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五关”打造校报精品副刊

2009-09-03

文教资料 2009年21期
关键词:五关精品

朱 敏

摘要:校报副刊,肩负着沟通情感、联络读者、丰富新闻、教育学生的责任,副刊办得好,对校报报纸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要打造校报精品副刊,就必须把好策划、选稿、编辑、版面设计等关口.并在“校”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高校校报副刊“五关”精品

高校校报副刊见证了中国高校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校报副刊是其“留人”的关键部位,它还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育人功能已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一致认可。笔者最近翻阅了近50所高校的校报副刊,对部分文章进行了通读,发现大部分校报副刊各有特色,有的文章内涵深厚,词藻精美,很有吸引力。但同时发现有少数校报副刊存在诸如选登文章幼稚、编辑粗糙、版面设计陈旧、校对质量差等问题。尤其是有几份校报副刊上的错别字竞达7处左右,一张版面字数仅为4千多字的报纸,差错率竟如此之高,着实不应该。因此,笔者认为要办好校报副刊,就要树立精品意识.严把策划关、选稿关、编辑关、版面设计关、校对质量关等“五关”,将一张高质量的精品校报副刊呈现给广大读者。

一、坚持“三贴近”。把好策划关

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梁衡认为,副刊主要满足了读者休闲娱乐、获取知识、审美和思考这四种需求。因此,为了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校报编辑在编辑副刊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心思进行策划。“策划意识可以说是编辑人员在编辑策划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未来出版物的创造性构想,并最终实现这个构想的过程。逐步形成的自觉的心理反映形式,是编辑意识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策划是利用超前性、创造性的思维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新闻版面需要策划,文艺副刊同样也需要策划,特别是结合重大事件和题材进行策划。

校报副刊应是集知识性、文学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对校报副刊的策划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时刻关注校园内大学生群体这一特殊的读者群的需求。当前,各高校校报副刊的编辑人员都花费了很多心血,努力使自己的副刊新颖、独特、充满魅力。据调查,不少学生一拿到校报,就先从四版往前看,最喜欢读的是四版的文章。目前,许多校报编辑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大学生的特点,组织编发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文学作品,配发学生创作的摄影、绘画、书法、篆刻、插图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校园文艺的发展,扩大了校报的读者群。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对校报来说,读者的共性是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副刊选题策划要注重时代性,讲求时令性,增强针对性,贴近生活性。学校的优势学科、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学校当前的工作重点、师生关心的热点、实际工作难点都应是副刊选题策划的重点。副刊策划要通过多种表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校园生活的丰富和多彩。力求贴近现实、益人心智、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大学生思想活跃,其中有许多文学爱好者,但由于学习生活的范围比较狭窄,阅历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成熟,有时写的文章不太符合校报的要求,或者想写但不知道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校报编辑进行策划,对他们进行引导。校报编辑可以采取开展征文活动,提出大致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或不定时向外公布选题。开展讲座。指引学生的写作。三是做好版面策划。好的策划还需要通过好的表现形式、版面语言体现。因此,校报编辑在精心编排稿件的同时,要调动一切编辑手段,把整个策划活动的思想和意图清晰大方地体现在版面上,让副刊出彩出色。

二、以高度的政治意识把好选稿关

校报的副刊与其他报纸的副刊有相通之处,但更有其鲜明的、独特的功能,即育人功能。高校校报的读者是学校的师生员工.主要是求知欲强、思想活跃而又阅历不深、认识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其志趣、爱好、欣赏水平、鉴别能力与社会上其他阅读群体有所不同。因此,校报副刊的选稿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学校担负着育人的使命。校报副刊也要从有利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出发,给他们以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编辑在选稿时,一要注意稿件的政治性。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在舆论引导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二要注意稿件的思想性。大学生应当朝气蓬勃,昂扬向上,那些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反映消极人生态度甚至宣扬迷信色彩的作品不能刊登。对于这部分学生编辑应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转变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三要注意艺术性。校报副刊稿的学生作者大多文学功底较浅,对各类艺术形式不一定很熟悉,校报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诗要有点诗意,散文要讲点意境,小说要有人物性格的刻画,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

三、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好编辑关

有了良好的前期策划,选出了来稿中的优秀稿件后,编辑要静下心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对所选稿件继续进行认真修改,要从段落的协调、语言的流畅、语法的正确等方面严格把关。作为副刊编辑,应站在对作者负责这一道德原则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编辑这一角色职业道德的内涵,对每篇文章的每个句段的取舍应谨慎对待,绝不可轻率从事。在对单篇文章进行编辑修改时,应做到字斟句酌:在编排整版稿件时,要有思路,要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而不是将所选稿件随便地铺排在版面上。

四、以创新意识把好版面设计关

版面是报纸的间接语言。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副刊版面新颖独特的设计,和优秀的文章相得益彰。二者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抓住读者的心。笔者在对近50家校报的副刊进行统计后发现,有近50%的校报副刊采用了彩色版面。有200/o的校报出版对开大报。由于版面容量大,副刊做到了文图并茂,和有的大报的新闻版一样,采用了大照片、大标题,加上了画框、花边之类的修饰,很有视觉冲击力。但还有近一半的校报仍存在版面设计形式陈旧。缺乏亮点和新意的问题,仅仅只是将几篇文章排在一起。还有一份校报副刊,采用了彩色、新式编排,但整个版面文字稀少,两三篇小文章下铺着大块的各种底色,配着三、四张大照片,形状各异,咋一看挺美,像画报一样,但吸引不了人。这也是编辑们在革新与创造时应注意的问题,编辑在设计版面时应根据报纸的特点把握好尺度,做到既新颖独特,又不失原有功能。

副刊编辑在设计版面时,风格上不能太呆板,不能与校园生活脱节,要在新颖活泼、冲击力强上多下功夫,要做到有利于版式美化、有利于突出主题、有利于读者欣赏。版面的布局要主次分明、动静结合,长短文分布均匀,标题横竖错落有致,图片则安排在最佳位置上,使图文疏密相间.做到变化与统一相结合,使版面既活泼大方、夺人眼目,又具有和谐统一的美感。栏目设置要适当,品

种搭配要合理。标题、配图、制版要清秀高雅、美观大方,体现副刊特点,给人一种强烈的美的视觉感受。只有版式上出新.并以形式的创意烘托内容的创意,才能巧妙地引导读者的视线从版式移至内容。

五、以渊博的知识把好校对关

报纸作为精神产品,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校报副刊还具有引领和建设校园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编校质量从来不是小问题,须臾不可放松。校对是一张报纸高质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口。笔者在对部分校报的阅读过程中发现,许多差错问题主要出在校对环节上。

导致目前部分校报较高差错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校报人员方面,各所高校基本上都存在人手少、任务重的状况.整张校报从策划、选稿、编辑、版面设计到校对、发行,均是那几个甚至一个编辑的工作。这样,在校对过程中,编辑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容易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连选带改都看了好几遍了,不会有多少错误,最后“大意失荆州”,造成了差错;二是编辑在校对时责任意识不强;三是编辑自身文字功底较差,知识面不广,对新信息的掌握速度不快,也容易出错。

“把关”是提高报纸编校质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提高编校质量,首先要制定可行性、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吸取有一个时期报纸差错率较高的教训的基础上,我校党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和编辑室起草了《<陕西理工学院报)提高校报编校质量管理条例》,对编辑、校对的责任进行了准确定位和分工,制定了处罚办法。有了制度作保障,校报的差错率大为降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要加强编校人员的文化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以渊博的知识提高编校质量。校对工作涉及语法知识、逻辑学知识、修辞学知识、外文知识、专业知识及编排规范知识等。编辑部要让所有编校人员及时学习充电,完善知识结构。编校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往往会使某些差错成为漏网之鱼。例如当前出现了征信系统、校本教材等一些新的名词术语.某报编辑在校对过程中就因为不了解这些新的术语,故而将“征信”改成了“诚信”。将“校本”改成了“本校”,正是这一字之差或仅是换了位置,意义却大相径庭,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要求编辑在平时多读书,扩大知识面,将一些新的知识充实到自己的头脑中,不致闹笑话。

校报副刊要常办常新,追求新目标,真正承担起“校园第一媒体”的职责。校报工作者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地研究和对待校报副刊,严格地把好各个编校关口,不断提高副刊的编校质量。从而使校报副刊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广大青年学生读者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五关精品
东阳市严把“五关”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过好“五关”(节选)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攻坚克难“闯五关” 我国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论把握好时政报道中的“五关”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精品