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方小提琴演奏艺术对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补益

2009-09-03杨松权任英曙

文教资料 2009年21期
关键词:二胡小提琴技法

杨松权 任英曙

摘要:中国二胡艺术在上世纪发展迅速,成果卓然。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刘天华先生为首的一大批:胡音乐家借鉴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和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艺术,从而使二胡艺术在专业化和科学化、演奏空间的拓展和满足不同审美需求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二胡小提琴演奏艺术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较为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胡一直是为戏曲、曲艺和民歌等民间音乐伴奏或与一些丝竹、弦索乐合奏的乐器,发展极为缓慢,没有卓然而立的独立地位,甚至被认为是叫化子的乞讨工具。因此,二胡的乐曲积累、演奏技艺、理论文献、审美价值几乎是一片空白。直至二十世纪初刘天华先生和他的10首二胡曲的出现.二胡才彻底改变了自生自灭的状况。刘天华先生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提出“中西融合”的音乐理论,借鉴西洋作曲手法和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法创作了lO首二胡曲,终于使二胡这件乐器有了自己独奏的作品。其后二胡艺术的发展一直走继承、借鉴和吸收的发展之路。二胡在音乐创作、演奏技法、演奏形式、音乐审美、表演理论等方面都深受西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影响。因此,小提琴对二十世纪二胡艺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促使二胡演奏艺术日趋专业化和科学化

小提琴从诞生至今只不过五六百年,远没有二胡的历史悠久,但二胡真正的发展才不到一百年。小提琴从一诞生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欧洲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演奏乐器。它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时期、浪漫时期这一系列欧洲音乐高度发达的历史时期的洗礼。小提琴艺术无论是作品创作、演奏艺术、表演体系还是理论教学,都形成了自己科学而系统的体系。从刘天华先生开始至今,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小提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逐步脱离了自生自灭的民间状态,向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一)演奏技法

二胡演奏技法经历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法特点和方法体系,其中很多技法都是直接从小提琴的演奏技法移植而来。和早期二胡演奏方法相比,现今的演奏技法种类更加繁多复杂,而且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如手指触弦,在传统和民间的二胡演奏中.一直是用手指的第三关节到指头这一段来触弦。这种触弦方式使音准不易控制,另外手指活动也非常困难。现代演奏技术借鉴小提琴的触弦方法,用指端来触弦,从而让手指能够站立起来,触弦面积减小,音准也较容易控制,同时也便于手指的快速跑动和快速换把。这样就提高了手指的灵活性,演奏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它演奏技法,如:借鉴小提琴的滚揉揉弦、传统换把和新式把位的运用、发音技巧、两手配合等,都使二胡演奏技法改变了原来那种放任自流、自由发展的纯民间状态,运用生理、物理、运动等多学科的知识科学地分析二胡的演奏技法,使各种演奏技法都更加合理和规范。

(二)技法训练

小提琴有着一套非常科学而严格的训练体系。在练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能使练习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从而取得很好的练习效果。为了达到练习目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创编了各种基础练习、技巧练习曲和音阶琶音练习教材,如《霍曼》、《开塞》、《马扎斯》等。

从刘天华先生开始,二胡的技法训练就深深地打上了小提琴训练的烙印,二胡专业训练的体系也在慢慢建立起来。在中国传统乐器训练中没有练习曲这样的概念.一直是沿袭着“以乐练技”的方法。近现代以来,二胡演奏技法不再是乐曲和练习曲合而为一的模式,而是出现了和小提琴相仿的独立的练习曲体系。各种基础练习、技巧训练能够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多层次、高标准地进行。在练习曲的编创上,刘天华先生借鉴小提琴练习曲创作了47首二胡练习曲,从而奠定了二胡专业化训练的基础。至今,大量二胡练习曲应运而生,而且很多基础练习、技法练习和音阶琶音练习都是借鉴和移植小提琴而来,作为二胡的训练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贱.这些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技巧训练在二胡技法演奏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青年演奏家所表现出的高超演奏技巧和新一代青少年二胡演奏技巧的突飞猛进就是明显的例证。

(三)演奏理论

二胡的演奏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近现代二胡演奏技法、作品和乐理很多都源于西方小提琴表演体系,因此,二胡的演奏理论也深受小提琴的影响。二胡演奏理论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科学日新月异的时代,二胡演奏艺术也必须和其它学科建立紧密的联系。近年来二胡演奏在理论构建上已经渐渐向科学化、体系化发展,一些二胡论文和专著中运用心理学、运动学、美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来丰富二胡的演奏,而且研究的范畴涉及二胡作品风格研究、作曲家创作思想研究、曲式结构研究、二胡表演美学研究、技术技巧的深入研究、演奏技能和主体心理研究、表演理论和教学理论规律的研究等。这些理论研究的深入,为二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学科基础,同时也引领了二胡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然,由于二胡学科建设还较为年轻,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二胡表演理论略显肤浅和不足,还有很多待开发的领域。

二、极大地拓展了二胡的演奏空间和表现能力

虽然二胡和小提琴诞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没有证据显示它们在产生过程中有任何历史渊源.但由于它们同属于弓弦乐器,音色较贴近,并且在定弦、演奏方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随着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没有多少家底的传统二胡突然找到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出现了对小提琴演奏技法的大量借鉴,对小提琴乐曲的移植改编.对小提琴演奏形式的吸收运用,等等,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二胡的演奏空间和表现能力。

(一)演奏技法

刘天华先生开创改进国乐、借鉴西洋的发展民族器乐之路,大胆借鉴和吸收小提琴的演奏技法,用来改革和创新二胡演奏艺术:借鉴小提琴的换把技法,使二胡的音域和表现力向纵深发展;借鉴小提琴的滚揉技法,丰富了二胡揉弦的种类和艺术感染力;借鉴小提琴的顿弓和颤弓技法,改变了人们对二胡音色和情绪的传统认识。通过他的努力,二胡这件此前从未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乐器变成了一件音色独特、表现力丰富、演奏技巧高超的独奏乐器,开拓了二胡演奏领域的新天地。

建国以后,随着二胡作品题材的进一步丰富.以及乐观、活泼的情感表达的需要,一些新的演奏技法和形式应运而生,借鉴其它乐器的演奏技法和形式成为必然。其中,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影响仍然是最大的。快弓、跳弓、泛音、拨奏等演奏技法的借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二胡的认识,二胡不仅可以表现深情如歌、委婉细腻的乐曲.也可

以表达欢快热烈、热情奔放的情绪,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是二胡演奏技巧高度发展的时期。移植小提琴乐曲的二胡作品和新创作的二胡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演奏新技术。在这些技术当中,既有来源于对传统演奏技术的改进、变革和叠加,又有对小提琴等乐器演奏技术的引入和改革。尤其是用二胡来演奏小提琴改编曲,对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二胡技法的发展。常规技法的进一步拓展、左手超高音技术、双弦演奏技术、调式调性的复杂多变、复杂节奏、不规则节拍和混合节拍的大量运用、人工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这些新技法的探索和应用,大大拓宽了二胡的表现范畴,使新时期的二胡演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二)演奏风格

传统二胡在发展过程中,演奏风格较为单一。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二胡音乐作品和风格就显得单薄而缺少时代特色.而且当时为二胡创作的专业作曲家又少之有少,新的作品难以问世,老的作品又满足不了演奏者和听众的需求。这时中国正经历着西方文化第二次浪潮的冲击,大量西方音乐像潮水一样涌人。一些二胡演奏家移植小提琴作品就成为必然。移植作品的问世,给传统二胡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演奏风格,使古老的二胡充满了时代气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移植的小提琴作品有《野蜂飞舞》、《霍拉舞曲》、《查尔达什》等,后来难度更大、技巧更高的小提琴作品也相继被移植,如《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无穷动》、《帕格尼尼随想曲》和《弓I子与回旋》等。其中,既有欧洲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作品。也有欧洲不同地域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作品。这些作品在提高二胡的我们演奏技巧的同时,更带来了和传统二胡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因此移植小提琴作品引发了现代二胡演奏者和青少年二胡学习者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除了移植外国小提琴曲以外,刘天华先生移植国内作曲家陈刚创作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它的移植对于用二胡来演奏中国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开辟了道路。此后,很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用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创作和改编二胡作品,如周维的《葡萄熟了》、王建民的《天山风情》和《第一二胡狂想曲》等。这些新作品的演奏对于拓宽二胡的演奏风格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演奏形式

二胡借鉴小提琴等西方器乐的演奏形式,使二胡既可以演奏内容深刻、题材宏大的大型交响作品.又可以和其它不同乐器(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又有西方的或其它民族的乐器)组合演奏室内乐作品。另外在九十年代开始还出现了和电声乐器相结合,借助舞台灯光、音响和服饰等,演奏符合现代年轻人欣赏习惯的新民乐(如“女子十二乐坊”等)。所有这些新的演奏形式使二胡一改过去传统的独奏加伴奏的演奏形式,使二胡演奏艺术更加宽泛、丰富和多样化,实现了中西融合、各民族相互吸收、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多元发展势态,从而拓展了二胡的发展空间和表演形式。

三、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传统二胡曲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它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然而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世界文化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融合。二胡借鉴小提琴的演奏艺术和创作手法,适应了当代二胡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和不同的审美需求。

(一)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乃至音乐是人的创造,也为人而存在,物质生活变了,社会制度变了,人的美学观点、审美情趣也会有所改变。艺术乃至音乐也就必然有所改变……作为整体的艺术乃至音乐仍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时代性不容置疑”…。新的制度和事物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审美变化。二胡艺术也一样,它必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

毋庸置疑。传统二胡有着它独特的音色和艺术魅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为数不多的二胡曲和较为单一的音乐风格满足不了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尤其是满足不了年轻一代追求时尚、张扬个性、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因此探寻新的音乐元素和新的音响观念成了二胡发展的根本需求。借鉴小提琴演奏艺术和西方音乐作曲技法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由此小提琴的演奏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胡演奏之中,高难度小提琴作品被移植成二胡曲,小提琴用四根弦演奏的乐曲,二胡居然用两根弦演奏得游刃有余,二胡演奏技法的高难度激发了演奏家的热情。新的音乐风格和异域风情给欣赏者带来了强烈的听觉震撼,从而让二胡有了更多的知音。

借鉴小提琴的演奏艺术也为二胡曲的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创作途经和语汇,很多新的二胡作品从旋法特征、音乐语言、结构形式上都有小提琴等西方音乐的烙印,如王建民先生创作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等,虽然在这些作品中王建民先生都采用了中国民族音乐语汇,却有着强烈的时代新意,“当今的音乐民族性就要从整个社会背景的广度、文化心理结构的高度、哲学美学的深度着眼,不然,所云之民族性,亦就谓古板的、僵化的狭隘民族性”。因此他的作品正是因为在传统的民族音乐里融入时代之新意,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深受二胡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

(二)满足多元审美需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文化观念较为封闭,对西方现代音乐文化持谨慎态度,广大民众对音乐文化风格的需求也基本一致,因此传统二胡较为单一的风格尚能满足大众的需要。这种状况随着七十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得到较大转变。西方现代音乐理论和现代专业创作、表演技术的大量传人,中国大量年轻学子的西行留学,同时群众性影视音乐文化的普及和城市流行音乐的多样化,特别是电子音乐、多媒体音乐等新音乐品种的出现,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波。人们对音乐审美的需求开始由单一走向多元。这种现代审美思潮标志着现代二胡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喜欢欧洲等外国音乐的听众来说,移植和借鉴小提琴演奏技法和语汇,用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西方音乐风格的作品,对他们的听觉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欣赏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另外,移植和借鉴小提琴演奏技法和语汇.促进了中国二胡的国际化交流。由于文化和音乐观念的差异.很多国外听众对二胡乐器还较陌生,用二胡演奏他们耳熟能详的小提琴作品或“提琴化”的现代二胡作品.可拉近了他们与中国二胡音乐的距离,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使他们对二胡的特点和表现力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由于受小提琴等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二胡这件传统的民族乐器焕发了青春。二胡音乐可以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审美需求。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它都是人们最喜欢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

四、结语

从刘天华先生至今,不足百年的发展历程,却让二胡艺术由民间走向专业,从“乞丐乐器”成为艺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二胡演奏技法的拓展,演奏方法的科学化,随之带来的音乐审美的变化,都给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胡因借鉴吸收小提琴的演奏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功,堪称民族乐器史上的奇迹。我们必须承认小提琴等西方音乐文化的传人是近代二胡发展的外在动因。这也印证了杨荫浏先生的话:“全部中国音乐史,是外来音乐在影响民间音乐,同时也是民间音乐在融化外来音乐。”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小提琴在给近代二胡艺术带来如此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越来越趋“洋”化、传统特色迷失、重技轻艺、脱离生活等,近年来这些影响正迅速凸显出来。我们任其发展,有可能使二胡艺术在新的发展过程中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既要尽力吸收、借鉴一切人类音乐文化成果,同时又要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现实,对外来艺术进行分析和取舍,作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选择,从而推动二胡艺术在新的世纪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二胡小提琴技法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精通拍摄技法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老头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梦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