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充型同题影视创作的成功尝试

2009-09-03徐占品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

徐占品 李 华

[摘要]目前热播的电视剧《暖春》是对补充型同题影视创作的成功尝试。在这部电视剧中,大胆启用原班演员。增加喜剧元素,补充故事情节,因而取得了成功。但是该剧在创作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题影视作品创作中需要解决的几组矛盾。

[关键词]影视艺术;影视创作;补充型同题影视作品

按照叙事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同题影视作品的再创造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颠覆型,即在前一部作品的故事框架中对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较大的改变;其二是复制型,对作品的每一次重拍都较严格地忠实原著,并积极借鉴前期同题作品,基本保持原汁原味,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没有变化;其三是补充型,在原有的叙事内容基础上,对一些叙事断点进行补充。比如电视剧《暖春》是对电影《暖春》进行的补充和纠正。在这三种类型中,颠覆型和复制型的作品再创造形式比较多见,补充性相对较少,我们以《暖春》文本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一、电视剧《暖春》续演电影版辉煌

1,启用原班人马使观众“眼前一亮”

5年之后,作为电影《暖春》的编剧和导演的乌兰塔娜把一部同题电视剧摆在了观众面前,而且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竟然启用了电影版本中的原班人马,着实出乎人们意料。

原班人马演绎同题电影,符合受众选择影视剧作品时的接近性的要求。观众在观看以往的同题影视时,往往需要先克服刻板成见。打破业已形成的媒介印象,重新建立新的人物链接。

其次,原班人马对剧情的把握比较深刻,这是保证作品不走样的关键要素。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惊叹于其与电影版剧情的一致性,甚至人物的有声语言、态势语言都一模一样,这也只有原班编导和演员才能演绎出来。

2,增加喜剧元素使观众“苦中作乐”

电影版《暖春》把悲情和感动演绎到了极限。而电视剧《暖春》则在剧情中增加了喜剧元素,使得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苦中作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喜剧元素就是铁蛋爹和香草娘。铁蛋爹是电影版《暖春》中并未出场的人物,只是在其他人物的表述中提及,他是一个“收养了小花,但是后来自己生了个娃,就开始虐待小花”的人物。在电视剧中,这一人物的出场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一个说话结巴、唯利是图,成了全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丑角形象。他总是故作聪明,却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令人忍俊不禁。

另一个喜剧元素是香草娘,她在电影中只是以一个“坏人”形象出现的,她四处联系收养小花的主家,企图把小花从香草家赶出去,最终却被懂事的小花感动了。但是在电视剧中,这个人物形象却变得丰满起来,她“护犊心切”。为了香草生娃和香杏婚姻的事忙里忙外,却总好心办坏事。她与老王婆子吵架、与香草爹拌嘴、与李快嘴叫板,都富有喜剧特征。使观众感觉到这一人物形象的“可爱”起来。可以说,喜剧元素的融人是电视剧《暖春》的一大看点。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3,补充故事情节使观众“恍然大悟”

一部26集的电视剧,显然具有充分的空间把故事塑造完整。与同题电影相比,电视剧《暖春》十分注重讲述观众欲知的情节,并十分乐意解答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留下的困惑。

首先,电视剧版《暖春》详细讲述了小花“孤儿”身份的来历,利用5集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幸福的三代四口之家如何经历灾难:小花的父亲为了母亲治病、妻子生产、孩子上学,明知小煤窑危险却仍然冒险打工,最终因煤窑出事而罹难。小花的母亲声嘶力竭大喊救人,却因难产失血过多身亡,小花的奶奶本来有病。在听到铁蛋爹无意中说出的小煤窑出事的消息后也撒手人寰,只留下小花和两只老母鸡。就是这两只老母鸡,其中一只为了还村长大伯家的钱而被卖掉,另一只被铁蛋一家偷偷宰掉。正是这种对孤单的演绎和遭受的折磨,就使得小花出走顺理成章。

其次,剧情的末尾村长向全村人道出了宝柱爹封存30年的秘密。在电影中这是一段很感人的戏,但是观众在感动之余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秘密能保存几十年吗?这件事全村怎么会只有村长一个人知道呢?使人觉得不合情理。而在拍摄电视剧《暖春》时,补充了结尾的这段话:宝柱是宝柱爹从麦地里捡来的。为了不让他知道自己是个孤儿,从别处搬到了芍药村。这一改,观众才“恍然大悟”,也就解开了观看电影时一直留下的疑问。

此外,剧情中香草娘、香草对小花态度的转变也显得更加自然:宝柱对他爹的态度的变化也更加符合人性。包括香草娘和香草爹的矛盾冲突、香草和香杏的性格差异。都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具完整性和戏剧性,使得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二、电视剧《暖春》存在的不足

1,剧情拖沓

把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演绎成一部26集的电视连续剧,并且故事梗概与电影版基本保持一致,这就势必将内容抻长,将节奏变慢。

电视剧版《暖春》并没有改变电影版的剧情内核,只是在这个内核的外围增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比如,为了进一步突出小花的遭遇。对其家破人亡的过程的叙述由内聚焦转变为零聚焦,不再由他人之口代为转述,而是直接具体的描述其先前的幸福生活,以便和之后的凄苦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在电视剧中就增加了小花父母、小花奶奶、村长大伯一家、铁蛋爹娘等一系列人物,他们围绕小花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但是,电视剧在处理这些情节时连续用了长达7集的镜头来展现。尤其是在村长大伯把小花接回家之后,村长媳妇与村长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过于繁琐。

在这部电视剧中,人物的增加和情节的扩展并未能使剧情紧凑,受电影版的影响,大多观众可以明显感到剧情的拖沓。尽管编剧和导演一再强调该据“不重情节重细节”,但是对细节的过分刻画很容易导致剧情的分裂。

2,场景失真

无论是电影版的《暖春》,还是电视剧版的《暖春》,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其感人的剧情之外,就是制作成本低廉。我们也可以从影视作品展现的场景发现这一点。在电影中,由于剧情紧凑,没有大量的场景的镜头,观众尚未能明显感到场景的失真,但是在电视剧版中,由于剧情节奏的缓慢。自然风光镜头出现的频率和时长有了明显增加。这也让受众感受到了其中的失实成分。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山区,但是所选择的拍摄场地更像一个丘陵草原,唯美的乡村风光,与整个故事的悲情基调不太协调。其次。在剧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月亮,这个意象的重复使用缺乏变化,不但不真实,而且影响了整个场景的美感。再次,电视剧演绎的时间跨度与场景和服装形成了矛盾。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从头到尾,剧中人物一直穿着夏装,没有季节的变化,这也不符合常理。

3,虎头蛇尾

看完电视剧版本,观众们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剧情拍摄虎头蛇尾。故事的结尾显得突兀。有一些需要交代的情节未能交代完整。

故事的主线基本上保持了电影版的原貌。但是对于增加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前后照应。香杏和王小到城里打工,

中间经历了诸多波折,却没有交代他们的结局。此外,故事的结局也应该增加小花融人宝柱一家的内容,甚至其学习、考上大学等情节。但是电视剧版本中采取了和电影版本一样的结尾方式,香草和宝柱彻底接纳小花,即宣布剧情的结束。至于14年后。小花大学毕业回到村里教书只是予以了简单交代。故事的结尾和剧情的开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别,故事开端的不厌其烦地铺垫并未能坚持到故事的结尾,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三、同题影视作品创作需要解决的几组矛盾1,文本继承和内容创新颠覆型改编倾向于对原有文本进行创新。复制型改编则更倾向于对文本内容的继承。补充型改编则不同于二者,既要有创新又要有继承,并且要很好地把握这一对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作品既保持原有文本的整体风格。又具有新鲜内容。因此要枢通过这种艺术创造形式生产出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大的难度。

电视剧版《暖春》较好地处理了文本继承和内容创新这一对矛盾。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二:第一。要想做到文本的继承必须牢牢把握住原有作品的主线。每一部影视作品都要一条主线。它规定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要的戏剧矛盾。这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因此,只有坚持这条主线,一切创新点都围绕主线展开并最终为主线服务,就可以使得新作品不走样。其二,内容创新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合理就是要求同题影视剧创作中的创新点要恰当自然,不露痕迹,适度则是对创新的量的要求,创新成分过多,就会影响主线而成颠覆型创作方式,太少则又有容易走上复制型创作的道路。2,经济效益和艺术价值随着影视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影视作品愈来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电影改编为电视剧,首先就面临这个问题。拉长剧情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是严格遵循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成为一个两难的抉择。其实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互相协作并实现共赢是可以实现的。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是第一位的。它不但决定了作品的生命长度,还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广度。也就是说只有好的作品、受众满意的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或者可以说,追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是保证作品的艺术价值。

目前的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置作品艺术性于不顾,这都不符合影视作品和影视产业的科学发展。是不可取的。3,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并且要保持原有作品的风格,补充型影视作品再创造应该坚持宏观真实,也就是说要保证二者在宏观层面的一致性。但是应该如何使得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相互融合,为文本继承和内容创新更好的服务,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对于宏观真实的把握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须的,只有把握改编后作品与既有作品在宏观层面的一致,才符合补充型影视作品改编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微观真实的理解则有不同的理解,补充的文本内容势必在微观层面与前一作品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微观真实是很难做到的。然而,完全置微观真实与不顾,随意改编,也会影响作品的主观真实。比如在电视剧版《暖春》中,一些现代流行词汇的出现与故事的发生地(一个偏僻的农村)是不太现实的。

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微观真实是宏观真实的基础。宏观真实是微观真实的结果。对于同题影视剧的改编来说。要有限制地进行微观改编,才能不影响作品的宏观真实。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探讨
中国网络剧的编剧、拍摄与制作
影视传媒的泛审美化与审美救赎
视觉文化时代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热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