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09-09-03王恒安黄景忠

文教资料 2009年21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课程体系院校

王恒安 黄景忠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专才”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思想转变是先导,同时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是核心,必须改革学科专业划分与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实践训练和创新教育,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较为完整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从宏观层面上看,就是与人才培养有关的教育思想、学科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的总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改革,从宏观上看,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因此,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的是“专才”培养模式。其特征是以专业为核心设计课程和教学环节,一切围绕狭窄的专业运行,学生过早地进入专业学习。这种模式的系统性与范型性集中体现在它所特有的“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课程逻辑上。基于“专才”这一培养目标,该模式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明显有忽视基础、忽视交叉、忽视人文知识的价值取向。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创造性思维。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改革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思想转变是先导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观念。

人们的观念及其实践活动是相互作用的。观念一方面是对实践活动的能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对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一个时代、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来看,人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又推动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而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需要有观念的指导。因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改革高师院校的教育,就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确立教师教育新观念是我国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石。这主要包括确立综合化观念、专业化观念和终身化观念。这里的综合化是指高师院校由原先以培养教师为单一目标的院校转化为综合型的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转型过程。它主要包括高师院校学科结构的综合化和专业设置的综合化两方面。专业化是指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看作是与其他专业教育(如医学专业教育、法律专业教育、工程专业教育等)并列的教育,把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教育来发展。终身化是指高师院校不仅要承担职前教育,而且要承担入职教育、在职进修的任务,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因此,要区分不同科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能力增强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薄弱环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只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是核心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改革学科专业划分与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实践训练和创新教育,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较为完整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模式。

(一)专业设置与改革。

1专业交叉与融合

高等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办法.优化现有的专业结构。高等师范院校原有大部分专业的设置均面向基础教育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标的实施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原来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因此,适时调整原有的专业结构,一方面保持需求量较大的基础教育主干课程(如中文、数学、英语等)的专业优势,积极发展,对需求量少、课程变化大的学科则可以整合成“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在适量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普通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以加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通过文、理、外等的交叉结合,培养管理类、行政类、商业类等综合型人才。此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果,适当地开设与之相关联的特色专业.这样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在保持原有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结构。

2大类培养模式的应用

即专业的整合与分流,通过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重组.设置若干专业群(即大类专业),每大类专业群内设立若干子专业(即小专业),实行宽(大类专业)进窄(小专业)出。通过先按大类专业群招生,前两年或两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基本的技术、技能训练,到高年级再按市场要求及人才需求信息,并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和意愿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子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教学。这种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就业的专业设置模式,既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比较宽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基础,又可以使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更为贴近、更为合拍,也有利于满足学生自身特殊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爱好的发展

要求.能较好地体现适应性与针对性的结合与统一。

(二)设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罗伯特.加涅认为:学习任何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了基本的生长因素之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因此,课程体系在组织时应有连贯性,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整合性,能包容相关知识点,体现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整合性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课程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我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通过点、线、面,制定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计划。即以某门课程为点,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衔接为线,分模块专业方向的教学为面。高年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不同专业模块中进行选读。首先加强“点”——课程内容的改革,每门课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具体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与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总目标相一致,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相符合。在课程“线”的建设中,要确保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考虑前后课程的有机联系,经过多个轮次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合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的“面”。

学校层面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选修、校性选修模块课”的点线面相互结合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改专业基础课为学科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加深、拓宽学科基础的思想;选修模块课,主要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社会需要灵活选择专业方向。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适应性:一方面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针对性。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力是提取和调用知识进行智力加工,并借助各种技能,顺利完成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与能力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缺少转换,知识与能力就会形成错位.比如高分低能。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知识量的增长对其智能发展的作用相对变小,与其通过扩大知识结构的外延,不如发掘知识结构的内涵,这更有利于发挥智能的价值。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知识结构的外延扩张并不太困难,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则相对显得重要和迫切。在高等师范教育中,要更加重视实践这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着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他们出现高分低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课程实验教学。对每门实验课都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手册,明确任务和应达到的效果,并配合理论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其次,充分利用教学实习、微格教学、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建立了学校毕业实习基地,每年定期派学生到教育实习基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前沿科研项目,通过这些实战演练,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这既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巩固,学会了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大的作用,又为学生积累了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坚持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着力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在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坚持实行“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大部分的学生,由院、系组织到各实习基地,在带队老师指导下开展实习工作。同时,学校对实习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实习前,各系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制定本专业的实习计划,认真抓好实习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如师范生的试讲、微格教学训练等。实习期间,学校、系领导应到各实习点检查、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听取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应实习专题网站,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实习管理。要求实习生通过专题网站提交实习心得,并通过实习专题网站的实时连线,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实习动态,解决遇到的问题。实习结束,严格按照实习质量评价标准评定实习成绩,内容包括实习单位的初评和所在系的复评,由各系实习考核小组在实习单位成绩初评的基础上,结合实习汇报、实习总结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四)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较为完整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否确有成效的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实施主要由教学检查、教学评价、信息分析与反馈组成。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检查和评价体系是关键,针对每一项教学指标的内容都有相应的评价表,并有专门的教学检查和评价机构负责,形成院级领导、督导组、系(部)、同行相结合的听课制度,建立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主体的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教制度。同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具体监控方法。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学期前、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系(部)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急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动态。建立教学督导组。聘请多名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老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对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通过对课程教材、实验室、试卷、论文等的专项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我国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质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是构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是较之构建更为复杂的事。因为每所学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都积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传统,这种传统与特色面对于改革和新生事物的态度有种天然的抗拒。新时期的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模式改革。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教学改革的全方位深入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课程体系院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
现代数字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