰、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猜猜这些文物陈列在哪儿?对,理应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可事实上它们都陈列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
【学生的眼里满是疑惑,可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质疑,而是继续把这种情绪“助推”一把。】
(课件演示清朝疆域图)再看,这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地图,不过到了清末,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香港被英国割据;东北和西北大片的领土成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台湾和澎湖列岛成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师:同学们,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要说?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我们中国的珍宝怎么跑到外国去了?
生:我们中国怎么同意割让土地,让外国人在我土地上为所欲为呢?
师:是呀,怎么会这样?要想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必须了解一件影响当时中国命运的东西——鸦片。
【教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鸦片”上,揭开了近代屈辱史的序幕。】
回顾整堂课,老师不断强化冲突,催生疑问——
“为什么英国侵略者设法偷运鸦片到中国?”
“为什么鸦片能在中国打开市场?”
“虎门销烟后,为什么惹恼了鸦片贩子和英国政府?”
“为什么称鸦片为武器?”
“为什么一个古老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进入近代后,竟如此遭受欺凌?”
……
学生常处于“愤”“悱”之际,始终带着探究的兴趣了解史实,使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追寻历史踪迹的过程。从一个单元看,是循着“遭受凌辱——奋起反抗——获得胜利”的线索编排的,就一个主题活动而言,也有一条历史线索隐含其间。一个个事件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时期的历史画卷。最后,老师通过板贴将教学中蕴含的这条“暗线”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英)工业革命后扩张市场→(英)贸易失利→(英)走私鸦片→(中)虎门销烟→(英)发动战争→(中)战败签约丧权辱国→(列强)瓜分中国。
二、细节的回放,让情感激荡
如果教学后学生只是对历史一般了解,并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上,是不能称之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而历史在学生眼里是那个年代的事,他们往往会比大人还要冷静地去看待并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感受往往又比较浅白,容易停留在表象之上。所以这位老师的教学就有意凸现了一些细节,让历史鲜活立体起来,让学生的情感随之激荡。
片断二: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出示表格)好好读读、想想,我们在签订的这些条约中丧失了些什么?(见下表)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明白了不平等条约迫使我们丧失了土地、白银和主权!之后,老师抓住赔款白银的数据作为情感的生发点。】
(1)在当时一个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只需要20两白银,算算1600万两白银可以为多少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需要?(80万户家庭,以一家5口人计算的话,相当于近10个锡山区的人口)
(2)这些巨额赔款从哪儿来呢?(巨额的赔款致使国库空虚,致使多少老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么多条约的赔款加起来,那是怎样沉重的负担!造成我们多少老百姓受苦受难!看着这些赔款数目你想说什么?
生:赔款太没道理了!(英国人太霸道了!太不公平了!清政府实在太无能了!……)
【学生纷纷义愤填膺,“悲”“愤”交加。】
触动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学生最真实、最直接、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而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放大他的情感,同时以个体的情绪感染全体学生就显得格外重要。有时,还要让历史事件中的“人”站出来,从幕后转到台前,让“历史人”与学生心灵相会、情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学生才能感受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追求,体验到他们的苦与乐、悲与喜。
三、理性的思辨,让认识提升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深入全面的思考。教学中,可以选取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动作或语言进行评述,点要选得很小,但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样,历史属于过去,历史也属于现在,历史也就能驻扎在儿童的心灵之中。
片断三:
鸦片,既不是枪也不是炮,为什么称它为“武器”?
【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三个层面来认识鸦片的危害,并在交流中补充一些具体的例子加深体会。】
(1)对于个人的危害
如:上瘾,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2)对于家庭的危害
如:父子失和,夫妻反目,家道衰微,家破人亡,倾家荡产
(3)对于整个国家的危害
军人吸食了鸦片,军队战斗力下降、不能保家卫国;
官员吸食了鸦片,不理朝政、贪污腐败;
……
教师小结:鸦片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家,乃至一个国!难怪英国人把它当作一种特殊的武器!
【这样的讨论,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了解鸦片的危害,领会教材中提及的“英国将鸦片当作一种特殊的武器攻打中国”的深刻含义。】
鸦片是可怕的武器,打开了侵略者掠夺中国的大门。为什么我们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却倍受欺凌?为什么每一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请认真阅读课文62页—63页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资料中分析寻找原因。
⑴科技落后、武器落后(中国手工作坊里的手纺车和英国的纺织机相比;清军的火铳和英军的火枪相比)
⑵统治者奢侈腐败(慈禧的奢侈生活和和绅的贪污腐化)
⑶观念落后,思想保守(清朝大将军福康安对英国演习欧洲新式武器不屑一顾;道光皇帝审问英俘时提出的可笑问题)
……
教师小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找到了当时清政府战争失败的原因。从鸦片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了长长的历史画卷,更看到了侵略者的野心、清政府的落后。就是因为落后,才让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充满了血与泪!
教材从科学技术、政治腐败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有意留下了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等方面供学生“补白”。教师借助教材,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这番讨论的意义不仅仅回答了中国挨打受辱的原因,更是帮助学生确立全面看待历史的方法,以及“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
四、现实的对接,让道德积淀
片断四:
师: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了解历史,是为了吸取教训。请同学们静静地在脑海中回放这段历史。想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否则就比不过别的国家了。
生:是啊,落后就要挨打!
生:像慈禧太后那么奢侈是不行的,现在我们虽然发展了,但还是要节约。
生: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学校也在开展“反腐倡廉”活动。
生:我们要与外国交流,才能学到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生: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
生:拒绝毒品,加强自我保护。
……
了解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和力量。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上这一课的现实意义,不仅“走近”历史、“走进”历史,还“走出历史”、“审视历史”。因为今天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而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对于祖国明天的建设者来讲,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就尤为重要。这位教师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不是简单地告诉和说教,而是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感悟。
走出课堂,品味课堂的同时,我又想起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博士说过的话:“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
反反复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便渐渐明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呈现历史的筋骨,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