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母亲》对亲情的解读与战争的反思

2009-09-03刘喜萍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社会意义亲情战争

刘喜萍

[摘要]《母亲》是日本电影大师山田洋次2008年最新电影作品。该片讲述了一个母亲和她的家庭在二战时体现出的感人亲情,提醒当代人们要珍惜与家人之间宝贵的亲情,是对亲情的呼唤。同时该影片一直隐含着反战这一话题,严厉控诉了帝国主义战争罪行。《母亲》拍的虽然是二战时期的事,但对现在的东亚人依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母亲;亲情;战争;社会意义

《母亲》是日本电影大师山田洋次2008年最新的电影作品。作为2008年2月初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中惟一一部日本电影,《母亲》首映后得到不少好评。在2008年度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母亲》作为开幕影片亮相,山田洋次导演凭借《母亲》一片赢得了香港亚洲电影首次设立并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并获得了2009年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又称:“日本奥斯卡”,日本最高电影奖项)的12项提名。本文拟就《母亲》这部电影作一评析。

一、导演山田洋次及其影片《母亲》扫描

山田洋次是我国观众都很熟悉并喜爱的日本导演之一,他的《幸福的黄手帕》和《远山的呼唤》等在我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山田洋次于193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在他童年时,因为父亲要前往中国东北“满铁”工作,举家前往中国东北。山田洋次在中国东北长大,直到中国抗日战争结束,16岁的山田洋次才返回日本。山田洋次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同年进人松竹电影公司任导演助理。1961年,山田洋次正式担任导演,拍摄了处女作《二楼的陌生人》。

山田洋次已创作了80多部作品。1969年开始拍摄的系列电影《寅次郎的故事》是其一生的代表作,该系列共48集,连续拍摄了27年之久,创下了世界之最。2002年拍摄的影片《黄昏清兵卫》被《电影旬报》评为当年十佳影片第一名,在日本电影学院奖上更破纪录地一举囊括了14项大奖,被影评人盛赞为“日本电影史上永远值得怀念和尊敬的杰作”,并获柏林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母亲》是山田洋次最新的影片,这部影片改编自黑泽明生前的御用场记及后期作品的制作人野上照代女士的作品《给父亲的安魂曲》,由日本国宝级女演员吉永小百合饰演片中的母亲,讲述了一个母亲和她的家庭在二战时体现出的感人亲情,将二战时期寻常百姓家的无奈悲哀及女性达观坚毅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期。在日本东京,野上佳代和丈夫野上滋以及两个女儿一家人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不久,野上滋就因反战言论而被捕入狱,平静温馨的生活就此被打破。母亲本为富裕的警察局长之女,警察局长早年不满女儿嫁给穷知识分子,又嫌女婿是个“叛徒”与女儿脱离关系。此时日本国内生活日益困苦,母亲佳代夜以继日地工作维持家庭开支,带着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初子和照美,苦苦地过日子,并不断地给丈夫写信或者探监。母亲不仅照料一家的生活,还维持了一家平静乐观的情绪,让狱中的丈夫最大可能感受到家庭的平静和温暖。周围的好心人包括野上滋的学生山崎先生、野上滋的妹妹久子姑姑、个性独特的舅舅仙吉等也前来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年底,日本突袭珍珠港,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战况愈紧,父亲野上滋最终在监狱里病逝,后来山崎应征入伍并因战船沉没而淹死,久子姑姑回到了广岛,死于原子弹的核辐射。

二、《母亲》主题:对亲情的解读

山田洋次的影片多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的。表现了社会变化给家庭带来的撞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家庭内部关系的感情波澜。他一直习惯于用电影注解生活。总是从一个永恒的平民视角观察生活。在他的作品里,几乎都是以底层阶级、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感情为描述对象,他的影片主题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的影片景观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将底层人们的无奈心酸和幸福快乐表现得细致人微,歌颂了他们纯真的情感和善良的性格,呼唤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幸福的珍视。

在《母亲》一片中,山田洋次仍秉承其熟悉的平民家庭路线,讲述一名生活在普通家庭里的母亲,为了家庭任劳任怨,几十年的风霜都没有让她垮下,抚育一双小女儿,等待丈夫归来。小小庭院里季节无声变换,秋季黄叶飞舞,冬季大雪纷飞,夜晚母女三人灯下依偎,母亲做着针线活儿,女儿们做功课,或者商量给在狱中的父亲写信,纵使生活悲苦辛劳,但是有浓浓亲情为伴,母亲野上佳代温柔坚韧如蒲苇,成为女儿们牢固的依靠,所以日子尽管一天天流逝,每一个日夜都仿佛被打磨出光彩,在成年后的女儿照美的记忆里面,熠熠生辉。在母亲庇护下,野上家没有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倒塌,两个女儿也避免了父亲离去和战争带来的打击,是母亲用她的爱和坚强支撑起了这个家。母亲含辛茹苦将女儿带大,没有抱怨。她不算坚强,也会当着女儿的面落泪,也会被疲劳和病魔击倒。但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那个疯狂的岁月里,维持了一个普通的平民应有的尊严和理智。在母亲的身上,看不出任何左翼色彩的思想。看不出任何知识女性的特质,但是她从未向任何来自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妥协,而对待乡下来的粗鲁的亲戚。她却善待有加。在山田导演呈现的细水长流般的生活里,体现了母亲的平凡、坚忍和伟大。尽管影片《母亲》是以20世纪40年代初的战乱时代为故事背景,但影片中不时流露出来的浓浓的人情味,在这部静静的电影里蕴涵着巨大的爆发力。山田洋次导演表示:“在那个艰苦的时代,家庭中的成员都是肩膀连着肩膀,挤坐在一起吃饭的,这是在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看不到的景象,我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在这部电影中看到那样的镜头,应该会在怀念中感到欣喜吧。”

当然,光靠母亲佳代一个人毕竟还是不够的,这时亲朋好友成了她坚强的后盾,电影里所反映出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信赖与温情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这是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寻觅到的。在影片中给予佳代最大帮助的就属山崎先生,一个笨手笨脚,不善照料自己,爱哭,不会游泳的家伙。作为野上滋的学生,他一直没有忘记老师的教导,不遗余力地帮助野上一家,使佳代减轻了不少负担,同时由于比较憨厚的个性,深得两个女儿的喜爱。山崎那种不求回报的爱,彰显人性之宽广;那种非血浓于水的无私,也让我们体味到山田洋次对美好人性的深切期待。像山崎一样的人物还有久子姑姑以及那位没留下好印象的仙吉舅公等。《母亲》一片,是景色美,人情更美,即使身处那样一个荒谬、黑暗的年代,人性的光辉却毫不褪色。

《母亲》这部感人之作告诉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相信爱,保留住心底的那份纯真,是送给迷失在现代社会的日本人一针强心剂。山田洋次借此片表达了对日本女性的敬意。提醒当下日本人,珍惜与家人之间宝贵的亲情。是对亲情的呼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淡了。那个温馨的真情时代真的已一去不复返了吗?山田洋次告诉我们,人性不应该被忽略,更应该珍视

真情,亲情和爱情才是最宝贵和最能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

三、《母亲》的内涵:帝国主义战争的反思

《母亲》一片主线虽然是赞扬日本传统女性的伟大和对亲情的呼唤,但反战这一话题也一直隐含在影片之中,父亲野上滋誓死不写忏悔书并凄惨死去;舅公仙吉的反战游行:美丽聪慧的小姑子在广岛受到原子辐射而告别人世;一直是佳代心灵支撑的山崎也被迫入伍,乘坐的战船被炮弹击中,不会游泳的他永远沉入寒冷黑暗的海底;山崎最后那绝望的眼神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出导演对战争的憎恨。每个人都活生生地活过,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死予那场“圣战”,还有比这更荒谬残忍的事情吗?一部反战片。不见多少煽情催泪戏,然而在看到战争一次次将佳代所宝贵的亲人还有挚友一一带走时。观众所能感受到的战争之罪恶远远比亲见流血事件要深得多。战争到头来最受苦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望着母亲佳代那悲悯的眼神,突然间苍老的面庞。让人的心禁不住颤动,战争是多么可怕啊。

电影不但是反战的。更是反天皇崇拜的。电影中。对那个时代的临摹,仿佛回到了寅次郎时代的冷幽默。一个反复的场景,是对天皇的崇拜。街坊开会,主席要大家向着皇宫方向跪拜。跪下后,一位老妇说,我看见报道天皇去了行宫。是否应该向行宫方向跪拜呢。大家转过来向行官方向,刚要朝拜,又有异议分子说,难道不该始终向皇宫方向跪拜吗。主席糊涂了,说要请示上级。这位政治犯的妻子。就这样随着大家,跪来跪去。后来街坊主席介绍她作代课老师。母亲又在学校里,领着学生反复敬拜、歌颂那位将丈夫送进监狱的天皇。母亲可以跪在天皇面前,但她始终相信丈夫没有罪。在父亲威胁脱离母女关系,或在丈夫的老师以法律的名义说丈夫野上滋是罪犯时,每一次,她都突然起身,带着盯着食物两眼发直的照美,决然地离去。在母亲的一生中,争夺最激烈的,其实是最形而上的“神圣”二字。丈夫的罪过,是微言大义,不称“对华战事”为“圣战”。野上说,战争就是战争,没有神圣可言。他用自己的死亡,去褫夺加在一场战争之上的神圣二字。而这个国家,却以加在君王身上的神圣二字,剥夺了母亲一生的幸福。

在影片的最后,母亲弥留之际,已经长大成人过着幸福生活的女儿安慰她。走了之后可以与冤死狱中的父亲和姑姑在天上团聚了。她则说出了全片最震撼人心的话:“我不希望什么来世,我只希望他(丈夫)活着,今生和我在一起。”——这句话出自行将离去者口中实在令人痛心,这也是对军国主义最凄厉的控诉,是一句最强烈的反战口号。母亲临死的愿望,是活着见到丈夫,她至死也具有坚定、强韧、清醒的良知和意识。临终时,日本人的传统信仰,已无法成为对她的一首安魂曲。这是对帝国主义战争最严厉的控诉。很质朴很有力的一句话,却是一百多分钟的电影的升华。

对太平洋战争以及日本侵略亚洲这一段,山田洋次导演坚定地控诉了军国主义思想。在影片中山田洋次借着老百姓的口,抨击了日本当时“先打美国人然后决战德国人”的妄想。对美国投原子弹,山田洋次也没有正面抨击,却巧妙地通过设计了一个最年轻貌美、最受观众怜惜的角色——姑姑,用旁白的方式交代她回到长崎惨死的结局,而且是受了辐射一个月后饱受折磨而死,完成了道德谴责。在柏林电影节上,山田洋次强调,日本不应该忘记过去的战争血泪,“影片所描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多年,那时的日本是个极具军国主义的国家。事实上在日本,有人经常会‘遗忘或者掩盖这段历史。然而,当你忘记了你的过去,你就很可能重蹈覆辙。”《母亲》拍的虽然是二战时期的事,但对现在的东亚人民依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意义亲情战争
永不凋零的亲情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