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给道德与尊严让路
2009-09-03李平陈晓枫
李 平 陈晓枫
电影生死朗读《The reader》讲述的是一个15岁的男孩迈克(Michael Berg)与36岁的独身女人汉娜(HannaSchmitz)的恋情,虽然两人年龄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让人想到畸恋,但他们像夫妻一样生活。多年后,当男孩长大成了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庭上重逢了昔日不辞而别的情人,她此刻已经成了被告,因为二战时当过法西斯集中营的女看守。接着是漫长的审理被判处终身监禁;在失去自由的后半生里,迈克(Michael Berg)一直没有去看望她,他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结婚,生女,离婚,其间不停地为汉娜寄录音磁带,为她朗读各种书籍。20年后,汉娜得以赦免,却自杀了,迈克只见到的是情人苍老的尸体。汉娜的悲剧凸显了人类难以逾越的道德与尊严。汉娜的罪是大家一起定的。首先是其他被告人,为了给自己脱罪,一致把罪行推给汉娜。接着是法官,在法官审问汉娜时候曾经被汉娜反问:换成你会怎么样去做?法官哑口无言,心虚地躲避汉娜的目光。然后是男主角迈克,他明明知道他如果站出来作证——汉娜是文盲,就可以有力减轻汉娜的“罪”,可是他出于胆怯、羞耻而不为。最后是那些旁听者,一致冲着汉娜高喊——纳粹!所以汉娜就这样被定罪了,而且是终身监禁,而其他人仅是四年三个月刑期而已。这里有个问题,汉娜为什么不自辩自己是文盲,以减轻罪行?汉娜因为羞于当庭说出自己是文盲。宁可承认本不属于她的罪行。汉娜的悲剧是“沉默的大多数”一起创造出来,她的悲剧是刻在人类脸上的耻辱。出这部电影爱、道德和尊严令人深思的主题来。
《生死朗读》就如可口可乐的瓶子里一壶陈年的老酒让人久久品味。好在我的目的不在瓶子而在酒,这是一壶道德与尊严的老酒。几年以后当汉娜站在被告席上时,此时的法庭上方代表正义的已经不是法律,而是道德。道德要求所有与法西斯有染的罪孽都低下头去。这个道德是群体的道德,公众的道德,社会的道德,看得见的道德。而这种貌似正义的道德,常常最可能经由繁琐的机制之手翻覆而成最大的不道德。法庭和公众要求集中营的女看守们坦白伏法,对汉娜的审问尤其严厉。如果不是法西斯的忠实信徒,放弃西门子公司的职务提升而甘愿做集中营的看守,那无疑就是一个古怪的逻辑。汉娜没有说出因为自己是文盲而不选择的理由,结论就很明显了。道德出了问题,要用法律和正义来制裁你。接着落井下石者也来了,墙倒众人推,众前女看守把写报告的罪行一起栽赃到汉娜身上。这个可怜的女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文盲身份,竟然承认了。在法庭里上演的这出戏中,道德与尊严的冲突的第一个高潮此刻已经来到。一切外在的迹象都已表明,汉娜无法摆脱道德的谴责,这种谴责将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实施。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汉娜甘愿伏法。后半生的巨大的代价仅仅是为了守住一个秘密,掩盖自己的文盲身份,这在别人看来无疑是世界上最不划算的交易。但是汉娜认为它值,用一生的时光和一把高悬头顶的道德之剑换取一个人最为珍惜的尊严,她怀抱尊严两手空空地走向阴暗寂寥的后半生。迈克发现了情人的秘密之后,道德与尊严冲突的第二次高潮随之而来。迈克开始怀疑,为了保住那点可笑的秘密而甘愿坐牢是否值得。他甚至将疑问上溯到汉娜放弃西门子公司的职务而甘愿当看守的那一天,她真的这么愚蠢、邪恶、爱虚荣,甚至为了避免暴露就去做罪犯吗?迈克不能理解汉娜的做法。在他看来,做一个文盲不会比做一个罪犯更丢脸,暴露自己是文盲也不会比暴露自己是个罪犯更可怕。但是汉娜选择的是后者。也许老迈克说得有道理。迈克茫然无措时请教父亲,父亲说:你还记得妈妈小时候教你学好时,你是如何大发雷霆的吗?把孩子放任到什么程度,这的的确确是个问题。是个哲学问题,但是哲学不探讨孩子问题,哲学把孩子们交给了教育学,可孩子们在教育学那儿也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哲学把孩子们遗忘了。就像我偶尔把你们忘记了一样。如果他们后来对此感到很幸福的话,这样做也不行吗?父亲说:“我们谈论的不是幸福而是尊严和自由。当你还个小孩子时就知道它们的区别了。你妈妈总是有理,这并没有让你从中得到安慰。”请教的结果是,迈克认同了父亲的观点,也即认同了汉娜的选择,人监狱而取尊严,尊严意味着某种个体的自由,正如老迈克所说,不能把你所谓的“幸福”凌驾于他人的即便是当下的“尊严和自由”之上,因为“你妈妈总是有理,这并没有让你从中得到安慰”。但是迈克并不能因此而解脱,他过不了的是自己的这一关。汉娜是他的情人,他是汉娜的文盲身份的惟一知情者。从理论上讲,他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她从可怕的牢狱之灾中解救出来。做还是不做,当迈克面临哈姆雷特式选择时,他所面对的煎熬只在他和汉娜两个人之间成立,汉娜一直坚守的尊严和他的道德指令。迈克的道德告诉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娜蒙冤人狱,不能歪曲事实见死不救,不应该放弃最后的辩解和解脱的机会。也许失掉了眼下珍惜的尊严会很不容易,但以后的幸福生活会把这些痛苦一一消磨,乃至消失不见,生活的道路如此漫长,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但是,这只是可能性之一,现在不可避免的是他的道德与汉娜尊严的冲突,他的道德所要求的正是对汉娜多年以来珍视的尊严的瓦解,这种瓦解意味着取消汉娜作为个体的自由、安慰她内心的自由。迈克试图努力,服从自身道德的安排,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也许是因为汉娜面对牢狱所表现出来的尊严过于强大,他不忍摧毁她灵魂世界里的擎天巨柱。对她来说,可以在牢房里守着尊严活下去,而让她抛弃那个尊严无所依傍,她一定活不下去,即使生活中到处都是广阔的天地,都是阳光明媚和鸟语花香。又一次的战斗中,道德让位给尊严。汉娜的悲剧是人类悲剧的缩影,我们没有资格鄙视汉娜,而应怜悯汉娜,怜悯汉娜就是怜悯自己。历史是一条大河,有时候难免波涛汹涌,当风平浪静时候,一条小鱼不小心被卷上岸,被我们抓住了,于是被定罪——兴风作浪是你的错!汉娜就是那条被历史冲上岸的小鱼!汉娜并不是冷漠的女人。更不歹毒,汉娜对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现出温暖的关怀,并送他回家,这没有深沉的爱心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汉娜为什么在集中营里又如此“冷漠”?可能汉娜她仅仅认为这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作为文盲的汉娜,她无法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意味着什么,更不可能知晓集中营的意义。更无法识破纳粹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娜的悲剧德国人的悲剧,是全人类的悲剧。这种悲剧是通过电影得以展现。
15岁的男孩,36岁的独身女人,年龄悬殊让我们想到了乱伦与不洁。显然他们的爱情走在了社会道德认同的圈子之外,尽管他们爱得自如,依然不敢大白于天下。二十多年里他们背着别人保守着这种隐秘的关系。但是他们是快乐的,在有限的爱情时间里互相得到了尊严。迈克在汉娜的床边成为男人,也感到了自己作为男人的自信。他不再是一个因为疾病跟不上课程的留级生,而是成为一位法律系大学生。如果你从影片中看,一定会发现,在电车售
票员的床上他不仅找到了爱情,还捡回了尊严。汉娜,前集中营的女看守,在情人年轻的怀里同样得到了尊严。后面我们将会知道,为了躲避道义上的谴责,汉娜是多么不辞劳苦地迁徙,像枪口下的兔子一样把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动荡和漂流渐渐地消耗掉人的尊严,她希望感受到别人的爱,以此获得稳定感,她当然希望获得正常人的爱情的生活。迈克这个痴情的小子给了她爱情。而且兴致勃勃地为她朗读。这种听觉化的阅读让她得到了文明的知识和尊严。就像在集中营里从一个个年轻病弱的姑娘的声音里得到的相同。而这种尊严在当年西门子公司打算提升她时,就要丧失了;多年以后,当有轨电车公司准备培训她做司机时,也意味着它的丧失,所以汉娜要离开,为了尊严再次离开。
尊严其实才是影片的核心,汉娜为了保守自己是文盲的秘密,不惜在法庭上承认自己的罪行,而错过减刑的机会。汉娜认为尊严大于自由,她可以忍受失去自由。但是不能忍受失去尊严。直到20年后她在狱中学会了阅读和写作,悟出了人生更多的真谛。这时她放弃了原有对文盲的自我鄙视,开始重新发现,并寻找到了关于尊严的新的价值,最后以死来做自我解脱。有关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要不要追究、怎么追究?无论是在法理学术界,还是在大众舆论层面,这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电影制作人深知泛泛讨论这个问题的麻烦,所以并没有拘泥于去揭露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将视角集中在个体身上,去真实地表现个体的想法;通过对不同个体的不同想法以及在想法支配下不同行为的反映,观众能得到一个比给出简单对错答案更为复杂、同时也更有意义的思考机会。具体而言,影片只是通过细节去展示女主角是个怎样的人,并通过她与当年同事的不同表现,来加强观众对她个人的印象。
《生死朗读》则杜绝了“过分读解”的可能。表面上看来,可能有些“添堵”,因为似乎没有那种“释然”的感觉。但从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真实”而言,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因为世事与人性之复杂,往往是超出人们想象。太复杂了,就难以完整地表现。所以作品抽取了“真实”的一部分、通过“善恶”对比、来提升为一种所谓“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美感”。这种高妙的“美”欣赏多了之后,我们反而了有一种低级渴求,即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对于喜欢把“救赎”挂在嘴上的西方文化而言,那几乎是他们文艺作品的最终目标。因为人人都有“原罪”,所以最后如果没有“救赎”,那就无法得到解脱这种“救赎”情结固然有心理共性,却缺乏现实基础。所以文艺作品才极力营造让人在现实之外得到解脱。而过于雷同的“解脱”,至少会令人失去直面“真实”的勇气。《生死朗读》恰恰就有这种勇气:能说汉娜最后是“赎罪”么?能说迈克忘却自己的背叛么?能说犹太女作家原谅过去的罪行了么?恐怕都不能。影片的力量,正在于这种“说不准”的状态。因为惟有营造出这种状态,才可以真正激发各种不同的思考,而不是大家都热泪盈眶地找到同质的安慰。认清了这点之后,就会觉得那种俗套的救赎结局其实是很不必要的;直面真实虽然不那么舒服,但会有另一种“通透”。电影以“朗读”贯穿全片,“、朗读”在影片中。还有契合电影意境的作用。“朗读”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阅读”,在不间断出声朗读的时候,是无法思考得缜密的,但朗读的内容,却是和书本完全一致的。在朗读中历史不再是朦胧的背影,而是直接逼近观众,近得迫使每个人扪心自问。令人对历史与人性有了认识。认识到人性的缺陷。即使在威严的法庭上也无法表达,在内心体现得更加明显。汉娜是自卑的,看到那些年轻的孩子,她局促不安。在教堂中泪流满面。在庭审时看着纸笔惧怕的神情。和在狱中进入图书室敬畏的样子。汉娜是坚强的,她敢于直面事实,承认她所参与的过程。甚至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进行反问,让律师去面对那毫无转圜的尴尬抉择。她的自卑迫使她承认那莫须有的罪名,她情愿让她们奸计得逞也不愿暴露她觉得是一生中最大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