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率先向IMF注资 亿
2009-09-04
被认为明确转移美元资产 将有望增加中国代表地位
500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管克江 本报记者 夏 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总干事卡恩9月2日在IMF总部签署协议,中国将购买价值约500亿美元的IMF债券,这些债券以特别提款权的形式计价。外电纷纷就此评论说,作为首个购买IMF特别提款权的国家,中国此举意味着大张旗鼓地分散美元资产,同时也将增强IMF特别提款权的影响力。
寻求扩大在IMF中的代表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决定,向成员国增发总额5000亿美元的债券,这些债券以特别提款权(SDR)的形式计价。法新社2日发自华盛顿的消息说,发行特别提款权是IMF史无前例的举措,意图是为成员国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应对全球经济危机。IMF在签署协议后发表声明说:“这一协议给了中国一个安全的投资工具。它也将提高IMF援助成员国走出衰退的能力,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法新社的报道还说,中国正寻求扩大在IMF的代表权,以反映其上升的经济地位。然而,任何扩大中国在IMF影响力的举动都可能遇到阻力,特别来自是传统上任命IMF总干事的欧洲的阻力。为了抵消中国的影响力,欧盟财长同意将对IMF的注资从750亿欧元大幅提高到1250亿欧元。今年6月中国就表示,将购买500亿美元IMF债券。此外,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也是潜在购买者。不过,俄新社3日援引俄总理普京的话称,俄近期不会参与IMF特别提款权增发。
摆脱美元依赖的重要一步
《华尔街日报》3日说,中国一直提倡把特别提款权作为替代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这份协议是IMF史上同类协议中的第一份,是中国将投资重心转出美国债市的最醒目宣示。布鲁金斯高级研究员普拉萨德说:“此举的象征意义很重大,说明中国可以选择的不再仅仅是美元了。拥有以特别提款权计算的巨额IMF债券,将有力推动中国关于增强特别提款权地位的建议。”
不过欧亚集团的康索纳里认为,由于IMF债券市场有限,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数量不会明显下降。“它们确实在努力分散未来的资产配置,但短期内看来,我们不认为这是中国真正的切实的选项。”普拉萨德也承认中国向IMF注资不会对美元立即产生显著影响,但他认为长期来看情况将发生变化,“成为储备货币不再是特别提款权的幻想”。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都明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对于一国外汇储备来说,也是如此。目前我国购买的美元债券占外汇投资总数的70%,数额过于集中,而黄金储备等其他投资形式却远远不足。近期美国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利率又这么低,美元贬值的风险很大。周世俭认为,适当分流一部分投资很有必要。另外,目前中国在IMF的发言权还很有限。购入500亿美元IMF提款权也能增大中国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