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勇士的生命咏叹
2009-09-04史益华
史益华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开始,
你一定会再次选择刑警这个位置;
性格之火始终燃烧自信与沉着,
我说:你的另一个身份应该叫做勇士!
——《序诗·为蔡立群而作》
天已经黑了。
带着寒意的晚风阵阵吹来,让这里寂静的气氛更显得凝重。所有的人都在期盼,或许生命会产生奇迹。
然而,最后的时刻还是来临了。
2009年3月1日20时10分,上海胸科医院住院部13楼的那间病房里,蔡立群——这位军人出身,担任了5年多浦东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的男子汉——再也抵不住沉重的疲乏,闭上了双眼。他那颗坚强的心脏,缓缓停止了跳动。
一个勇士的灵魂溘然逝去。
只是,活生生的音容笑貌还在,风风雨雨的故事还在,讲述中那些不得不说的细节还在。
坐电梯上去,又坐电梯下来。
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了几遍,那天,蔡立群把宾馆摸了个透。“还要想得细一点、实一点、透一点,既保持宾馆‘开放的状态,又要保证伊朗代表团的安全,我们的预案要进一步推敲。”蔡立群说这话时神情严肃。
其时,正是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前夕,蔡立群担任伊朗代表团在上海住地宾馆的安保小组长。伊朗总统前来出席会议,对外本身就是很敏感的活动,也是恐怖分子的重点目标,安保难度很大。
在安保小组里,蔡立群年龄最大,但他的精力丝毫不输给年轻人。他肩负重任,全力以赴工作。一次,他组织了“峰会安保演习”。结束已是凌晨,恰逢命案发生,他即刻从宾馆赶赴现场坐镇指挥,一干便是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大家惊讶地看见他又精神抖擞地来到宾馆,与同事们一起在现场细化安保方案。
峰会如期举行。
结束那天,伊朗贵宾挥手告别,蔡立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做了一个手势。
同行的侦查员们都熟悉,蔡立群发出了进攻的信号。然而,令大家意料不到的是,蔡支(侦查员们喜欢这么称呼他)就在叫开房门的瞬间,第一个冲进了那个持枪犯罪嫌疑人暂住的宾馆房间……
“这就是蔡支的风格。他一贯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始终与我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重案大队的一位侦查员回忆。
“无论何时何地,浦东发生大要刑案,蔡支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破案现场。多少次,他几天几夜不睡,精神状态特好,指挥若定,一派大将风度。我忘不了他的身影。”重案大队大队长杜月明说。
忘不了的当然还有当时的情景:
浦东三林的那个嫌疑人被一举擒获,并成功缴获一支猎枪。行动结束时,蔡支拍了拍同行的几位年轻侦查员的肩膀:“好,干得不错!”
随后,他又匆匆驾车而去。
阴霾低垂。
早春的雾气中,陆家嘴的那些金融大厦连成了一道重叠起伏的天际线,给人以忽明忽暗的感觉。
那天,蔡立群带着支队有关同志专门去观察街区。上面来了命令:2008年5月23日,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将在浦东举行,刑侦支队负责承担第三十责任段的安保任务。当时,无论境内境外,不稳定因素蕴涵着诸多风险,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宁成了头号大事。而第三十责任段沿线地理环境复杂,外资企业林立,人口高度密集,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怎么办?蔡立群的回答是:“关键时刻我们只能挺身而出。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我们不能打折扣!……”
作为支队安保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亲自带队反复踏勘安保现场,全面熟悉地理环境,一项一项落实具体措施,带领全体参战人员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任务。
5月23日,奥运火炬的光彩划过浦东的天空。而仅仅16天之后,6月7日,蔡立群被确诊患了绝症。
他一直在火线忘我突击。
他哪里想到,黑色的厄运已经逼近。
痛。
他皱了皱眉头,未吭声。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那手上钻心疼的滋味绝对不好受。
“蔡支,你先去医院吧?”支队政委顾卫平说。“还是开会吧。”他低声回答。等到总支会议结束,顾政委及在座的陆军、夏永清等几位副支队长再也忍不住了:“蔡支,再晚,你也得去医院看一下!我们送你去……”
这是2007年6月一天晚上的情景。顾卫平记得很清楚:“那天蔡支情况不对头。大拇指上发出的水疱,怪怕人的。接着手掌红肿,后来整个右臂膀也肿了,不能再拖了……”
蔡支从支队会议室被“押解”送往医院急救。经诊断,病因系手指上水疱破裂引发的“腱鞘炎”。医生说,再晚来,引起败血症,就将危及生命。
小创口引起大麻烦,说明长期征战的疲劳已使蔡立群的健康走向了极限,他的肌体几乎丧失了免疫力。
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副支队长夏永清回忆说:“病休一个多月后,蔡支又加班加点了。他一只手开车,赶去各个凶杀现场。当时右手连笔都拿不住,他只能颤抖着签文件……”
真的,他在搏命。
诱人的粥香。
一掀开锅盖,那股热腾腾的蒸汽便散发出来,整个屋子就有了一丝暖意。蔡立群亲自摆碗,并给一只只碗里盛上了米粥。
“来,喝一碗!”他招呼道。几位熬夜作战的侦查员也不客气,坐下埋头便喝。
蔡立群作为支队一把手,特别关心一线的侦查员。哪里发生了凶案,他会第一时间赶去。指挥点设在哪里?侦查员休息在哪里?吃饭有没有问题?甚至取暖问题,他都关心得很细。
“你们不要只关心破案,还要关心侦查员的休息。”这是他对各大队领导常说的一句话。
“蔡支就是这样。”副支队长陆军说,“去年处理一桩大案时,他第一天夜里就来,整个晚上都在行动、抓人。第二天夜里根据线索,调整行动。到第三天早上,他还待在专案组。天亮时熬了粥,我说你走吧。他才和大家一起吃了早饭,然后走了。这种情景,太多、太典型了!……”
他是侦查员们眼里的好大哥。
此案有点“妖”。
某游戏机房的那个小老板被人杀害,从现场情况与地理位置推测,凶手极有可能就在附近的村庄里。然而,此案排摸整整一个星期,竟毫无线索。
再分析。游戏机房,交通点,河对面的村庄,以及特定的人群……难道范围错了?
“大家有点丧气,对原先的判断动摇了。”重案大队大队长杜月明回忆道,“一般案子三天,复杂案子七天多,总会有个线索,但这次没有。”
这时,蔡支说话了。几天来他一直未吱声。
他说的是打气的话:“方向没错!要主攻村庄。排查是否有疏漏?这倒是需要引起我们警觉的。”
适时的点拨,同时又鼓舞士气。
正好是周末,重案大队领导、骨干去复勘,一般同志休息一下。果然,在一个忽略的细节上,跳出了嫌疑对象。几天后,在四川将那嫌犯抓住。但没指纹,没目击者,作案工具又被处理了(事后证实),要定性很难。
蔡支的手机打到了四川。他说:“办此案要有信心,在审讯时要承担风险,对象一定会百般抵抗的。”
最后,审了四个小时,在大山边上,那个嫌犯完全招供。一个有可能滑过去的“无痕案”,终于告破。
“蔡支真神!”杜大队长说。
不问不知道。
原来,浦东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还有着“中国第一刑侦支队”这一美称。
该支队辖区面积特大:5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万,外加流动人口约100万。
该支队民警特多:达580多人(系全国民警最多的刑侦支队)。
该支队面对的治安形势特严峻:2004年以来,浦东新区年均刑案总量基本保持在1.8万起左右,约占全市刑案总量的七分之一。
而蔡立群正是这一个超重量级刑侦支队的“掌门人”。他是一位帅才,真正的领军人物。一批年轻的全国优秀侦查员的脱颖而出,同蔡立群的倾力指导是分不开的。蔡立群自2003年调任支队长后,独具匠心,通过结合实战,促进了浦东新一代刑警快速成长、成熟,将“创新、实干、进取、合作、自律”的刑警精神演绎成整体与高效的侦破机制,打造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光荣集体。
后来者已经居上。
蔡立群,这位领军者曾经洒下的心血,已经化作那些浦东优秀刑警心中不灭的火焰。
他的微笑含着情愫。
妻子说,住院时他一直唠叨:“大家这么关心我,我怎么还这份情啊!……”过去,他能叫出支队每一个侦查员的姓名,关心他们的生活,而现在,他总是像平时一样,把头发梳挺,穿戴整齐,接待每一名来医院探访的同志。他是在传递一个信息:自己还将回到战友中间。他的心是热的。为帮助贫困病孩,在病中,他还买了蛋白精专程送到医院。最后住院时,他还关心同室病友的家庭困难。
他的微笑含着憧憬。
妻子说,有一阵他老爱说:“怎么样,动员女儿当警察,好吗?”是的,破案成了他终身之爱。那凶相毕露的黑夜,那血色狰狞的白昼,那迷途、沉思和突然的峰回路转……都成为他生活中的痴迷理由。那里,也许有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成为他生命追寻的极致。他的心中,有着永远的“警察情结”。当然,女儿一直陪伴着他——他手机的屏幕上就是女儿的照片。有时高兴了,他会打开女儿照片,问身边的人:“我女儿漂亮不漂亮?”
他的微笑含着爱意。
妻子说,成家之后,他总是说:“我是说走就要走的,为了案子,没办法。不过,你放心,我会回来的!”结婚27年来,他在家过年只有两次,一次是1988年春患了甲肝不得不休息,另一次就是这次住院。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而把爱深深藏在了心里。2009年2月21日,当得知医生将用重药最后一试时,他知道时日不多了。他给妻子发去了这样一条短信:“惠:我是多么想和你共度美好人生,也想过60岁后我来做菜让你歇歇,其实我想在退休后弥补因为过去工作忙没关心家里的任何事务、没给你带来欢乐、没带你出去看看等一切过错。我相信上苍一定会给我这个时间的,我一定会努力。晚安!”……
这是真情的流泻。
这是大爱隐于心胸的真实写照。
一个勇士的灵魂遽然逝去。
他选择了夜晚,一个格外沉重的夜晚,一个无法挽回的痛泣失声的夜晚。
他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他闭上了双眼。他的眼角蓄着最后的泪珠。■
组稿:曹参cc5211828595@163.com
编辑:董晓菊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