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走西口》的美玉瑕疵

2009-09-03赵君秋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奋斗晋商创业

赵君秋

[摘要]开年大戏《走西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全剧平均收视率高达9.60%,创7年来新高,观众反应褒贬不一。该剧融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于一体,不仅写出了山西人的奋斗历程,更为可贵的是写出了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将传统的儒家文化贯穿始终,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相吻合。本文主要就作品内涵、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谈作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走西口;晋商;奋斗;创业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走西口》取代《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为2009年开年大戏,与2008年的开年大戏《闯关东》形成呼应之势,成为2009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青年田青因生活所迫走西口的故事,反映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与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央视之所以把《走西口》作为开年大戏,在于该剧融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于一体,不仅写出了山西人的奋斗历程,更为可贵的是写出了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将传统的儒家文化贯穿始终,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相吻合。

一、《走西口》的亮点

1,主题鲜明

作品在描写以田青为代表的山西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思想。小到待人接物、言行起居。大到打拼创业、经商济世均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内涵精髓。田家大院少奶奶淑贞对路头遗孤的怜悯施舍,对儿子田青的诚信守义、勤劳节俭的教育,对素不相识的革命党人的无私救助;田青秉承田家祖训,对翠翠一诺千金,在口外与山西人团结协作以及生意场上的诚信经营,对梁满囤以德报怨等情节无不是践行“儒道”思想的生动体现。而作品最后将传统的仁义思想提升到民族大义的层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真实再现了民国初年的社会现实

作品力求以真实的视角展现民国初年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土匪猖獗、官吏腐败、官匪勾结、鱼肉百姓的历史,使观众真切感受到田青等人创业之艰难及走上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3,剧情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不断,悬念迭出,引人人胜

《走西口》故事精彩,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作品通过一个又一个好看动人的故事,描绘了西口古道、商贸战场生死搏击的场景。它带领着观众同作品中人物一起走上西口路,一起分享成功和喜悦,一起感受悲凉和凄苦,一起经风霜、历艰险、见世面,从而使观众沉浸在作品所创造的特定的艺术氛围中。

4,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

翠翠的重情义,丹丹的痴情,田耀祖既诚心又无赖,虽邪亦正,梁满囤的奸诈狭隘,巧巧的刁蛮与善良,淑贞的慈爱与坚忍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梁满囤做学徒时的忍辱负重,成为上门女婿后对裘氏父女的忍让,从学徒一跃成为老板之后的得意忘形,对田青的嫉妒。火烧烂牛皮,乐极生悲失手摔死儿子等一系列情节可圈可点。田耀祖施计让梁满囤给牛师傅下葬;送驴蹄弄巧成拙丹丹被休;给刘一刀通风报信想抓徐木匠,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豆花母子被抓等情节也使得田耀祖的形象熠熠生辉。

二、《走西口》的不足

1,影片没有真正反映出走西口的内涵

“走西口”的精要之处在于一个“走”字。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一个“走”字能表现山西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西口难走,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恶劣、社会环境的险恶、创业的艰难,这三个方面在剧中有所表现。但往往浅尝辄止。以田青为代表的走西口的山西人怎样同自然环境、社会恶势力做斗争的?没有真正的表现出来。杀虎口外、戈壁沙漠、严寒风雪,田青去恰克图经商、去沙漠拉骆驼本应是很艰辛的,剧中却一笔带过。相反田青穿着西服拉骆驼的镜头却多次出现。有些不合时宜。从被迫走西口到在黑土崖当土匪。从被诬陷坐牢到皮匠铺的外柜,从拉骆驼到开估衣店,从二次坐牢到办货栈……可以说田青一路走来确实遭受不少磨难,生意场上几起几落,几近破产,又起死回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走西口创业的艰难。但同时给我们更多的感受是:田青真有福气,总有人在帮他。田青是怎样克服困难,一次次摆脱困境,重新站起来的,这些能表现田青顽强拼搏奋斗精神的情节却少之又少。三次坐牢都是死罪,田青自己没做任何努力,没有主动去和官府周旋,只是坐以待毙,而最终都能逢凶化吉。开估衣店、办货栈也只是动动嘴就办起来了。正所谓世道虽险恶。但吉人自有天相。在做生意过程中,田青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气魄与胆识。这样的内容太少太少。

2,结构松散,情节平淡,缺乏吸引力

贯穿全剧的主线是作品中多次提到的田家的祖训:“仁义礼智信”,即“大忠大爱为仁,大孝大勇为义,修齐治平为礼,大恩大恕为智,公平合理为信。”这是剧中人物做人和经商的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能根据社会的变化将其升华为“天下统一为仁,民族兴亡为义,自强不息为礼,福亏自盈为智,以义取利为信。”这是该剧可取的地方。不难看出,作品想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创业经商——做一个儒商——做一个进步的儒商。同时编创人员又试图将民国初年复杂险恶的社会现实(土匪猖獗、官吏腐败等)及革命党人的活动融于其中,来丰富作品的内涵。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因而使得作品结构松散,有些内容牵强生硬。如剧中多次提到田家祖训:“仁义礼智信”,感觉是编创人员有意为之,说教的内容多于感性的认识。剧中人物是怎样遵守“仁义礼智信”做人原则的,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剧终再次把田家祖训升华为“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相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更是流于形式。

另外,作品情节虽曲折,但不生动,有惊而无险。因裘老板的误会,田青被诬陷,打入死牢,差点被砍头,情节可谓曲折。这一打击对于一个20出头、一心想赎回田家大院、刚刚开始闯世界的年轻人来说不啻晴天霹雳。可是我们看田青,一开始天真地以为讲清楚自己是被迫当土匪,当个小头目不过是权宜之计,就能平安无事。当知道自己被判死刑,即将行刑时,竟然平静地接受了,没有抗争,没有痛苦,他的所为不像是一个怀揣梦想、闯世界的年轻人,倒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看破红尘的出家人。在这里人物性格特征与情节发展需要相矛盾,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不甘心这样去死,要同命运抗争的田青。在矛盾冲突的紧要关口,往往是最吸引观众,最能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但在这一情节中田青没有上佳的表现,他的朋友梁满囤、王南瓜也只是去监狱探望田青碰壁而归,去找裘老板求情碰壁而归,最后只能去囚场送送行而已,也没做更多努力。倒是豆花表现得非常刚烈。田青第三次坐牢。罪名是私通苏俄,更是死罪。但包头商人们罢罢市,田青就被放出来了,情节过于简单。诺颜王子是怎样带领包头商人们罢市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在罢市过程中怎样同政府较量的,

政府又是如何被迫妥协的,这些精彩的镜头观众没有看到。统观全剧。田青等人黑土崖当土匪一段算是比较精彩的了,但与《闯关东》中老金沟一段比照一下的话,就会感到明显的差距。

3,主要人物形象苍白、公式化

编创人员在田青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既是晋商的代表,又是“仁义礼智信”的化身,同时还是那一时代的进步青年,而性格的发展又要生活化。田青的肩上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因而显得苍白、公式化。他没有朱开山的智谋和魄力,也没有乔治庸的雄才大略。

田青很单纯。虽然剧中人物提到田青时多次说他能文能武,但他的文才武略也只有在黑土崖当土匪时有所表现。如果说初出茅庐的他在第一次被诬陷入狱时认为解释清楚就会没事的话,那么经过这次打击以及在皮匠铺做外柜和开估衣店的磨练之后,他应该成熟起来。可是当他第二次被陷害时,田耀祖特意在城门外等他,让他赶紧躲一躲,这时的他仍然认为说清楚自己这几天没在包头就会没事的,竟然自投罗网去了。更为可笑的是,让怀孕的豆花也一起跟着去了,这不像是一个见多识广、经商多年的商人所为。

田青是一个穿着民国服装的现代青年,他的身上带有太多的当代青年的痕迹。田青一路走来,总有人在旁帮他。从他走西口的那天起,徐木匠(田母与之相好)就一直暗中保护他,每当田青遇到困难的时候,徐木匠总能出手相救。此外,在杀虎口土匪窝得到李义(田母曾经救过李义)的关照,三次坐牢都是徐木匠搬出诺颜王子来积极营救,在包头又有田耀祖暗中帮忙……归根结底一直是他的父母在帮他。在长辈的呵护之下,田青的成长虽历经磨难,但有惊无险,即使在刑场上即将行刑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为田青的生死存亡担心,因为我们知道有人会帮助他的。田青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智慧去化解矛盾,他的身上带有太多的现代青年的特点。

作为剧中的主人公,田青喜怒不形于色,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没有干事业、闯天下的人的那股朝气,我们在他身上看不到活力,看不到热情,当然也看不到愤怒。相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田青醋劲十足,动不动就醋意大发。他不如豆花有度量,不如豆花泼辣能干。晋商经营是讲究合作,讲究团结的,田青对豆花前夫商人鲍晋中的偏见和做法不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晋商所为。

与同是晋商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相比,田青没有魄力和谋略。他经商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官府和土匪,每当官府抓他或土匪打劫,都有诺颜王子和李义帮他。田青没有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在生意上遇到困难,解决起来也是那么容易。他的货物被土匪刘一刀抢去之后,公司没有周转资金,面临倒闭。田青想到了代销,于是就有20多家皮革厂让他代销货物。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们看不到田青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表现的谋略与胆识。而乔致庸为了实现“汇通天下”的远大抱负,他力排众议、克服重重困难、卧薪尝胆。有气魄、有谋略、有胆识,不愧为一代晋商的代表。

同田青一样,豆花身上也带有当代女性的特征。豆花在北平读过书,又是包头富商鲍晋中的未婚妻,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豆花应该是一个大家闺秀。可是我们在她身上看不到大家闺秀的影子。她能吃苦(如在皮匠铺做饭),很泼辣,同时又很任性。她为田青殉情,为田青怀疑她和鲍晋中有私情而离家出走(住到山西会馆),不顾自己家里的生意,执意去报馆工作。可以说豆花具有那一时代女性的进步思想,但如果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北平尚可。发生在包头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走西口》尽管有很多缺陷,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的电视剧。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走西口的奋斗精神,摆脱危机;经过地震洗礼的四川人民也需要这种奋斗精神重建家园;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回归。《走西口》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弥补了它在艺术上的不足。

猜你喜欢

奋斗晋商创业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创新:当代青年的“中国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